脑中的大象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59.84
6.8折
¥
88
全新
库存29件
作者(美)凯文·希姆勒,(美)罗宾·汉森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19536
出版时间2020-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36页
字数325千字
定价88元
货号SC:9787521719536
上书时间2024-10-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主编推荐:
从房间里的大象到脑中的大象,人为什么会笑?
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仍被当作艺术?
我们为什么常常隐藏自己的真实动机?
在这些答案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社会学原理?
读者将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内容简介:
人为什么会笑?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仍被当作艺术?我们为什么常常隐藏自己的真实动机?在这些答案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社会学原理?人是灵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是社会动物。因此,我们的大脑不仅为狩猎、群聚而设计,它还能帮助我们在社会上取得进步,而这种进步有时候是通过欺骗和自我欺骗实现的。虽然我们可能是自私自利的阴谋家,却又往往能通过伪装而获益。因此,我们会隐藏自己最真实的动机,甚至对此了解得越少越好,比如我们不喜欢谈论,甚至不想谈及我们自私的程度。这就是人类"脑中的大象"。《脑中的大象》将帮助我们共同搜寻人类内心深处未经检视的角落,并用强光灯将其照亮,它将颠覆我们对曰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规范、机制和行为的认知,重新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摘要:
1 动物行为
整饰社交与竞争性利他
在跌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泥潭之前,我们先从略为简单的话题入手吧。人类也是一种动物,所以我们能够从对其他动物甚至植物(详见下一章)的研究中总结出许多有关人类自身的知识。事实上,研究其他物种的用处极大,因为那样我们往往就不会先入为主了。你也接近可以把本章当作“预演”。
在本章中,我们将对两种颇令人费解的动物行为做一番粗略的探讨。这两种行为看似简单而直接,但是随着揭开冰山一角,进一步深挖,我们便会发现它们其实极为复杂。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仍将采用这种方法研究人类行为。
然而,请注意,这些非人类动物未必会像我们一样刻意隐藏内心的动机。其动机哪怕神秘兮兮,也不一定是因为它们在耍心机。个中原因,我们将留在本章末尾讨论。
社交整饰
我们首先来谈谈灵长类动物之间的整饰行为。人类毛发稀少,但是其他大多数灵长类动物全身都覆盖着厚厚的毛发。如果不加以整饰,这些毛发很快就会沾满尘土和碎屑。这些毛发还会成为跳蚤、虱子、螨虫和其他寄生虫的乐园。因此,灵长类动物的毛发需要定期整饰以保持清洁。
灵长类动物个体不仅能够而且也会进行自我整饰,但是它们只能有效地整饰自己的半个身体,而无法自行清理背部、脸部和头部。为了保持整个身体的清洁,它们需要朋友略施恩惠。这种行为被称为社交整饰(social grooming)。
想象一下两只雄性黑猩猩互相整饰的场景。一只黑猩猩(被整饰者)弓着身子坐着,露出整个背部。另一只黑猩猩(整饰者)爬上前来,开始检查第一只黑猩猩的毛发。通常,它会花上几分钟,用手指抓抓挠挠、挑挑拣拣,再用对生拇指拔出一些碎屑。它得全神贯注才能完成这种目的性行为。
要是我们有办法问一问这只正在整饰的黑猩猩它在做什么的话,那它可能会给出一个十分接地气的回答:“我想替朋友把背上的零碎东西都弄走。”这是整饰行为的目的,也是它集中精力想要完成的事情。它可能还会搬出简单的互惠逻辑解释它的行为:“我帮朋友清理背部,作为回报,朋友应该也会替我清理背部。”——的确如此,终其一生,黑猩猩的整饰伙伴都是相对固定的。如此说来,乍一看,社交整饰似乎是出于卫生考虑,是保持毛发清洁的一种方式。
然而,这离完整的真相很远。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光看社交整饰行为的表面价值。社交整饰仅仅是为了保持清洁吗?下列事实不禁让我们心生疑惑:
·多数灵长类动物相互整饰的时间远远超过保持毛发清洁所需的时间。例如,狮尾狒日间长达17%的时间都用于相互整饰。显而易见,用于相互整饰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清洁所需。某些灵长类动物仅仅花费0.1%的时间进行相互整饰,而鸟类花在相互梳理羽毛上的时间仅有0.01%。
·更加令人困惑的事实则是,灵长类动物花在相互整饰上的时间远远超过给自己整饰的时间。如果整饰只是为了保持洁净,那么合理的现象应是自我整饰的时间超过社交整饰的时间。
·最后,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每种灵长类动物的平均体型与其花在整饰上的时间。如果
...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为什么我们要隐藏动机
1动物行为
整饰社交与竞争性利他
2竞争天性
社交挑战与零和博弈
3规范
来自第三方的共同执行
4逾矩
规范执行者与规范逃避者的对决
5自欺
是自我防御,还是操控手段?
6脑中的大象
新闻秘书的概念体操
第二部分 日常生活中的隐性动机
7肢体语言
无声的双人舞:信号与线索
8笑
探究社会关系的利器
9交谈
聆听者与陈述者的博弈
10消费
“一忘皆空”的场景联系
11艺术
被毁的《蒙娜丽莎》还是艺术吗?
12慈善
有效利他与现实利他
13教育
消费与投资
14医疗
炫耀性关爱与过度治疗
15宗教
信仰、社群、同步效益
16政治
盲目与顺从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