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8 年 Thomas Moore - LALLA ROOKH 爱尔兰诗圣托马斯•摩尔著名东方史诗《拉拉露哈》全横纹摩洛哥小牛皮善本古董书 精美铜版画插图 品相上佳
  • 1818 年 Thomas Moore - LALLA ROOKH 爱尔兰诗圣托马斯•摩尔著名东方史诗《拉拉露哈》全横纹摩洛哥小牛皮善本古董书 精美铜版画插图 品相上佳
  • 1818 年 Thomas Moore - LALLA ROOKH 爱尔兰诗圣托马斯•摩尔著名东方史诗《拉拉露哈》全横纹摩洛哥小牛皮善本古董书 精美铜版画插图 品相上佳
  • 1818 年 Thomas Moore - LALLA ROOKH 爱尔兰诗圣托马斯•摩尔著名东方史诗《拉拉露哈》全横纹摩洛哥小牛皮善本古董书 精美铜版画插图 品相上佳
  • 1818 年 Thomas Moore - LALLA ROOKH 爱尔兰诗圣托马斯•摩尔著名东方史诗《拉拉露哈》全横纹摩洛哥小牛皮善本古董书 精美铜版画插图 品相上佳
  • 1818 年 Thomas Moore - LALLA ROOKH 爱尔兰诗圣托马斯•摩尔著名东方史诗《拉拉露哈》全横纹摩洛哥小牛皮善本古董书 精美铜版画插图 品相上佳
  • 1818 年 Thomas Moore - LALLA ROOKH 爱尔兰诗圣托马斯•摩尔著名东方史诗《拉拉露哈》全横纹摩洛哥小牛皮善本古董书 精美铜版画插图 品相上佳
  • 1818 年 Thomas Moore - LALLA ROOKH 爱尔兰诗圣托马斯•摩尔著名东方史诗《拉拉露哈》全横纹摩洛哥小牛皮善本古董书 精美铜版画插图 品相上佳
  • 1818 年 Thomas Moore - LALLA ROOKH 爱尔兰诗圣托马斯•摩尔著名东方史诗《拉拉露哈》全横纹摩洛哥小牛皮善本古董书 精美铜版画插图 品相上佳
  • 1818 年 Thomas Moore - LALLA ROOKH 爱尔兰诗圣托马斯•摩尔著名东方史诗《拉拉露哈》全横纹摩洛哥小牛皮善本古董书 精美铜版画插图 品相上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1818 年 Thomas Moore - LALLA ROOKH 爱尔兰诗圣托马斯•摩尔著名东方史诗《拉拉露哈》全横纹摩洛哥小牛皮善本古董书 精美铜版画插图 品相上佳

2680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Thomas Moore(托马斯•摩尔)

出版社London: printed for Longman, Hurst, Rees

出版时间1818

版次8

印刷时间1818

印数1千册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16-06-16

燃灯经典书屋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主要缺陷:因时间过久,边缘及连接处真皮有极其细微的磨损。其余品相绝佳,几乎完全没有人读过。
商品描述
1818 年 Thomas Moore - LALLA ROOKH  爱尔兰诗圣托马斯•摩尔著名东方史诗《拉拉露哈》全横纹摩洛哥小牛皮善本古董书  精美铜版画插图 品相上佳
 开本大小(长*宽*厚度):22 * 14.5 * 3.3 厘米 ( 397页) 
装桢:墨绿色全横纹摩洛哥小牛皮精装(知名工坊E'Lloyd 出品); 22k黄金烫金字;三面金口;5层竹节背;内页洁净,原书似乎很少有人翻动。全书用上等全横纹摩洛哥小牛皮精装装祯,皮质超好,有玉一般的光泽。清秀大字。著名版画家Richard Westall 所作原品铜版画插图6张。

本书为这部著名东方叙事诗(头版于1817年)的总第8版,插图本第1版,铜版画插图极其精美!

品相:九五品。
主要缺陷:因时间过久,边缘处真皮有极其细微的磨损。其余品相绝佳,几乎完全没有人读过。

更多图片请见 (请将下面地址复制并粘贴在浏览器地址栏中,然后再回车即可)
http://photo.163.com/chenyan383@126/#m=1&aid=303066307&p=1

作者及著作简介  
Lalla Rookh, An Oriental Romance.
----------------
Thomas Moore
----------------
London: printed for Longman, Hurst, Rees, Orme, and Brown, Paternoster-Row (1818), Eighth Edition
----------------

       托马斯•摩尔: 爱尔兰著名的诗人兼作曲家,性格狂放不羁,生于1779年的他喜好交结朋友,他在欠尼迪大学学习的时候交结的3位朋友在1798年的一场动乱中,一个被迫害致死,一个下落不明,一个被吊起来活活打死。摩尔在愤怒中做出诗歌《少年吟游诗人》(也就是《黑鹰计划》片尾曲)。
  中年时期,摩尔的狂放逐渐收敛,他在经过一个乡村时听到一首十分好听曲子,调子悲伤而委婉,令他想起了昔日的三位朋友。但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词,于是他便整理曲子做出了词,这首歌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歌曲《夏日最后的玫瑰》,1969年,前西德电影《让阳光再次照耀》(又名《英俊少年》)中少年海因策曾唱此歌,着实让它在中国大红大紫一时。
  托马斯•摩尔被称为爱尔兰的安纳克瑞翁(希腊传说中的歌神),在乔伊斯的巨著《尤利西斯》中,曾经多次引用他的诗歌。此外他还是一个出色的传记作家,曾经写过《拜伦传》、《夏里丹传》《爱德华费茨杰拉德(鲁拜集的译者作者)传》等,这些都被认为是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 
======================================================

     《拉拉露哈》是爱尔兰诗圣托马斯•摩尔著名东方浪漫史诗,最早在1817年发表的。拉拉露哈是17世纪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的女儿。该长诗由四部叙事诗与散文连接桥段组成。
       拉拉露哈(Lalla Rookh)在波斯语中是“如郁金香般娇艳的脸蛋”("tulip cheeked")之意,所以其准确地中文翻译就是《人面桃花》。
       公主拉拉露哈(Lalla Rookh)和年轻的国王布哈拉(Bukhara)订婚,但在出嫁给他的旅途中,拉拉露哈和她的随行侍卫- 一个诗人名叫佛拉莫尔兹(Feramorz)相爱,于是引出了一大堆爱情故事还有纠结和麻烦。当拉拉露哈就要走进她未来夫婿的后宫婚房之际,拉拉露哈决意出逃,但恰在此刻她被熟悉的呼唤所拉回,令人狂喜的是,原来这位随行侍卫佛拉莫尔兹(Feramorz),就是她所许配的夫君国王布哈拉(Bukhara)所乔装改扮的,于是皆大欢喜,有情人终成眷属。
      《拉拉露哈》是一部著名的东方史诗,所以它所衍生的改编作品不计其数,包括大量的歌剧作品,和歌剧唱段,如Frederic Clay 与 W. G. Wills的I'll Sing Thee Songs of Araby  (1877)。另外还有Gaspare Spontini于1822年创作的歌剧《拉拉露哈》;Félicien David于1862年创作的歌剧《拉拉露哈》; Anton Rubinstein于1863年创作的歌剧《费拉莫斯》(Feramors);还有 Charles Villiers Stanford爵士Anton Rubinstein于1863年创作的歌剧《神秘先知》(The Veiled Prophet )。《拉拉露哈》四部曲中的《天堂与仙子》(Paradise and the Peri)则被著名作曲家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改编成了管弦乐合唱作品。

=============================================
       浪漫主义的东方题材故事实际上是欧洲文学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商业写作的"策划",以拜伦和莫尔为代表的一批作家,仅从古代和东方吸取少量素材,依靠想象建构了一个弥漫异国风味的东方世界,英雄和美人、冒险同爱情、阴谋与激情,既迎合了中世纪十字军东兴以来欧洲人对东方的浪漫想象,又迎合了欧洲白人对东方冒险的渴望,从而获得很大成功,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普罗大众阅读上的"东方"口味。

     《拉拉露哈》整个作品尚未完成,出版商T. LONGMAN(没错,就是那个朗曼公司,人家1724年就成立了)就为单首诗篇预付了3000英镑的稿酬,头版发行三天以后即告售罄,莫尔生前《拉拉露哈》印行了20版。结尾部分是否给金庸笔下的乔峰阿朱故事某种灵感不得而知了,不管怎么说,《天龙八部》中的这段几乎雷同的桥段也成为金庸最吸引读者的情节之一。
         英国当时实行的是金本位,英镑和黄金直接挂钩,官方定价保兑,那时候的一个高级职员年薪不过也才几英镑而已。3000英镑可以毫不夸张的去坐坐庄让“洛阳纸贵”。
         陈寅恪在他的《元白诗笺证稿》的《长恨歌》分析中,就认为当把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所作的《长恨歌传》视为互补之一体,本质上是一篇小说。
       1812年拜伦做《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一举成名。1813年八月末,他在给友人托马斯•莫尔的信中说道:"盯住东方吧,公众已习于东方风味。" 莫尔果然就弄了一个东方传奇故事《拉拉露哈》(Lalla Rookh: An Oriental Romance)。文体很象前面所说的《长恨歌•传》。
        《拉拉露哈》包括四部独立的叙事诗,由散文串成整体结构。讲述印度公主拉拉露哈远嫁布克哈里亚国王阿里瑞斯,在她由德里到在克什米尔谷地的漫长旅途中,有一位年青的诗人菲拉木齐(Feramorz)陪同。诗人向公主讲述了一组古代英雄传奇和神话故事。公主感动之余爱上了诗人,面临贞洁与否的重要关头,忽然发现这个诗人竟为未婚夫婿的国王假扮,两位主人公大团圆。

        诗歌中讲述呼罗珊的蒙面先知,此人在历史上实有其人,相传为公元八世纪的莫夫城人,早年为洗衣工人。公元750年左右伊斯兰世界的版图扩展到最大范围。阿拉伯帝国的版图西临大西洋,东至中亚河外地区,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封建军事帝国。帝国境内建立了完整的行政体制。695年实行的货币改革为商业繁荣奠定了基础。货币贸易却动摇了原本由农民和地主构成的社会基础。富人愈富穷人愈穷,灌溉技术发展要求大量使用奴隶,军事征服下的繁荣孕育了一种革命气氛,各地爆发了多起骚动和起义。
        起义多以一种带有原始共产主义性质的教派运动来动员和组织。阿布•穆斯林被刺杀后,其信徒宣称他已肉身成神,教派运动在其余领导者推动下继续发展。其中就有这位被信徒称为木盖纳的蒙面先知。他善于偶尔制造魔法奇迹吸引信徒,比如利用镜子反射使他身体笼罩在某种光辉之下,在那黑沙不湖上空制造出两个月亮的影子等等。他蒙面示人(有说黄金面具也有说绿丝罩巾),信徒说他蒙面是因为面部闪光普通人不能注视,反对者则说他蒙面是因为秃顶独眼奇丑无比。据宣称他为安拉的化身,是继阿布穆斯林后的先知,他的信徒身穿白袍以与阿巴斯帝国贵族的黑袍相对。
       公元776年,木盖纳在莫夫城宣称人人平等,号召起义。赢得被征服地区的非穆斯林教徒民众的响应,突厥乌古思族人也参加了起义。他成功的同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马赫迪caliph Mahdi抗衡了数年。最后被围困在萨内姆要塞,木盖纳要他的信徒同他一起服毒之后点火自焚。
       以呼罗珊的蒙面先知为代表的这种原始共产主义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末6世纪初期波斯萨珊王朝Sassanid dynasty时期的玛兹达克运动(Mazdakite movements)。早期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数为游牧民,以父家长制为单位组成极小的社会集团分散各地。
         正如布罗代尔所说的,阿拉伯文明本质上是一种"缺少人力的文明"。即便到了伊斯兰统一以后,在其最繁荣的时期,伊斯兰世界的人口至多只有3000万——5000万左右。因而不断大量征服招募奴隶是阿拉伯文明不可或缺的基础。同时阿拉伯人为了征服同化被占土地上的居民,增加阿拉伯人口数量,殖民军事贵族们大量蓄养女奴以繁衍子孙,这大概是后来伊斯兰一夫多妻制和使用女奴的源起吧。同样,这种制度可能也是二十世纪头尾两次巴尔干半岛上发生的种族强奸的历史渊源。
        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居瓦多一世Kavad I时期,一位社会改革家玛兹达克Mazdak领导推动了一场带有原始共产主义性质的教门运动,玛兹达克提倡人人平等,财产公有,据说甚至连妻子也在信徒之间共享。居瓦多一世企图利用玛兹达克运动抑制大军事贵族日益强横的势力,使得玛兹达克运动很快蔓延开来。嗣后居瓦多的儿子库斯鲁一世即位,屠杀镇压了玛兹达克教派,玛兹达克被绞死。由于伊斯兰兴起以后,阿拉伯帝国继续实行军事贵族制度,这种教派运动从未真正熄灭。日后出现了各种各样将玛兹达克原则同伊斯兰教义和索罗亚斯德教仪式(Zoroastrianism拜火教 明教)相融合的神秘主义教派。
       有趣的是,伊朗虽然伊斯兰教占了绝对主流,但是拜火教依然有很大市场,有点暗流涌动的样子。西方要想在新世纪和伊斯兰教展开抗衡,除了航空母舰和巡航导弹以外,是不是还应该借助一些“敌人的敌人”来搞搞“统一战线”呢?

========真皮图书的保养============

►   放在书架上左右不要压得过紧,取书的时候,用手指捏书脊中间部位缝隙,千万不能用手扒书脊顶端,这样会伤到书脊。
►   阅读的时候,最好用单手托住书脊中段,打开以不超过六十度角为宜,千万不能放在书桌上,平摊着读。因为尤其是70年以上的老真皮书,即便保养得再好、品相再出色,皮质再好,岁月都会让真皮变得脆弱、书脊和前后封皮之间的连接部位最容易折断,所以不能把书摊得太开。
►    定期给真皮要上一些皮革养护油,这样才能保证皮质的温润柔韧。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主要缺陷:因时间过久,边缘及连接处真皮有极其细微的磨损。其余品相绝佳,几乎完全没有人读过。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