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3年 - The Poems of George Herbert – 玄学派大诗人《乔治•赫伯特诗集》牛津版 全羊羔皮精装善本
  • 1913年 - The Poems of George Herbert – 玄学派大诗人《乔治•赫伯特诗集》牛津版 全羊羔皮精装善本
  • 1913年 - The Poems of George Herbert – 玄学派大诗人《乔治•赫伯特诗集》牛津版 全羊羔皮精装善本
  • 1913年 - The Poems of George Herbert – 玄学派大诗人《乔治•赫伯特诗集》牛津版 全羊羔皮精装善本
  • 1913年 - The Poems of George Herbert – 玄学派大诗人《乔治•赫伯特诗集》牛津版 全羊羔皮精装善本
  • 1913年 - The Poems of George Herbert – 玄学派大诗人《乔治•赫伯特诗集》牛津版 全羊羔皮精装善本
  • 1913年 - The Poems of George Herbert – 玄学派大诗人《乔治•赫伯特诗集》牛津版 全羊羔皮精装善本
  • 1913年 - The Poems of George Herbert – 玄学派大诗人《乔治•赫伯特诗集》牛津版 全羊羔皮精装善本
  • 1913年 - The Poems of George Herbert – 玄学派大诗人《乔治•赫伯特诗集》牛津版 全羊羔皮精装善本
  • 1913年 - The Poems of George Herbert – 玄学派大诗人《乔治•赫伯特诗集》牛津版 全羊羔皮精装善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1913年 - The Poems of George Herbert – 玄学派大诗人《乔治•赫伯特诗集》牛津版 全羊羔皮精装善本

580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George Herbert(乔治•赫伯特)

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时间1913

版次1

印刷时间1913

印次1

装帧精装

尺寸18.5 × 13 cm

上书时间2019-05-20

燃灯经典书屋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外观自然旧, 书脊及封面、封底边缘有细微磨痕。内页洁净,但多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斑”.
商品描述
1913年 -  The Poems of George Herbert – 玄学派大诗人《乔治•赫伯特诗集》牛津版 全羊羔皮精装善本 
开本大小(长*宽*厚度):18 * 14 * 3.5厘米 
装桢:浅棕色全羊羔皮精装;烫金字,封面暗轧花纹。扉页作者肖像。

开篇是大文人艾萨克•沃尔顿(Izaak Walton,1593-1683年)著名的《四伟人传》中的《乔治•赫伯特传》作为作者生平。而后为著名诗集《圣殿集》、散文《圣殿祈祷录》和其他诗歌散文作品,基本上包括了乔治•赫伯特的所有作品,而且字体大而秀丽。

品相:九品。

主要缺陷:书脊及封面、封底边缘有细微磨损。内页洁净,但多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斑”.

更多图片请见 (请将下面地址复制并粘贴在浏览器地址栏中,然后再回车即可)
http://i.sohu.com/p/=v2=bc5o9mdA2XlpGbd1hS5jb20=/album/photoset/77478878/photos/#1

乔治•赫伯特
乔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1593年4月3日-1633年3月1日),英国诗人、演讲家和牧师。他家境良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在剑桥大学及国会都拥有很高地位。在剑桥三一学院时,他的语言和音乐成绩就十分突出。他本来打算成为牧师,但他的学问引起了英王詹姆斯一世的注意,于是在国会待了两年。詹姆斯王死后,在朋友的鼓励下,他重新燃起对宗教的兴趣。1630年,他抛开凡尘,成为了英国国教会的圣职人员,担任圣安德鲁•伯莫顿小教区的神父了此余生。他对教区人民十分关心,经常在他们生病时为他们主持圣礼,为贫寒的家庭提供食物和衣服。在他的一生中,他坚持不懈的用一种精确的语言来创作宗教诗。英国国教会把2月27日作为他的纪念日称为乔治•赫伯特日。《钓客清谈(也作:钓叟智言)》的作者,大文人艾萨克•沃尔顿(Izaak Walton,1593-1683年)写过著名的《四伟人传》其中一篇就是《乔治•赫伯特传》。
早年
赫伯特生于威尔士蒙哥马利的一个富有、有名望、有文化、崇尚艺术的家庭。他的母亲Magdalen是约翰•多恩的好友和资助人;他的哥哥爱德华、后来的谢尔伯利领主,是一位重要的诗人和哲学家,常被称为英国自然神论之父。赫伯特的父亲理查•赫伯特在他三岁时去世,留下十个孩子和一个寡妇。
从威斯敏斯特学校和三一学院毕业后赫伯特被选为所在学院的主研究员。1618年,他被指定为修辞学高级讲师。1620年被任命为剑桥宣讲员。他担任此职直到1628年。
1624年,他成为代表蒙哥马利郡的国会议员,颇受詹姆斯一世的赏识。然而国王于1625年去世,他的两个颇有影响力的资助人也在十年内死去。
担任教职
1630年,他在威尔特郡的一个乡村教区——伦敦西南越75英里的博莫顿成为了教职人员。他在那儿讲道和写诗;并且用自己的钱重建教堂。
1633年他完成了题为题为《庙宇:圣诗及个人宣泄》的组诗,无论在词义和视觉形式上都模仿教堂的建筑风格。上帝和爱的主题被赫伯特处理得具有玄学意味。

赫伯特身体不好,担任神职人员后仅三年就因肺结核去世。据说临死时他将《庙宇》的手稿交给了尼古拉斯•费拉拉,一个英国半隐修团体的创立者,告诉他若这些诗“对那些忧郁而可怜的灵魂有益”便将他们出版,不然就烧掉。

 评价
托马斯•艾略特:“对邓恩来说,理智凌驾于感情之上,而赫伯特则让感性控制理性。”“如果认为赫伯特的诗仅仅对基督教徒有意义就大错特错了。”“对于每一位英诗的爱好者和研习者来说,赫伯特都是无法跳过的,无论是否信教。我这么说主要还不是因为那精湛的技巧、奇异的韵律、以及用词的妥帖,而是《庙宇》组诗那广博的内涵。”

W. H. 奥登:“我最愿意结识的两个诗人是威廉•巴恩斯 (伟大的苏格兰田园诗人,诗风恬淡绮丽,很有点象我国的孟浩然;因为其女儿露西为他作传,而更为后人称道) 和乔治•赫伯特。”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赫伯特的诗是一个虔诚心灵以诗人之眼和圣徒之爱来探索世界之谜的表现。在这里,诗歌有了最高尚的用途。”

玄学派诗歌 
  (Metaphysical Poetry) 
  玄学派诗歌主要是指英国十七世纪深受约翰•邓恩(John Donne) 、乔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影响的诗人的作品。玄学派诗人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措辞采用简洁的白描法,大大区别于伊丽莎白时期或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诗歌风格。诗中的意象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诗歌的形式经常都是以作者同爱人、同上帝、甚或同自己进行争论的方法存在的。美裔英国诗人、批评家T•S•艾略特也是深受玄学派影响的现代诗人典例。 
  赏析 
  “对邓恩来说,理智凌驾于感情之上,而赫伯特则让感性控制理性。” 
  乔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 1593—1633),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玄学派诗人,生于显赫世家, 毕业于剑桥大学,著有诗集《教堂》(The Temple, 1633)。他的作品将丰富的感情和清晰的逻辑融为一体,描写生动形象,隐喻出神入化。他一生敬虔,在剑桥大学及国会都拥有很高地位。 
  《爱神》一诗,诗中有戏,戏中有人;意象栩栩如生,用词洗炼,韵律生动。这就像一部只有宾主两人的爱情短剧:“宾客”是一位谦谦君子,“主人”是爱神,也即爱的化身。 
  爱神在向我招手,而我却为自己的无情而深感愧疚;心思细密的她不但看穿我心所想,还加以宽言慰解:“Who made the eyes but I?” 言下之意,“我赐予你眼睛,便能决定该看与否。”短短几行诗句,就在读者的脑海中展现了一位温柔谦和、宽容大度的爱神。我们能拒绝强权,拒绝诱惑,但却无法拒绝温柔。 
  “Take all that is given whether wealth, love or language, nothing comes by mistake and with good digestion all can be turned to health.” 
  (接受被赐予的一切,无论那是财富、关爱或言语,事出必有因,只要融会贯通,一切皆可转化为健康。) 
   —George Herbert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外观自然旧, 书脊及封面、封底边缘有细微磨痕。内页洁净,但多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斑”.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