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残酷的夏天(美国人眼中的越南战争) (美)菲利普·卡普托|译者:蒋小虎 9787550225794 北京联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最残酷的夏天(美国人眼中的越南战争) (美)菲利普·卡普托|译者:蒋小虎 9787550225794 北京联合

正版二手旧书,如有套装书,价格异常,可能是单本书,请咨询后下单。

16.8 3.7折 45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菲利普·卡普托|译者:蒋小虎

出版社北京联合

ISBN9787550225794

出版时间2014-03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9787550225794

上书时间2024-05-11

白云书社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令人不寒而栗的雨林,令人惊恐的未知,令人绝望的等待。菲利普卡普托用最真实的文字,记述了直面死亡与深渊的经历,是对美国一直掩盖的污点——越南战争——最摄人心魄、最直击灵魂的记录。
《最残酷的夏天(美国人眼中的越南战争)》——普利策奖得主菲利普·卡普托的“越战经典之作”!首度全面揭秘越战真相,更有百张战地图片独家曝光!

作者简介
.卡普托,当代小说家、记者。1941年出生于芝加哥,1964年大学毕业后,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3年服役期中16个月前往越南作战。1967年从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由此开启了后来令其备受瞩目的记者生涯,供职于《芝加哥论坛报》期间曾前往一线报道贝鲁特战争和西贡沦陷,从该报辞职之后则开始专职写作。小说作品包括《非洲号角》、《德索画廊》、《印第安之国》和《罪恶方程式》等。卡普托为《时尚先生(Esquire)》担任特约编辑,还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和《洛杉矶时报》撰稿。并于1972年获得普利策奖。

目录
序幕
绚烂的星火之战
死尸军官
死亡的灰色国度
落幕
后记

内容摘要
1961年5月,为了进一步帮助越南共和国吴庭艳政府,美国总统肯尼迪派遣一支美国特种部队进驻越南共和国,开启了美国战斗部队进入越南的先河,自此拉开美越战争的序幕。越南战争耗时十余年,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很多、影响很重大的战争,更是美国专享一次失败的战争。
十余年间,美国士兵远赴重洋,来到遥远陌生的东南亚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他们不得不与鬼魅作战,向幻影开火。他们看不到敌人,也不能把盟友与敌人、平民区分开来。与他们并肩作战的南越军看起来与北越军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到村庄里搜查时,看到一张张沉默、冷漠、略含仇恨的面孔,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平民,哪些是隐藏在内的越共分子。谁是敌人?敌人在哪儿?渐渐的,士兵们意识到,他们的敌人就是脚下的土地,是秀美怡人的高山,是郁郁葱葱的雨林。这是一片陌生的土地,那一个个沉默、矮小的人们并不真的甘于沉寂,他们让深沉的土地喊出复仇的决心,成为美国士兵永远也不能忘却的梦魇。
《很残酷的夏天》是一部顶得住风险、扛得住压力、说得出真相的著作!.卡普托历时9年,用严厉地措辞、坦诚的言语、发自肺腑的呐喊,让人们理解了战争的诱惑和残酷、看到了士兵的恐惧和怀疑。他用很真实的文字,记述了直面死亡与深渊的经历,是对美国一直掩盖的污点——越南战争——很摄人心魄、很直击灵魂的记录。令人不寒而栗的雨林,令人惊恐的未知,令人绝望的等待。每一个读者都不自我拷问:换做是我,我存活下来的概率有多大?我将何去何从?这种思考令人莫名地惊恐。《很残酷的夏天》恰是一本令人不寒而栗的著作,即便是很坚强的人,也会为此潸然泪下。

主编推荐
《很残酷的夏天》是美国战争文学大师、普利策奖得主?卡普托的倾力巨著,历时9年精心打磨,畅销欧美30年,中文全译本首度上市。

亲历越南战争的?卡普托中尉,在越南的湿热的雨林中见证了战争的残酷无情,见证了战友间的手足情深,见证了人性的矛盾挣扎。卡普托诠释了人在战争中的行为以及战争对人的影响,被称为“卡普托方式”。

《很残酷的夏天》首度全面揭秘了越战真相,更有百张战地图片定制曝光。在文学中读懂战争,在战争中寻找硬汉,在硬汉中发现自我。感受很真实的越南战争,品味很经典的战争文学,尽在《很残酷的夏天》。

你曾耳闻战争的惨绝人寰,却未见证战场背后的真相。
令人不寒而栗的雨林、令人惊恐的未知、令人绝望的等待。
身处很残酷的战争,你!何去何从?

精彩内容
 秋季来临,诺福克(Norfolk)迎来了冰火两重天的战斗培训生活:白天波浪滚滚的大西洋让战友们晕头转向,夜晚南格兰比大街的灯红酒绿让人醉醺醺。接着又回到匡蒂科开始接受室内格斗和夜间袭击的训练,还有在忽明忽暗的灯火下开展模拟战斗。一周复一周,一月复一
月,我们掌握了格斗技巧,一步一步告别了平民身份,蜕变成了合格战士。不过,越南战争才真正让我们改头换面,因为不论培训课程多么接近真实、艰辛困苦,总有些战争的真
相难以复制。话虽如此,匡蒂科的培训内容已经和真
实战场非常相似了。
和所有的进化过程一样,我们的进化也伴随着突
变。海军陆战队的生活将我们打造成身手不凡的战士,我们也习以为常。刚到预备军官学校时,那些胡子拉碴、体重超标、下公交车时还跌跌撞撞的孩子,如今早已难觅。取而代之的是精干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得益于长距离行军,以及不眨一眼便将刺刀直插肋骨的训练,如今的我们个个四肢健壮,刚劲有力。
不过,最显著的变化绝非身体。我们变得信心十
足,趾高气扬,甚至有些目中无人。我们秉承了勇敢果断、忠君效国和团结一致的部队精神,然而也付出了代价,我们冷漠无情。还有些别的转变。于我个人,我观察世界的角度更加犀利。一年前,在我这个英文专业学生眼中,弗吉尼亚的乡村画卷如同浪漫派的诗歌。如今,我开始从更为清晰、务实的步兵军官视角来观察
这片地域。山水不再是风景,而是领地,我的判断标准不再是美学价值,而是战略意义。训练中不断强调遮掩和隐藏,平民眼中的一川平地在我看来有高低起伏。如果眼前出现一座山丘——“高地”——我便不由自主开始计划如何攻下或守卫它,两眼开始寻找袭击突破口和射击点。一块草林地已经失去了其如画魅力。相反,它意味着潜伏敌军。要是看到草丛林地,我的第一
反应是如何确保连队安全穿过暴露区,以及部署军力的最佳方案:以三角型V字阵队,还是小规模叠加型攻势,两支小分队打头阵,另一支掩护。
也不是所有训练内容都是关乎生死存亡的现实作战。在动身前往越南之前,训练比较轻松,有大把时间可以享受部队生活多姿多彩的一面。我们学会了如何在阅兵式开始前打扮自己,如何将剑舞得虎虎生风,如何在社交场上装酷耍帅;简而言之,与20世纪残酷混乱战争背道而驰的歌舞升平。
虽然这些东西无甚用处,不过不能否认,我还是很乐在其中。内心深处的浪漫主义情怀无法抗拒部队的盛大活动,以及那些有悠久历史渊源、颂扬战友情谊的传统仪式。夏季的狂欢夜,据传源自英国古代军队。整齐划一的鼓声,全身白衣的士兵排成纵队开始庆祝。只有蜡烛微光,深沉而又神秘,像极了修道院的餐厅。皇家海军和其他英国军团的先辈们流传下来的银质奖杯在一个角落里熠熠生辉。其中一个奖杯上铭刻着:“致美国海军陆战队,皇家韦尔奇燧发枪手团(RoyalWelchFusileers)第一
营赠上,北京,1900年。”说完祝词,大家举起玻璃酒杯,一饮而尽,又举杯再饮,和一些古怪诡异的宗教集会举起圣杯一模一样。
冬天迎来了海军陆战队的生日舞会,以庆祝1775年11月10日海军陆战队在费城一家酒馆的横空出世。参加完这一庆祝,让我第一次对军法牢骚满腹。
我那时因为单核血球增多症在匡蒂科海军医院住院,为了参加庆祝会,我偷偷溜了出来。我原本以为,这将是一场庆祝战友情谊、不醉不休的不眠之夜,堪比神话传说里贝奥武夫的战士们在牧草大殿上的聚集盛宴。这样一个夜晚,我绝不能困在死寂无人的无菌病房。
那天一大早,两位学员便偷偷把我的蓝色套装带给我,还有一瓶杰克·丹尼牌威士忌。八点查床一过,我立刻脱下身上那间蓬松的睡衣,塞在被子下好像里面躺着人,然后换上蓝色套装,用纸袋子包裹着那瓶威士忌,安然无恙通过门卫。接着搭上一辆出租车穿过匡蒂科——沿途看见不少酒吧、几家洗衣店,褐色波托马克河沿岸上的制服商店数量翻倍,我终于来到庆祝会地点——小厅(LittleHall)。
走进小厅,恍如回到19世纪。初级军官戴着白色手套,身穿普鲁土蓝色调的紧身短上衣,连衣领也是普鲁士风格。往日里总是一身卡其装的少校和上校们身着齐腰晚宴礼服,肩上金色和红色的徽章彰显其军中地位。两位将军快步走向吧台,肩上的披风随之摇摆。而在另一边,穿着红色衣服的乐队
笔直僵硬得坐在一排折叠椅上,看着像是一群红衣主教。在这片耀眼军装之中,将士夫人和女友也身穿华丽礼服穿梭其中。其中一位女士声音娇滴滴的,既风情万种又不失端庄优雅,说起话来如水流般口齿不清又故作文雅:“再度相逢,倍感欣喜。此宴甚好……”个个穿得人模人样。
我真搞不清楚这到底算作什么聚会——再现电影《学生王子(TheStudentPrince)》的某个桥段,化装舞会,还是军事院校的毕业舞会。
我失望透了。比起贝奥武夫的欢宴,这场景简直是数世纪前少女步入社交圈的首个舞会。也许是因为有不少将领在场,包括海军陆战队的司令华莱士·格林尼(WallaceGreene)将军,所以大家都规规矩矩。乐队总在演奏百老汇歌剧曲子,乏味无趣,格林尼将军略有些吐词不清地做了一番讲话,大家礼节性地鼓掌迎合。
这次舞会虽然一文不值,不过1964年11月的这个夜晚却对我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大厅里,衣着巴洛克风格的将士们聚在一
起,还有打扮时髦的女人来回穿梭。有些人沉醉舞池,翩翩起舞;有些人在排队吃自助餐,浅酌细尝;有些端着饮料,低声交谈……没有人忧虑未来的命数:担惊受怕、体无完肤、
突降死亡、长离之苦和孤孀守寡。我觉得自己正看着
一部时代剧,越南战争前夕的纯真年代。P26-29

媒体评论
“如果有评论说《很残酷的夏天》是有关越南战争的很好书籍,这都是对此书的一种轻蔑。《很残酷的夏天》是一本顶住危险、离经叛道的著作,它抢先发售要求——这种要求含蓄隐晦,恰是因此却越发强烈——读者自我拷问:换作是我,将会何去何从?我存活下来的概率有多大?自我意识被践踏、被颠覆,不复重要,读者不思考那令人绝望的可能性,在自己道德观念的安所有渠道上,也许存有漏洞。这令人惊恐莫名,而《很残酷的夏天》恰是一本令人不寒而栗的著作。即便是很坚强的人,也会因此而潸然泪下。”
——约翰.格里格力.杜纳(John Gregory Dunne),
《洛杉矶时报书评(Los Angeles Times Book Review)》(头版)

“这是我所撰写过的书评中很沉甸甸的一篇。我想告诉大家,《很残酷的夏天》是对我们的污点——越南战争——很摄人心魄、很直击灵魂的个人记载。的确如此,然而,你是否愿意开卷阅读?哦,我真希望自己能掌控你的生活,这一刻就好。如果你不读《很残酷的夏天》,我就扇你一个耳光,抢走你靠前个孩子,冻结你的信用卡,什么我都干得出来。赶紧读!我现在已经病态般地迷恋上这本书了。”
——D.凯斯.马诺(D.Keith Mano),
《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

“我希望,那些有能力改变未来外交和军事走向的人们能将卡普托的这本书摆在床头。本书措辞严厉,言语坦诚,字字珠玑,每句话都发自肺腑,让人们理解了斗争的诱惑性。本书不可小觑,甚至可以说本书寓意深远。”
——玛格丽特.曼宁(Margaret Manning),
《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

“如果某人曾亲历过战争的残酷和龌龊,那他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往往令人信服,合情合理。但是,卡普托(Caputo)坚信,对于很多人而言,包括他本人,战火硝烟和直面死亡所带来的情绪往往接近癫狂之喜,夹杂着疑惑与焦虑,这种说法同样令人深信不疑。战争如同强劲的毒品,自然能带来近乎超验之感。.卡普托(Philip Caputo)在本书中用动人而又诚挚的笔墨描绘了恐惧与勇气,很真实地记述了直面死亡与深渊的经历。我们永远相信,他是一位勇士,那场‘绚烂的星火之战’成了一场令人心惊肉跳的梦魇,几乎将他淹没丧命,而在这之后,他依旧继续战斗。”
——威廉姆.斯特隆(William Styron),
《纽约书评(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只有一名勇士才能写出《很残酷的夏天》;他是一位勇敢的斗士、诚实的男人、刚劲的作家。他的作品阴森惊悚,大获成功,将会流传较为。”
——斯蒂芬.贝(Stephen Becker),
《芝加哥每日新闻(Chicago Daily ews)》

“每一场战争似乎都有人论述:在我看来,卡普托精准地指出了我们在越南战争中的所有损失。”
——C.D.B.布莱恩(C.D.B.Bryan),
《周六评论(Saturday Review)》

“《很残酷的夏天》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其道德的深度和拷问,更是一部对战争现场的不错记述。”
——杰弗里.沃尔夫(Geoffrey Wolff),
《新时代(New Times)》

“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著作——不为别的,就为其反战的精彩论述。本书精妙绝伦。”
——泰利.安德森(Terry Anderson),
《丹佛邮报(Denver Post)》

“在这本刚劲有力的著作中,卡普托完成了一件我们绝大多数人必须完成的事:面对内心的敌人,熬过伤痛。”
——皮特.J.欧格尼本(Peter J.Ognibene),
《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The 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这些讯息是新闻记者无法提供给我们的,它们来自黑暗之心。我们等了太久太久。”
——《新闻周刊(Newsweek)》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