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 艾德·卡特姆 9787508649474 中信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 艾德·卡特姆 9787508649474 中信出版社

正版二手旧书,如有套装书,价格异常,可能是单本书,请咨询后下单。

23.1 4.7折 49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艾德·卡特姆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9474

出版时间2015-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9787508649474

上书时间2024-05-10

白云书社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纽约时报》、美国亚马逊超级畅销书!
入选《金融时报》与麦肯锡2014年最具影响力商业图书!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创始人、总裁,首次全面披露,皮克斯20年不断创新、一直走在行业巅峰的秘诀。
吴伯凡,查尔斯·都希格,吉姆·柯林斯,《福布斯》杂志,《金融时报》等国内外权威人士及媒体重磅推荐!
《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是一本由皮克斯总裁创作的、讲述皮克斯公司的创新管理模式的书。在书中,作者艾德·卡特姆、埃米·华莱士披露了皮克斯围绕创新做出的种种卓有成效的管理上的尝试,既有理念上的推广,又有制度上的保证,而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一个目的:构建独特的创新型企业文化。这种不断带来创意和创新的企业文化,就是皮克斯博得万众热爱同时又收获丰沃利润的根源。从本质来说,这本书是在教大家如何营造这种创新型企业文化,教导管理者如何带领员工突破新高度,并为所有追寻创新的企业和个人指明了道路。

商品简介

《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机器人瓦力》《飞屋环游记》等14部脍炙人口的动画长片,近30次奥斯卡奖,7部奥斯卡*动画长片,7次金球奖;几乎每一部电影一上映都位居票房榜首,所有电影都曾进入影史票房总榜前50,每一部电影都是商业与艺术的双赢。即便新兴动画公司不断涌现,皮克斯始终保持动画界的王者之位,这一切背后的秘密就在于:不断推动创新的创意管理方式。
   你可以从本书中读到《玩具总动员》《飞屋环游记》等电影精彩的制作故事,了解皮克斯各项具体的创新管理举措,还可以发现从企业初创到发展壮大过程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解答。无论是想寻求创新突破的传统企业,还是想寻求健康快速发展的新兴企业,无论是已经发展壮大的大公司,还是初具规模的小企业,无论是想要让团队更有活力的管理者,还是想在工作中变得更有创意的普通职员,阅读本书都将大有启发。
 

 



作者简介
埃米·华莱士,记者,《纽约时报》周末版商业版块专栏作家,并为《纽约客》《连线》《洛杉矶时报》等供稿。现任《洛杉矶时报杂志》的州总编辑。
艾德·卡特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皮克斯动画总裁。2006年皮克斯加入迪士尼后,同时担任皮克斯动画和迪士尼动画的总裁。他荣获过5次奥斯卡奖,其中包括戈登·索伊尔科学技术终身成就奖。他在犹他大学取得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现与夫人和孩子住在旧金山。 

目录
序言 迷途,发现
第一部分 皮克斯起航
  第1章 华特·迪士尼与爱因斯坦
  第2章 皮克斯的诞生
  第3章 有了目标,才有一切
  第4章 锤炼企业的个性
第二部分 营造创新文化
  第5章 诚信与坦诚
  第6章 恐惧与失败
  第7章 饥饿的野兽与丑陋的婴儿
  第8章 变化是必然,也是机会
  第9章 认清“暗藏势力”
第三部分 创新之路永不停止
  第10章 保持开放的心态
  第11章 未来等你创造
第四部分 不断验证,不断提升
  第12章 新的挑战
  第13章 点评日
后记 我们所知的乔布斯
管理的起点 创意文化管理札记

内容摘要
 14部脍炙人口的动画长片,平均票房5.83亿美元,28座奥斯卡奖杯,7部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7次金球奖;几乎每一部电影一上映就位居票房榜首,所有电影都曾进入影史票房总榜前50,每一部电影都是商业与艺术的双赢。即便新兴动画公司不断涌现,皮克斯始终保持动画界的王者之位,这一切背后的秘密就在于:不断推动创新的管理方式。
你可以从艾德·卡特姆、埃米·华莱士编著的《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中读到《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机器人瓦力》《飞屋环游记》等电影精彩的制作故事,了解皮克斯的审片会、
事后讨论会、智囊团、点评日等独特的创新管理举措,还可以发现从企业初创到发展壮大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答,如怎样搭建各路人才和谐相处的平台,怎样找到追逐利润和寻求创新之间的平衡,怎样让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保持原始的活力,等等。
无论是想寻求创新突破的传统企业,还是想寻求健康快速发展的新兴企业,无论是已经发展壮大的大公司,还是初具规模的小企业,无论是想要让团队更有活力的管理者,还是想在工作中变得更有创意的普通职员,阅读本书都将大受启发。

主编推荐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创始人、总裁,首次全面披露,皮克斯20年不断创新、一直走在行业**的秘诀。《纽约时报》、美国亚马逊超级畅销书;
  入选《金融时报》与麦肯锡2014年度**影响力商业图书;
  吴伯凡,查尔斯·都希格,吉姆·柯林斯,《福布斯》杂志,《金融时报》等国内外权威人士及媒体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虫虫危机》于1998年的感恩节周末上映了。直到此时,约翰才终于腾出时间坐下来,仔细审视了《玩具总动员2》的导演们的成果。他独自在我们的一问放映室观看小样,几个小时后,他从放映室里走出来,径直走进我的办公室,把门关上。他用了“惨不忍睹”来评价:剧情空洞老套,毫无悬念可言,片里的喜剧成分也干巴巴的。之前,我们跑到迪士尼去表示我们不愿在影片的品质上打折扣,坚持要来一记漂亮的全垒打,但现在我们却心虚了:我们做出来的就是这个吗?毫无疑问,这部片子是不能照现在这个样子往下进行的。我们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危机。
此前,为了让迪士尼高层熟悉《玩具总动员2》的进度,我们提前安排了一
次放映会。解决方案尚未想好,放映会却迫在眉睫。
12月份,安德鲁(约翰长期以来的得力助手)带着瑕疵百出的小样前往伯班克。一群高管齐聚在放映室,灯光渐渐暗了下来。安德鲁如坐针毡,紧咬牙关,盼
着影片早点儿结束。放映室的灯一亮,他便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
他慌张地说:“我们知道片子得做大手术。我们正在安排修改事宜呢。”万万没想到,迪士尼的高管们却并不这么认为。
他们觉得影片已经足够让他们满意了,此外也没有进行大修改的时间了,况且这只是一部续集而已。安德鲁
却礼貌而坚决地提出:“这部片子我们必须重做。”与此同时,约翰建议皮克斯的每个成员趁着假期
赶紧养精蓄锐,因为从1月2日开始,我们就要进行整部影片的返工工作了。我和约翰一起向大家传递了一
条简单而清晰的信息:想要让这艘船重回正轨,就必须全员各就各位。
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做出一项艰难的决定。不难看出,想要拯救这部片子,就得对领导层做出调整。这是我头一次向影片导演传达我们要撤换他们的消息,这差事一点儿都不轻松。约翰将代替他们接管《玩具总动员2》项目。约翰和我都不愿向他们传达这个消息,但我们必须这样做。我们已经说服迪士尼让影片在院线上映,也表明绝不在品质上妥协,我们又怎能用不够出彩的影片交差呢?
导演们被消息惊得目瞪口杲,我们心里也不是滋味。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我们辜负了他们,因为是我们将超过两位导演承受能力的担子交在他们手中,给他们造成了痛苦。我们在这件事上的失职也让我不禁扪心自问:我们的失误到底是哪方面的疏忽造成的?我们为何会做出如此欠考虑的决定呢?当影片的问题不断涌现出来之时,我们为何没能及时插手呢?满怀信心地将任务交与人手,却发现任务超出了对方的能力,这样的事情在皮克斯历史上还是头一回。我一边冥思苦想,一边被截止日期的压力推着前进。离“交卷日期
”还有9个月,这么紧迫的时间,最资深的团队也会觉得难度很大。但是我们决心已定,除了全力以赴别无选择。
修改剧本是我们的第一项任务,负责这项工作的团队是在《玩具总动员》的制作过程中自然发展而成的。后来,我们为这支团队
取名为“智囊团”。事实证
明,团队的成员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手,他们挑出那些平淡无味的剧情进行分析解剖,配合得天衣无缝。关于智囊团的故事和工作方法,我会在下一章详细与大家分享。这支团队的成员们能够以平和开放的心态共同解析一部影片的情感节奏,这一点算是团队最难能可贵的特点。在此我要说明,这支团队并不是我们有意挑选的结果,却为皮克斯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这支团队在成立之后逐渐壮大,但在当时只有5名成员:约翰、安德鲁·斯坦顿、彼
特·道格特、乔·兰夫特以及李·昂克里奇。李是一名很有艺术积淀的剪辑师,来自俄亥俄州一个名叫“懊恼瀑布”的小镇,听上去就像是从皮克斯电影里挑出的地名。李于1994年加入团队,他对电影节奏的感觉敏锐得令人称奇,也凭这一禀赋迅速为大家熟知。
约翰钦点他为《玩具总动员2》的副导演。接下来9个月的工作日程,其紧张程度对我们而言是前所未有的。而皮克斯的“真身”,也是在这一严酷时期锻造出来的。
约翰和他的创意团队投入了工作,与此同时,我对摆在面前的赤裸裸的现实进行了一番思考。我们对团队的要求,无异于让他们为电影成功地进行一次心脏移植。离《玩具总动员2》的上映日期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如果不想超过这个期限,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不得不将弦绷得紧紧的,而这也必定会埋下隐患。但我同时相信,另一个选择——接受一部平庸的影片,只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这部影片算是一部逃难片,剧情的发展很容易猜到,因而也很难打动人,这就是约翰在团队建成之初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影片的故事设定在《玩具总动员》故事发生的3年后,玩具收藏家阿尔想要强加给胡迪一种充满溺爱和保护的(封闭式)生活,而胡迪能否逃离这种属于收藏品的生活呢?他能否抓住机会回到原来的主人安迪身边呢?胡迪的面前有两个选择:他可以回到原来的世界,但安迪终究会长大,他将会面临被遗弃的命运;抑或他可以选择留在这个虽然安定却没有人给他真爱的地方。要使影片有感染力,我们就得让观众对胡迪所面临的两难境地感同身受。但是,观众们知道这是一部皮克斯和迪士尼联合打造的片子,因此就会猜想影片的结局一定是欢乐的,也就是说,胡迪一定会选择回家与安迪团聚。而这部影片所需要的,就是将胡迪遭遇的两难境地营造得真真切切,并且能让观众们从片子联想到自己。换言之,这部电影所需要的就是戏剧性。
电影的开头仍保持原貌:胡迪本来准备和安迪一
起参加牛仔营,无奈摔断了胳膊,被安迪留在家里(又被安迪的妈妈收放在架子上)。剧情发展到这里,智囊团做出了两个主要的修改:他们加入了一个名叫吱吱的企鹅,他告诉胡迪,因为鸣声器坏了,他已经在这个架子上被“雪藏”好几个月了。一个玩具无论有多么受宠,只要有破损,就很可能被尘封起来,然后被永远遗弃。这是吱吱在影片开头传递给观众的信息,也为影片设置了情感上的悬念。
智囊团所做的第二处大的改动,就是让牛仔娃娃翠丝的戏份丰满起来。这个牛仔娃娃也曾享受过小女主人的万千宠爱,但小主人长大后却将她遗弃了。伴着
莎拉·麦克拉克伦的《当她爱我时》的音乐和一段蒙太奇展示的回忆段落,翠丝通过一段揪心的独白告诉胡迪,无论他有怎样的憧憬,无论付出多少感情,都终究躲不过被安迪抛弃的命运。翠丝呼应了企鹅吱吱定下的情感基调,而她与胡迪坦率直接的交流方式,也将在此之前一直半遮半掩的主题拿到了台面上。
P70-7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