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通史故事 第四卷 清-共和国 朱仲玉 9787514801668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通史故事 第四卷 清-共和国 朱仲玉 9787514801668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正版二手旧书,如有套装书,价格异常,可能是单本书,请咨询后下单。

241.5 228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仲玉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14801668

出版时间2011-04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28元

货号000185027514801668

上书时间2024-05-10

白云书社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由朱仲玉等人编著的《中国通史故事》(共4册)是一部引领读者遨游历史长河的“通史故事”,是一部故事好看知识丰富的“故事通史”。
全书把中国历史按朝代和时代分为十八段,每段开头有概述,介绍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然后讲若干故事。故事中也讲相关的知识。
本书选材严谨,叙述朴实,语言大气,并用科学观点加以分析,使读者在知道许多历史故事和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商品简介

 《中国通史故事》是一部有200万字的历史故事长卷。内容从远古和原始社会开始,一直讲述到20世纪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99年,把五千年的历史发展概貌展示在读者面前。565个故事,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民间生活等各个方面,多角度反映了社会面貌,内容丰富多彩,富于变化。
 《中国通史故事》在编写过程中,把全书按朝代和时代,分为18段。每段开头写有导言,概述本时期的基本情况和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书中的故事都经过作者和编者的严格精心的挑选,选取的是那些能反映历史实质走向、有积极意义或认识作用的人和事,依据史实讲述,不随意戏说和编造。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作出客观评价,帮助读者理解和分析历史,提高鉴别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作者简介

《中国通史故事》作者:

朱仲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杨牧之 中华书局编审
 黄 克 文化艺术出版社编审
 张福裕 北京二十九中高级教师
 曹治雄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审
 庄 葳 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审
 邱树森 南京大学教授
 刘重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张晓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刘德鸿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杨尚德 经济日报社高级记者
 王 青 经济日报社高级记者
 雪 岗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编审
 姜昆阳 科普及传记作家



目录
远古
中国人的老祖宗
“近祖”山顶洞人
从氏族到部落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炼石补天
神农勇尝百草
人文初祖——黄帝
共工氏怒触不周山
尧舜禅让与大禹治水

夏  商  西周
父死子继家天下
少康复国
商汤灭夏
太甲悔过
盘庚迁殷
奴隶宰相傅说
奴隶殉葬
纣王克东夷
文王访贤遇姜尚
周武王伐纣
管蔡叛周
周公营建东都
胶舟计淹死昭王
穆天子巡游
平民暴动逐厉王
宣王连年征战
烽火戏诸侯

春秋
箭射周天王
齐桓公重用管仲
曹刿论战
第一个霸主
管鲍之交
唇亡齿寒
五张羊皮的身价
宋襄公的“仁义”之师
重耳逃难
退避三舍
烛之武退秦师
牛贩子救国
秦晋崤山之战
秦穆公称霸西戎
楚庄王一鸣惊人
弭兵会议
伍子胥逃奔吴国
孙武操练女兵
阖庐攻进郢都
勾践大败会稽山
卧薪尝胆
子产铸刑鼎
晏子相齐
田穰苴执法如山
孔子和老子
雌雄剑

战国
三家分晋
魏文侯选用贤能
西门豹治邺
邹忌讽谏齐王
商鞅变法
孙庞斗智
墨子止楚攻宋
张仪连横
爱国诗人屈原
胡服骑射
狡兔三窟
千金买马头
苏秦行使反问计
火牛阵
将相和
触龙劝赵太后
毛遂自荐
窃符救赵
债台高筑
都江堰
奇货可居
王翦灭赵
荆轲刺秦王
中原统一
发达的战国经济
扁鹊行医
百家争鸣


废分封设郡县
焚书坑儒
修长城
赵高指鹿为马
大泽乡起义
项羽破釜沉舟
刘邦约法三章
鸿门宴
韩信拜大将
四面楚歌

西汉  东汉
武昌起义
小皇帝退位

中华民国
两位临时大总统
宋教仁遇刺
西姆拉会议
反对“二十一条”
“洪宪”丑剧
张勋复辟
护法战争
“无腔不学谭”
反对强占老西开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国民党改组
北京政变
孙中山北上
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
东北改旗易帜
新军阀混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
华北抗战
二万五千里长征
西安兵谏
卢沟桥事变
淞沪大战
南京大屠杀
红军改编上前线
血战台儿庄
白山黑水的抗日烽火
在敌人的后方
汪精卫叛国
“中统”和“军统”
发现“北京人”
建钱塘江大桥
战火中的大学
新文艺的兴起
“O”的纪录
中国远征军
日本投降
重庆谈判
腐败的政府
三大战役
筹建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向着全国的解放
经济大战
孟泰精神
土地还家
粉碎炮轰天安门的阴谋
志愿军抗美援朝
新中国第一大案
公路修上世界屋脊
汽车城的崛起
科学家的奉献
在国际会议上
“大跃进”前后
炮轰金门
百万农奴站起来
从皇帝到公民
庐山会议
为了六十一个生命
到农村调查
铁人战大庆
在平凡的岗位上
焦裕禄到兰考
蘑菇云升上天空
排演音乐舞蹈史诗
李宗仁归来
动乱开始了
二月抗争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发射人造卫星
九一三事件
小球推动了大球
兵马俑出土再现
四五运动
唐山大地震
粉碎“四人帮”
划时代的会议
小岗村人的手印
恢复高考
科学的春天
计划生育好
“○”的突破
小渔村变成大都市
“863”计划在行动
希望工程
票证退出历史舞台
正义之盾
南巡之行
反“台独”
香港回归祖国
百万军民战洪水
布衣将相
叔孙通制定朝仪
汉高祖杀马宣誓
吕后篡权
周勃安刘
汉文帝治国
平定七国之乱
独尊儒术
飞将军李广
张骞通西域
霍去病为国忘家
夜郎自大
苏武牧羊
司马迁写《史记》
霍光辅政
昭君出塞
王莽篡汉
绿林赤眉起义
新汉昆阳大战
刘秀重建汉朝
得陇望蜀
强项令董宣
佛教入国
王景疏通汴渠
班超投笔从戎
王充写《论衡》
蔡伦造纸
张衡发明地动仪
党锢之祸
崔寰写《四民月令》
黄巾大起义
洛阳遭劫
曹操陈留起兵
许昌屯田
饮酒论英雄
袁曹官渡之战
孙氏称霸江东
刘备三请诸葛亮
文姬归汉
名医华佗
医圣张仲景
赤壁鏖兵
曹魏代汉

三国
才高八斗
吴蜀战犹亭
不拘一格用人才
七擒孟获
诸葛亮北伐
天下名巧马钧
开发夷洲
司马氏专权
竹林七贤
灭蜀代魏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羊祜定谋灭吴
势如破竹
周处除三害
石崇王恺斗富
刘毅直言不讳
裴秀绘地图
洛阳纸贵
“何不吃肉粥”
八王之乱
绵竹流民起义
成汉内乱
荀灌搬兵解围
匈奴三攻洛阳
王马共天下
祖逖闻鸡起舞
陶侃运砖
石勒八骑起家
王猛献策
宣文君开馆授徒
干宝编写《搜神记》
王羲之书成换鹅
秦晋淝水之战
谢道韫咏雪
法显佛国取经
顾恺之绘画
葛洪炼丹
“世外桃源”
孙恩起义
刘裕代晋

南北朝
拓跋珪建北魏
宋文帝治国
鲍照献诗
宋魏大战
崔浩之死
乘风破浪
萧道成训子
祖冲之求圆周率
富人起义
移床远客
冯太后临朝称制
裴昭明吊丧
孝文帝定计迁都
胡太后崇佛
昙曜开石窟
郦道元注《水经》
贾思勰编农书
边镇大暴动
葛荣起义
苏绰订“六条诏书”
千古传诵《木兰辞》
玉壁大战
梁武帝舍身佛寺
范缜著《神灭论》
陶弘景注《本草》
江郎才尽
侯景乱梁
陈霸先抗齐灭梁
高洋称帝
綦母怀文献刀
周武帝灭佛
北周灭齐
陈朝内讧


隋军灭陈
隋文帝节俭治国
长孙晟献计
高颍之死
杨广弑父
隋炀帝下江都
赵州桥和观风行殿
瓦岗起义
李密杀翟让
太原起兵


玄武门之变
李靖计破突厥
“水能载船,也能翻船”
凌烟阁画像
魏征直言诤谏
“忍小愤而存大信”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文成公主入藏
玄奘取经
武则天登皇位
农妇称“皇帝”
女皇选人才
“请君入瓮”
韦后乱政
“救时宰相”
李白蔑视权贵
杜甫忧国忧民
孙思邈行医
一行编制《大衍历》
鉴真东渡
名都长安
口蜜腹剑
杨贵妃受宠
安禄山范阳叛乱
二颜兴兵讨贼
潼关失守
马嵬驿士兵哗变
张巡保卫雍丘
安史内讧
睢阳苦战
史朝义兵败身亡
郭子仪单骑联回纥
段秀实痛击朱泚
颜真卿殉难
永贞革新
韩愈提倡古文
柳宗元被贬
李想雪夜取蔡州
刘蒉对策
甘露之变
白居易为现实作诗
张旭、怀素学写字
“吴带当风”
黄巢起义
诛杀宦官
朱全忠灭唐

五代  十国
唐庄宗宠伶人
儿皇帝
高平之战
“长乐老”冯道
“海龙王”钱锣
黄筌画鹤

北宋  南宋  辽  金
陈桥兵变
杯酒释兵权
“逐却残星与残月”
阿保机称帝
“小山压大山”
高梁河之战
杨家将
澶渊之盟
大蜀雄军
西夏建国
好水川之战
“先天下之忧而忧”
包拯铁面无私
文章大家欧阳修
王安石变法~
沈括著《梦溪笔谈》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
苏轼赋赤壁
张择端画汴京
“六贼”乱政
方腊起义
逼上梁山
阿骨打建金
宋金海上之盟
太学风潮
靖康之变
赵构登基
宗泽三呼“过河”
八字军抗金
大战黄天荡
和尚原保卫战
钟相杨幺起义
绍兴和议
胡铨发配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秦桧害岳飞
郑樵写《通志》
陈之茂不徇私情
海陵王迁都
采石之战
洪迈读书作笔记
楼踌绘《耕织图》
《漱玉》和《断肠》
“死前恨不见中原”
辛弃疾活捉叛徒
“西湖歌舞几时休”
鹅湖之会
“小康之世”
金朝文冠元好问
红袄军起义
蒙古灭金
张元素切脉知病
史弥远废立
贾似道专权误国
浩然正气
崖山决战
谢枋得绝食殉国


铁木真统一蒙古
遥远的西征
成吉思汗之死
“治天下匠”
忽必烈夺位建元
李碹叛乱
襄樊之战
阿合马专权
“汉人”和“南人”
国师八思巴
赛典赤治滇
关汉卿作杂剧
女纺织家黄道婆
郭守敬编《授时历》
马可·波罗到中国
两位旅行家
王祯写《农书》
赵孟烦苦练书画
王冕自学成才
南坡之变
两都之争
脱脱改革
“挑动黄河天下反”
彭和尚“传教”
刘福通三路北伐
张士诚降元
朱元璋崛起江淮
朱升刘基双献策
鄱阳湖水战
元朝灭亡


沈富筑城
明太祖严惩贪吏
凤阳花鼓
奇怪的文字狱
杖责茹太素
道同不避权贵
刘基之死
胡、蓝两次大狱
大脚皇后
靖难之役
明成祖励精图治
白英巧治运河
三宝太监下“西洋”
宗喀巴创立黄教
亦失哈十巡奴儿干
苏禄国王访问中国
唐赛儿起义
况钟上任
铲平王拒降
皇帝当俘虏
于谦保卫北京
英宗复辟
石曹之乱
“只知有汪太监”
连中三元
浪荡天子
刘六杨虎起义
迷信道教的皇帝
青词宰相
戚继光平倭
海瑞备棺上书
三娘子
张居正改革
斗税监
皇宫疑案
援朝抗日
李贽自刎
萨尔浒之战
魏忠贤专权
姑苏五人墓
民抄董宦
袁崇焕被害
李时珍采药写书
汤显祖写《四梦》
徐光启编《农政全书》
冯梦龙辑《三言》
“千古奇人”徐霞客
宋应星志在学问
陈老莲愤世画英雄
“救命白薯”
崇祯禁烟
张献忠大破“十面网”
李闯王进北京


清军入关
史可法守扬州
“头可断,发不可剃”
郑成功收复台湾
茅麓山的战斗
三先生
“第一廉吏”
小皇帝智除螯拜
平定“三藩”
靳辅治河
尼布楚谈判
征讨噶尔丹
施琅攻台
历法之争
踹匠“叫歇”
阿哥争皇位
蒲松龄和吴敬梓
曹雪芹落魄著书
乾隆下江南
画家当县令
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
金瓶掣签
马戛尔尼使华
文字冤狱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禁门之变
“不拘一格降人才”
林则徐禁烟
鸦片战争
平英团大战牛栏冈
国中之“国”
太平天国起义
小刀会占领上海
天京内乱
火烧圆明园
沙俄趁火打劫
辛酉政变
天京失守
办洋务
天津教案
左宗棠收复新疆
镇南关大捷
慈禧训政
黄海激战
“要与台湾共存亡”
孙中山创立兴中会
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
李伯元写谴责小说
状元办实业
八国联军进北京
有骨气的外交官
“同兴革命军”
陈天华投海
华工条约的风波
同盟会成立
不屈的起义者
清廷“变法立宪”
詹天佑修京张铁路
冯如造飞机
武术英豪
黄花岗暴动
保路斗争

内容摘要
 《中国通史故事》(共4册)的内容从远古开始一直讲到20世纪,把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都讲到了。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军事、经济、
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民间生活等各个方面,反映了各时代的基本面貌。
《中国通史故事》(共4册)由朱仲玉等人编著。

主编推荐
由朱仲玉等人编著的《中国通史故事》(共4册)是一部引领读者遨游历史长河的“通史故事”,是一部故事好看知识丰富的“故事通史”。 全书把中国历史按朝代和时代分为十八段,每段开头有概述,介绍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然后讲若干故事。故事中也讲相关的知识。 本书选材严谨,叙述朴实,语言大气,并用科学观点加以分析,使读者在知道许多历史故事和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精彩内容
 清军入关明朝崇祯十七年(清朝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李白成率领的大顺农民军攻进北京,推翻了明王朝。在这以前不久,雄踞东北的清朝[公元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明朝称沈阳)称帝,国号清]也出了一件大事,皇帝皇太极病死,大权落到了多尔衮手里。
多尔衮是后金(清朝的前身)的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努尔哈赤一共有十五个儿子,他临终的时候,指定他最疼爱和器重的十四子多尔衮做继承人。可那时多尔衮才十五岁,年纪太小。八子皇太极倚仗自己实力强大,夺得了继承权。
现在皇太极死了,多尔衮可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手下又掌握着努尔哈赤的精锐部队正白旗和镶白旗。他当然愿意按照当年努尔哈赤的遗言,接着当皇帝。可是,满族人受到中原封建文化的影响,文臣武将大多主张按传统的继位方法,子继父位,想立皇太极的儿子当皇帝。多尔衮很聪明,为避免内部发生冲突,就放弃了当皇帝的想法,在皇太极的儿子中挑出年仅六岁的福临,立为皇帝。他自己当摄政王,大权独揽,掌管朝政。福临即位后,建年号为顺治。清朝习惯用年号称呼皇帝,所以历史上称他为顺治皇帝。
多尔衮和那些简单鲁莽的满族权贵不同,他有勇有谋,深知将来要夺取内地,和汉族人打交道,光靠打家劫合的武力不行,还要依靠熟悉中原
风土人情的汉族谋士。多尔衮当上摄政王不到两个月,就发生了豫亲王多铎阴谋抢夺汉族大学士范文程妻子的事情。多铎是多尔衮的同胞幼弟,平日最受多尔衮疼爱。多铎见范文程的妻子非常漂亮,动了邪念,想抢占她,经常派人到范文程家周围观察动静,弄得范家日夜担忧,惶恐不安。多尔衮听到这件事,十分生气,马上派人把多铎叫来,当着满朝王公贵族和文臣武将的面严厉斥责了他,命令他上交两千两白银和十五个牛录的兵力(一牛录为三百人)作为惩罚。
平时受到满族权贵欺凌的汉族大臣见摄政王不避亲贵,重重处罚了多铎,从心底里释去了疑虑和怨愤,从此更竭力为清朝出谋划策了。范文程当即上书朝廷,分析了关内的形势,请求严申军纪,笼络人心,进兵中原
,同农民军争夺天下。多尔衮觉得有理,便拿定主意,率领军队向通往中原的门户山海关出发了。
清军刚走到半路上,忽然迎面来了两个明朝装束的人,自称是把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官吴三桂派来请兵的。
原来,李白成率农民军进入北京后,就接管了明朝的权力。他亲自召见降官和年高有德的士绅,又派人到黄河流域各地去建立地方政权,甚至准备开科取士,筹备即位典礼了。在财政赋税方面,农民军实行“三年免征”。这样,百姓固然受益,可是,维持军队和政府的庞大开支,就要靠没收明朝皇室的钱财和对官僚勋戚追赃。大将刘宗敏和李过主持“北饷镇抚司”,把明朝三品以上的大员,一律发往各营追赃助饷,不服者就拷打上刑,对四品以下的官员则让他们自动捐银助饷,然后授职录用。本来,大多数官僚地主虽然心里不愿农民军当政,但是还以为和历代的改朝换代一样,只要恭顺,便可保住功名富贵。不料,小官要捐银,大官要追赃,于是,官僚地主都怀着疯狂的仇恨,转为与农民军对抗了。而李自成等领导人,因为胜利也有些昏昏然,几乎忘记了东北边外还有虎视眈眈的清军。在一些农民军官兵中,贪图钱财、追求享乐的思想也滋生蔓延,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
这时候,明朝宁远总兵官吴三桂态度的转变,就越发举足轻重了。吴三桂出身官僚豪门,手下兵将骁悍,素被明朝依为北方屏障。农民军逼近北京的时候,崇祯帝飞檄命他人关卫戍京城,他却走一走停一停,迟延观
望,拥兵自重。北京陷落后,吴三桂又径直退回山海关去了。
李自成进京后,也看到吴三桂的重要作用,就命人带着四万两犒师银和他父亲吴襄的劝降信,许诺父子封侯,劝他投降。吴三桂接到信后,以为从此可以跻身新贵,就决计投降,带了兵马人京朝见李自成。不料走到半路,道听途说源源不断:有人说他的父亲吴襄被索饷二十万,有人说他的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夺了去……吴三桂感到自家的利益受到损害,马上翻脸变卦,返回了山海关。为了报私仇,他派人去见多尔衮,请求合兵攻打农民军。
多尔衮听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马上写信给吴三桂,答应出兵,并告诉他降清可以封王。吴三桂果然投降了清朝。
李白成得知吴三桂不肯归顺农民军,便亲自率军到山海关,征讨吴三桂。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李白成和吴三桂约好,双方进行决战。那天战斗一开始,农民军以威武的气势把吴三桂的人马包围起来,占了上风。然而,早就埋伏好的清军突然掩杀过来。农民军猝不及防,乱了阵脚,败下阵来。李自成这才知道吴三桂已经投降了清朝。
李自成率军连夜返回北京。他深知敌我力量对比对农民军不利,决定退出北京,作长期抗清的准备。四月二十九日,李白成在武英殿登基称帝,第二天早晨就率领军队撤往陕西去了。
两天以后,清军浩浩荡荡地开到了北京城下。北京城里的明朝文官武将听到消息,连忙出城迎接。他们走出城门五里地以外,跪在大道两旁,不顾千军万马扬起的尘土,不停地磕着响头。多尔衮命令明朝官员在前面带路,从朝阳门经正阳门进入皇宫。进城之后,多尔衮在武英殿升座。他看了一眼那些恭恭敬敬的明朝官员,说:“我们大清军是仁义之师,这次进关杀贼,是为了替你们报君父之仇。”说罢,他又对身边的清朝王公大臣们说:“传我的命令,诸将进城,不许闯入民宅,对百姓要秋毫无犯,违令者严加惩办!”过了几天,多尔衮又装模作样地为崇祯皇帝发丧,表示自己不会跟明朝的官僚地主们为敌。消息传开,那些躲到城外的地主官僚们,很快回到家里,按满族人的习惯剃了头发,留起辫子,迎接清军。
多尔衮实现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多年的夙愿,占领了北京。他决定立刻迁都北京。可是有不少满族官员留恋东北故土,反对迁都。有一天,他们又在朝堂上发生了争论,一些大臣对多尔衮说:“王爷,不如留些军队
在这里驻守,大军还是班师凯旋吧!”多尔衮沉吟片刻,严肃地说:“先皇(指皇太极)在世时曾经说过,如果得到北京,马上迁都,以图进取。况且现在人心未定,不可轻易放弃北京。”这一年十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