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像绘画:——论罗奇与赵峥嵘的作品
¥
7.96
3.2折
¥
25
全新
仅1件
作者夏可君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
装帧其他
货号M12-2
上书时间2024-08-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夏可君
-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6
-
ISBN
9787807497509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 【内容简介】
-
从柔软的触感出发,本书讨论了软现实主义在生命本体,艺术哲学和绘画语言上的可能性及其意义,罗奇和赵峥嵘的作品在当前的中国艺术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品格,这就是他们回到了绘画本身。他们以“光气融合”和“余像绘画”的鲜明特点,呈现出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光气融合”结合西方形而上学的神性理性之“光”与中国文化传统氤氲化生的“气”,让光感与气感在深入混沌之中而融合,从而为艺术带来了生命力的新形式,即形成了“虚像”——带有微光的新气像,这就是余像式的绘画语言。所谓“余像绘画”,是面对这个图像转向的时代,以及面对传统大象无形以
- 【作者简介】
-
夏可君副教授(1969- ),男,出生于湖北,哲学博士。
北京·上苑艺术馆——艺术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1年武汉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毕业。曾任教于中山大学哲学系,2003-2004年留学于德国佛莱堡大学。2005-2006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哲学系学习。2007年起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夏可君不遗余力地翻译、介绍了德国与法国当代思想,尤其在海德格尔,勒维纳斯,布朗肖,德里达,让-吕克·南希等现代德国和法国思想家上有深入研究。同时,夏可君也原发性地回应了西方思想,他从孔子儒学“感通”的思想出发,重新打开了对《论语》解释的可能性,他以哲学的逻辑和思想严格的方式彻底面对文本和孔子的个体生命,又以“剩余的思想”重新打开了《庄子》,激发了汉语思想之新的可能性。他就哀悼与诗学的关系在中国传统与现代,以及与西方诗学的比较上,有着自己的思考。此外,他对中国古典绘画艺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基督教绘画艺术,以及当代中国艺术都有持久的研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