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克庄与中国诗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刘克庄与中国诗学

12.2 6.8折 18 九五品

库存14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明见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ISBN9787806595534

出版时间2004-01

版次 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定价18元

上书时间2013-05-06

槐市轩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刘克庄与中国诗学
原价: 18.00元
作者:王明见
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出版日期:2004年1月1日
ISBN:9787806595534
字数:
页码:
版次: 第1版 
装帧:
开本: 32
商品标识:
编辑推荐
  《刘克庄与中国诗学》是由巴蜀书社出版的。 
内容提要
暂无
目录
  序绪论诗品·人品篇第一章 诗人层次论第一节 高峰诗人第二节 开创诗人第三节 “大诗人”第四节 特色诗人第五节 缺陷诗人第六节 与中国诗学层次论第二章 诗人人品论第一节 忠奸论第二节 真伪论第三节 谦傲论第四节 仁暴论第五节 理论渊源与文化心理第六节 与中国诗学人品论思想·美学篇第三章 “世教”“礼教”“美刺”诗教观第一节 “世教”功能:由“教化”功能向现实功能的进化第二节 “礼教”功能:由重礼向重情的突破第三节 “美刺”功能:由美刺并重转向重美轻刺第四节 与中国儒家诗教的演化第四章 “自然”美学观第一节 “自然”美学观的历史渊源第二节 “自然”美学观的几个层面第三节 与道家以来极端的“自然”美学观风格·体裁篇第五章 风格学第一节 兼容观第二节 轩轾论第三节 适度原则第四节 与宋代暨中国诗歌风格学第六章 “唐体”观第一节 “唐体”的含义及其缺陷第二节 改造“唐体”的方法第三节 与中国诗学“唐体”观创作·锻炼篇第七章 “诗外功夫”论第一节 “诗外功夫”的种类第二节 中国“诗法”理论简史第三节 与中国“诗法”理论史第八章 “锻炼”说第一节 刘克庄的“锻炼”说与宋代诗坛第二节 其“锻炼”说的理论体系第三节 与中国诗学“锻炼”说师法·创新篇第九章 “师法”观第一节 “师法”行为的重视及“师法”原则的提出第二节 “师法”原则之一:师意不师貌第三节 “师法”原则之二:师众不师寡第四节 “师法”原则之三:师大兼师小第五节 “师法”原则之四:师流先师源第六节 “师法”原则之五:师诗先师人第七节 “师法”原则之六:“师法”中求变化第八节 “师法”原则之七:“师法”中求自我第九节 “师法”原则之八:“暗合”之法第十节 与中国诗坛“师法”现象及中国诗学“师法”观第十章 创“新”论第一节 创“新”的内涵第二节 创“新”的方法第三节 与中国诗学创“新”论盛因·衰由篇第十一章 “功名”的激励与诗歌的繁盛第一节 “功名”与诗歌的矛盾价值观第二节 “功名”与诗歌价值观的历史渊源第三节 “功名”的激励对唐宋价值观和诗歌盛衰的影响第四节 与中国诗歌繁荣史及中国诗学盛因论第十二章 “文治”的多元与诗歌的衰微第一节 造成诗歌衰微的“文治”种种第二节 证明之一:“大节目”——“理学”暨哲学与诗歌的衰微第三节 证明之二:“小节目”——“经学”、“赋”、“程文”、“古文”等与诗歌的衰微…… 
作者介绍
  王明见,又名王明建,湖北红安人,1959年生。199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2003年毕业于河北大学,获文学博士。曾用笔名“明见”在《文学遗产》《中国文学研究》《甘肃社会科学》《西南师大学报》《东疆学刊》《殷都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篇许。现为三峡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文摘
  中国诗学关于诗法理论的讨论可谓纷纭复杂,难以“一言以蔽之”。但只要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就可洞察其脉络走向。刘克庄以前的诗法理论史大约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诗法理论的史前时期。既然这一时期没有诗法理论的出现,那么考察这一时期的意义就不在于有无诗法理论?而在于为什么没有这种理论。这一时期的具体时间是齐梁以前,因为诗法理论是伴随着齐梁声律论的产生而开始的。为什么齐梁以前没有诗法理论?主要原因大概有二:第一,就创作而言,这时期的诗歌写作是自发自为的,自然而然的,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天籁”,“天”就是自然,与人为相反。这时期的诗歌创作没有人为规定的格式和技巧,而是生产、生活感情的自然流露,不管是先民那种“举大木者,前呼‘邪呼’,后亦应之”的“举重劝力之歌”,还是周朝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诗经》中的国风,抑或是汉代“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诗,都是发自天然的生产、生活感受。因其自然流露的特点,当然不受什么格式法度的限制,因而也不要什么诗法理论的指导。第二,就诗学理论而言,中国诗学最先关心的不是诗歌创作艺术技巧的问题,而是诗歌是否有用的社会功用性。言无用者有道家、墨家和法家,言有用者主要是儒家诗学。言有用者又分为二:一是“诗言志”之类具有现实主义意义的诗学观,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是强调教化的儒家诗教,政治伦理色彩较浓,因而偏颇性较明显。在后来长期的中国诗学发展中,功用性的诗学观一直成为中国诗学的主脉,其影响远远大于关于诗歌技术技巧的诗法理论。 
媒体推荐
暂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