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经典散文菩提十书之紫色菩提 [台]林清玄 9787512504035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当天发货,正版,品相一般都没问题。凡是套书,价格异常便宜的,可能是一本书的价格。
¥
10.5
3.5折
¥
29.8
九品
库存2件
作者[台]林清玄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ISBN9787512504035
出版时间2012-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1007135570562498562
上书时间2024-11-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前言
“有一天我也会这样老去!有一天我的身体也会在这个有形的世界里消散!”
去年,父亲出殡的日子,我在他棺木上撒上最后一把泥土时,心底突然萌发了这样的意念。想着:“在这个世界里我永远不可能再看见我最敬爱的父亲了,如果他仍有知,他是到哪里去了?他是不是可能回到我的梦里,告知我另一世界的事呢?”
一年过去了,父亲从未进入我的梦中,我不知他神识归往的所在。
我只好回来问自己。如果我的身体在这世上消散,我是不是有来生?如果有来生,我将往何处去?我是否有足够的修为或幸运去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或者往生药师如来的琉璃净土?或者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国土?
我能不能清清楚楚地前往我渴盼去的所在呢?
万一我不能去,我又应该怎么办?
对于死亡的问题虽然是可感受的,但它离我们仿佛还遥远,很少人在心里有很好的准备,就像我的父亲一样,问遍认识他的人,全部都可以告诉我,父亲是毫无疑问的好人,他辛勤、负责任、热爱生命地过了一生。然而父亲在医院病床上的最后几天,仍然深信自己会痊愈回家与我们相聚。对于可能前往的世界还一无所知。
对于死亡,我们可以如此肯定地说:差不多只有极少数的人有完全的心理准备;至于知悉死后世界的心理准备,更谈不上了。
我其实也没有面对死亡的准备。虽说我从经典上知道了死的实情以及死后的世界,但是父亲死的时候依然带给我极大的震吓与哀恸。
我想,我们很难坦然面对死亡,面对自己在父母妻子兄弟姊妹之间的消失,这原是无可厚非,因为死亡时常是突然来到,而不是等我们一切就绪才上路的。
那么,退一步吧!
我们是不是能面对老呢?我们每年每月每日每时每分每秒每亿万分之一秒,无不是在老去,在接受老的事实,或者说是老在迎接我们的事实。美人老得凄凉,英雄老得悲切,一般人老得无可奈何。我们不但无法拒绝死亡,甚至连老去都无法抗拒。
老的时候我们希望拥有什么?
巨宅、田园、财富?
名声、荣誉、权位?
妻妾、美女、子孙?
快乐、平安、健康?
智慧、自在、慈悲?
好像世界上有非常多值得追求的事物,但是有的人追求一生在即将拥有梦想的时候,就不得不入土了。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选择做一个有智慧的老人,自在的老人,慈悲的老人,当然,这里面智慧是最难求的。我希望能有什么智慧呢?除了在人生的体会上寻找解决世间事物的智慧之外,我也希望找到人生之外更广大的时空,让我可以告诉后来的人:“古早古早古早以前……”或者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或者说:“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
一位有足够智慧的老人,应该能看穿时空的限制,知悉宇宙原不是我们所识见者这般渺小。唯有这样,这位老人才能对死亡毫无所惧。
其实,从佛经无始劫的观点看来,我们人人都是这宇宙的老人,经过无数次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才在同一个时代投生到同一个世界里来,我们已经足够老了,可是为什么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来探知我们死生轮转的宇宙?开启这宇宙的智慧又在哪里呢?
经过多生多世的寻找,我终于有了一个肯定的答案:在佛教的经典里!这一本书就是从佛经的角度出发,企图用文学的语言,表达一些开启时空智慧的概念,以及表达一个人应该如何舍弃与实践,才可能走上智慧的道路。
面对伟大庄严的佛教遗产,我的所知非常有限,看法可能也是浅薄的,但我希望读者把我的《紫色菩提》当成垫脚的石阶,自己去寻找丰富的宝藏。这样,才能化烦恼为菩提,拥有一个智慧的开端。
书名叫《紫色菩提》,紫金色是佛教里最尊贵最上品的颜色,菩提是智慧、是觉悟。我想,进入佛教经典,对我的过去而言,就是一种最尊贵的觉悟,最上品的智慧,这么好的东西,义不独享,所以虽然辛苦备尝,还是把它写了出来。只是希望大家都成为有智慧的人,能坦然地面对无常,面对时光的流逝,甚至面对死亡。
这本书的完成应该感谢我的妻子小銮,是她用很大力气才把我带进经典里去。感谢我的老师廖慧娟,是她的教化开启,使我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感谢孙春华大姐,如果没有她的慈悲心肠,我到现在还在做春秋大梦。
如果这本书有什么功德,但愿功德能回向给法界的一切苦难众生:
愿病苦的人得良医
愿迷路的人得正路
愿暗夜的人得光明
愿贫穷的人得珍宝
愿愚痴的人得智慧
愿众生能绝对平等
愿众生能绝对自由
愿众生能离苦得乐
愿众生能智慧俱足
愿众生能圆满正觉
导语摘要
我们无法拒绝死亡,甚至连老去都无法抗拒。面对每时每刻无不在衰老的事实,我们希望老的时候拥有什么?是名誉、财富、地位?还是子孙、快乐、健康?《紫色菩提》(作者:林清玄)是菩提系列的第一部,作者辛苦备尝,辑录下尊贵的觉悟,上品的智慧,是希望大家都成为有智慧的人,能坦然的面对无常,面对时光的流逝,甚至面对死亡。
作者简介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作家。曾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主编、主笔等。
八岁立志成为作家,十七岁正式发表作品;三十岁前获遍台湾各项文学大奖;
三十二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三十五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20世纪90年代台湾最畅销的作品;
四十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被推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图书,同时创作的“现代佛典系列”,掀起学佛热潮;
四十五岁录制《打开心内的门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声书,当年录音磁带总销量达三百二十多万盘,被称为有声书的经典;
五十岁完成《茶言观色》、《茶味禅心》和“人生寓言系列”,被选为青少年最佳读本;五十二岁完成写作奥秘三部曲《林泉》、《清欢》和《玄想》,被选为中学生优秀读物。
三十多年来,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作品风靡整个华人世界,被海内外誉为最有影响力的当代华语散文作家之一。
目录
第一卷 波罗蜜
佛鼓
清欢
人骨念珠
情困与物困
茶香一叶
高空气球
报岁兰
惜福
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温柔半两
孤独的放生者
灵龟与塘鹅
单纯的宝藏
本来面目
十点八分四十五秒
信仰使人清净
习气
拥有
被失败的苹果击中
第二卷 曼陀罗
孔雀菜
三生石上旧精魂
金箭与铅箭
不受第二支箭
不放逸的生活
娑婆世界
现代菩萨
心灵的织锦
恒顺众生
幽冥钟
天地间的有情人
求心录
束缚
期待父亲的笑
父亲的佛事
黑衣笔记
内容摘要
菩提十书之《紫色菩提》是林清玄从掌声与喝彩中走出,反观自性,深入佛典,体验般若智慧的结晶。除了沿承他一贯明朗浪漫的抒情风格,更展现了深刻而细腻的生命思考。林清玄说,紫金色是佛教最尊贵的颜色,菩提是觉悟,“紫色菩提”是“最尊贵的觉悟”,可以开启入世与出世的双重智慧。
“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主编推荐
中国每年有几亿人读他的文章长大,南怀瑾、余秋雨、于丹热情赞誉!
紫色菩提——最尊贵的觉悟。
台湾文学大师林清玄的最重要作品
开启智慧,安抚当下人们身心的“文字瑜伽”
印刷60余版,发行数十万册,是台湾40年来畅销的书
多次被推荐为台湾新闻局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在全球华语课本和考卷中,其作品数量仅次于毛泽东。
精彩内容
住在佛寺里,为了看师父早课的仪礼,清晨四点就醒来了。走出屋外,月仍在中天,但在山边极远极远的天空,有一些早起的晨曦正在云的背后,使灰云有了一种透明的趣味,灰色的内部也仿佛早就织好了金橙色的衬里,好像一翻身就要金光万道了。
鸟还没有全醒,只偶尔传来几声低哑的短啾,听起来像是它们在春天的树梢夜眠有梦,为梦所惊,短短地叫了一声,翻个身,又睡去了。
最最鲜明的是醒在树上一大簇一大簇的凤凰花。这是南台湾的五月,凤凰的美丽到了顶峰,似乎有人开了染坊,就那样把整座山染红了,即使在灰蒙的清晨的寂静里,凤凰花的色泽也是非常雄辩的。它不是纯红,但比纯红更明亮,也不是橙色,却比橙色更艳丽。比起沉默站立的菩提树,在宁静中的凤凰花是吵闹的,好像在山上开了花市。
说菩提树沉默也不尽然。经过了寒冷的冬季,菩提树的叶子已经落尽,仅剩下一株株枯枝守候春天,在冥暗中看那些枯枝,格外有一种坚强不屈的姿势,有一些生发得早的,则从头到脚怒放着嫩芽,翠绿、透明、光滑、纯净,桃形叶片上的脉络在黑夜的凝视中,片片了了分明。我想到,这样平凡单纯的树竟是佛陀当年成道的地方,自己就在沉默的树与精进的芽中深深地感动着。
这时,在寺庙的角落中响动了木板的啪啪声,那是醒板,庄严、沉重地唤醒寺中的师父。醒板的声音其实是极轻极轻的,一般凡夫在沉睡的时候不可能听见,但出家人身心清净,不要说是行板,十白是一根树枝落地也是历历可闻的吧!
醒板拍过,天空逐渐有了清明的颜色,燕子的声音开始多起来,像也
是被醒板叫醒,准备着一起做早课了。
然后钟声响了。
佛寺里的钟声悠远绵长,犹如可以穿山越岭一般。它深深地渗入人心,带来一种警醒与沉静的力量。钟声敲了几下,我算到一半就糊涂了,只知道它先是沉重缓慢的咚嗡咚嗡咚嗡之声,接着是一段较快的节奏,嗡声灭去,仅剩咚咚的急响,最后又回到了明亮轻柔的钟声,在山中余韵袅袅。
听着这佛钟,想起朋友送我一卷见如法师唱念的《叩钟偈》。那钟的节奏是单纯缓慢的,但我第一次在静夜里听叩钟偈,险险落下泪来,人好像被甘露遍洒,初闻天籁,想到人间能有几回听这样美的音声,如何不为之动容呢?
晨钟自与叩钟偈不同。后来有师父告诉我,晨昏的大钟共敲一百零八下,因为一百零八下正是一岁的意思。一年有十二个月,有二十四个节气,有七十二候,加起来正合一百零八,就是要人岁岁年年日日时时都要警醒如钟。但是另一个法师说一百零八是在断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声有它不可思议的力量。到底何者为是,我也不能明白,只知道听那钟声有一种感
觉,像是一条飘满了落叶尘埃的山径,突然被钟声清扫,使人有勇气有精神爬到更高的地方,去看更远的风景。
钟声还在空气中震荡的时候,鼓响起来了。这时我正好走到“大悲殿”的前面,看到逐渐光明的鼓楼里站着一位比丘尼,身材并不高大,与她面前的鼓几乎不成比例,但她所击的鼓竞完整地包围了我的思维,甚至包围了整个空间。她细致的手掌,紧握鼓槌,充满了自信,鼓槌在鼓上飞舞游走,姿势极为优美,或缓或急,或如迅雷,或如飙风……我站在通往大悲殿的台阶上看那小小的身影击鼓,不禁痴了。那鼓,密时如雨,不能穿指;缓时如波涛,汹涌不绝;猛时若海啸,标高数丈:轻时若微风,抚面轻柔;它急切的时候,好像声声唤着迷路归家的母亲的喊声;它优雅的时候,自在得一如天空飘过的澄明的云,可以飞到世界最
远的地方……那是人间的鼓声,但好像不是人间,是来自天上或来自地心,或者来自更邈远之处。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