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中的纸屑(精装) 周国平 9787213064746 浙江人民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风中的纸屑(精装) 周国平 9787213064746 浙江人民出版社

当天发货,正版,品相一般都没问题。凡是套书,价格异常便宜的,可能是一本书的价格。

12.8 3.6折 36 九品

库存2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国平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64746

出版时间2015-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1025749916393783314

上书时间2024-11-06

湘云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前言



  本书是继《人与永恒》之后我的第二本随感集,汇集了1992年至2000年间所写的随感。
  在我的桌上、床头、手边,总是备着一些小纸片,脑中闪过了自以为有点儿意思的念头,就赶紧记下几个字来,空闲时便据此写成连贯的句子。那几个字,别人看了一定莫名其妙,但对于我可重要了,它们是唤醒记忆的线索,没有它们,那些一闪而过的念头就不知会逃逸到什么地方去了。不过,实际上我并不是十分勤快,经常有懒得记下来或忘记记下来的时候。于是我想,在我的天空中,一定有许多这样写着几个字的小纸片,我只是抓住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罢了。真正说来,思想恰如风中的纸屑,其中有一些落在了幸运的手上,大部分都随风飘散了。因此,我给本书取了这个名字。


 


周国平
2005年11月29日




导语摘要
 《风中的纸屑(随笔典藏)(精)》是周国平老师的随笔集,书中关于哲学、爱情婚姻、人生处世……。
正如他在序中所说,“在我的天空中,一定有许多这样写着几个字的小纸片,我只是抓住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罢了。思想恰如风中的纸屑。”这些纸屑正是周国平老师平时脑海闪过的念头,抓住了,组成碎片思想。哲学家的看透带来了悟,这本书比另一本随笔《人与永恒》多一些人间烟火味。

作者简介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哲学研究者、作家,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
 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
 主要作品有散文:《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随笔:《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把心安顿好》;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等等。



目录

作者的话


享受生命本身 
和命运结伴而行 
困惑与觉悟 
亲近自然 
爱与孤独 
幸福和苦难都属于灵魂 
寻常的苦难 
人得救靠本能 
自我和他人 
爱情的容量 
性爱哲学 
性爱伦理学 
性爱心理学 
性爱美学 
两性之间 
婚姻与爱情 
亲子之爱 
比成功更宝贵的 
灵魂和肉体 
坚守精神的家园 
理想主义 
心灵也是一种现实 
信仰和宗教 
哲学和哲学家 
对人性的不同解释 
人性现象 
不同的天赋 
人品与智慧 
幽默 
嫉妒 
吝啬 
自卑 
悔恨、内疚和自欺 
舆论和名声 
教育 
东西方文化 
文化现象 
写作的理由 
写作的态度 
作品的价值 
创作和欣赏 
只读好书 
倾听沉默 
节省语言 
人生况味 
从零开始与未完成 
世象素描 
待人和处世 
街头的自语 
风中的纸屑 
水上的落叶 




内容摘要

《风中的纸屑》是继《人与永恒》之后作者的第二本随感集,汇集了l992至2000年间所写的随感。在作者的桌上、床头、手边,总是备着一些小纸片,脑中闪过了自以为有点儿意思的念头,就赶紧记下几个字来,空闲时便据此写成连贯的句子。那几个字,别人看了一定莫名其妙,但对于作者可重要了,它们是唤醒记忆的线索,没有它们,那些一闪而过的念头就不知会逃逸到什么地方去了。不过,实际上作者并不是十分勤快,经常有懒得记下来或忘记记下来的时候。于是作者想,在作者的天空中,一定有许多这样写着几个字的小纸片,作者只是抓住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罢了。真正说来,思想恰如风中的纸屑,其中有一些落在了幸运的手上,大部分都随风飘散了。因此,作者给本书取了这个名字。



主编推荐
  

《风中的纸屑》是周国平老师的随笔集,书中关于哲学、爱情婚姻、人生处世……。


正如他在序中所说,“在我的天空中,一定有许多这样写着几个字的小纸片,我只是抓住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罢了。思想恰如风中的纸屑。”这些纸屑正是周国平老师平时脑海闪过的念头,抓住了,组成碎片思想。哲学家的看透带来了悟,这本书比另一本随笔《人与永恒》多一些人间烟火味。



精彩内容
 人得救靠本能1习惯,疲倦,遗忘,生活琐事……苦难有许多貌不惊人的救星。人得救不是靠哲学和宗教,而是靠本能,正是生存本能使人类和个人历尽劫难而免于毁灭,各种哲学和宗教的安慰也无非是人类生存本能的自勉罢了。
人都是得过且过,事到临头才真急。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上,仍然不知道疼。砍下来,只要不死,好了伤疤又忘疼。最拗不过的是生存本能以及由之产生的日常生活琐事,正是这些琐事分散了人对苦难的注意,使苦难者得以休养生息,走出泪谷。
2我们不可能持之以恒地为一个预知的灾难结局悲伤。悲伤如同别的情绪一样,也会疲劳,也需要休息。
以旁观者的眼光看死刑犯,一定会想象他们无一
日得安生,其实不然。因为,只要想一想我们自己,谁不是被判了死刑的人呢?
3许多时候人需要遗忘,有时候人还需要装作已经遗忘——我当然是指在自己面前,而不只是在别人面前。
4身处一种旷日持久的灾难之中,为了同这灾难拉开一个心理距离,可以有种种办法。乐观者会尽量“朝前看”,把眼光投向雨过天晴的未来,看到灾难的暂时性,从而怀抱一种希望。悲观者会尽量居高临下地“俯视”灾难,把它放在人生虚无的大背景下来看,看破人间祸福的无谓,从而产生一种超脱的心境。
倘若我们既非乐观的诗人,亦非悲观的哲人,而只是得过且过的普通人,我们仍然可以甚至必然有意无意地掉头不看眼前的灾难,尽量把注意力放在生活中尚存的别的欢乐上,哪怕是些极琐屑的欢乐,只要我们还活着,这类欢乐是任何灾难都不能把它们彻底消灭掉的。所有这些办法,实质上都是逃避,而逃避常常是必要的。
如果我们骄傲得不肯逃避,或者沉重得不能逃避,怎么办呢?
剩下的唯一办法是忍。
我们终于发现,忍受不可忍受的灾难是人类的命运。接着我们又发现,只要咬牙忍受,世上并无不可忍受的灾难。
5古人曾云:忍为众妙之门。事实上,对于人生种种不可躲避的灾祸和不可改变的苦难,除了忍,别无他法。忍也不是什么妙法,只是非如此不可罢了。不忍又能怎样?所谓超脱,不过是寻找一种精神上的支撑,从而较能够忍,并非不需要忍了。一切透彻的哲学解说都改变不了任何一个确凿的灾难事实。佛教教人看透生老病死之苦,但并不能消除生老病死本身,苦仍然是苦,无论怎么看透,身受时还是得忍。
当然,也有忍不了的时候,结果是肉体的崩溃——死亡,精神的崩溃——疯狂,最糟则是人格的崩溃——从此委靡不振。
如果不想毁于灾难,就只能忍。忍是一种自救,即使自救不了,至少也是一种自尊。以从容平静的态
度忍受人生最悲惨的厄运,这是处世做人的基本功夫。
6张鸣善《普天乐》:“风雨儿怎当?风雨儿定当。风雨儿难当!”这三句话说出了人们对于苦难的感
受的三个阶段:事前不敢想象,到时必须忍受,过后不堪回首。
7人生无非是等和忍的交替。有时是忍中有等,绝望中有期待。到了一无可等的时候,就最后忍一忍,大不了是一死,就此彻底解脱。
8着眼于过程,人生才有幸福或痛苦可言。以死为背景,一切苦乐祸福的区别都无谓了。因此,当我们身在福中时,我们尽量不去想死的背景,以免败坏眼
前的幸福。一旦苦难临头,我们又尽量去想死的背景,以求超脱当下的苦难。
9生命连同它的快乐和痛苦都是虚幻的——这个观
念对于快乐是一个打击,对于痛苦未尝不是一个安慰。用终极的虚无淡化日常的苦难,用彻底的悲观净化尘世的哀伤,这也许是悲观主义的智慧吧。
10对于一切悲惨的事情,包括我们自己的死,我们始终是又适应又不适应,有时悲观有时达观,时而清醒时而麻木,直到最后都是如此。说到底,人的忍受力和适应力是惊人的,几乎能够在任何境遇中活着,或者——死去,而死也不是不能忍受和适应的。到死时,不适应也适应了,不适应也无可奈何了,不适应也死了。P32-3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