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文化的素养之光:核心素养语境下美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教学策略研究 王婷著 9787512217362 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传统文化的素养之光:核心素养语境下美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教学策略研究 王婷著 9787512217362 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

27.4 5.5折 49.8 全新

库存34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婷著

出版社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ISBN9787512217362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14164164

上书时间2024-10-19

湘云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婷,教育部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辽宁省学校美有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少儿艺委会常务副主任;辽宁省美育教育学会理事;辽宁省教育厅教材教辅材料审订专家;辽宁省重点资政课题核心组成员;教育部审定教材《美术》《绘画》《美术教学指导用书》《美术教学参考》主编;国家艺术核心期刊《中国中小学美术》编委;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育硕士导师;辽宁省千层次人才;辽宁省中小学美术学科带头人;辽宁省名师;沈阳市名师;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全国美术微课大赛”“全国中小学美术名师交流活动”专家评委及培训专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课题,获国家级课题成果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刊物并获教育部美育案例成果一等奖;撰写学科理论专著四十余册,在国内中小学美术教育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



目录

第一章美术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解读

第一节美术教育的目的

第二节美术课程内容与课程标准

第三节美术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第四节美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意义

第五节美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美术教育价值构成

第六节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教育理论的转变

第二章根植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第一节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解读

第二节艺术新课标中的文化理解一借美术之口讲中国故事053

第二节“根植本土传承经典”的校园活态传承

第四节学校美育教育的顶层牵引一一文化自信的内涵解读

第五节美育教育的一体化育人体系构建一一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

第六节“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国传统审美意象的美术教育传达

第七节依托美术学科推进传统文化在校园内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以传统文化为抓手,推进学校美育新局面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融合

第二节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构建美育校本课程体系

第三节传统文化从美术课程资源系统进人美术课程和课堂

第四节小学美术欣赏中传统文化的浸润策略

第五节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融合的策略探究

第六节初中阶段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术教育传达

第七节普通高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术教育传达

第四章推进非遗文化、传统技艺进校园的工作实施

第一节认识“非遗”对美术课程资源系统的重要性

第二节系统打造非遗文化、传统技艺进入美术课程资源

第三节核心素养目标下的价值观

第四节整合各学科各类教学资源进行美育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第五节整合美术教师资源,有效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第五章教学实践案例

第一节浅析中小学泥塑课程与传统文化

第二节剪纸中的古老记忆一东北剪纸

第三节由体验生发创造一浅析如何在小学中国画教学中守正创新

第四节景泰蓝掐丝画融人小学校园美术教学的探究

第五节常规美术课中文化的美育渗透

第六节满族剪纸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第七节彩塑艺术进校园的策略研究

第六章课程资源研发案例

第一节沈阳关氏皮影

第二节东北刻瓷

第三节沈阳汤面人

第四节苏家屯农民画

第五节东北古建筑传统地仗(油饰)、彩画

第六节辽瓷

第七节沈阳王氏泥人

第八节盛京满绣

第九节书画装裱修复技艺

第十节胡魁章制笔工艺



内容摘要

第一章美术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解读

第一节美术教育的目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我们要在习总书记特别强调的美育关键词上“深刻领会”。从根本上看,就是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使命。美育工作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事业,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功能。美育是道德教育、精神教育、信仰教育、思想教育。美育本身就是意识形态和思政工作。总书记强调的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下功夫”里面美育发挥着全面的作用。传承中华优秀灿烂的美术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对于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同时要求:“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新时代教育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重新认识美育的历史作用和地位,就是要把美育从弱变强。长期以来,“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是中国教育发展中一直存在的痛点。往大了说,美育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跟此密切相关的社会风气、人们的行为举止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美育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目的,就要从让学生们从思想观念上认清美育的地位和价值。何谓美育?一般也称审美教育。审美是一个人对具有美感的自然或人造审美对象进行感知、享受、判断和评价的行为过程,而帮助人们形成这样一种行为能力的教育则是审美教育,即美育。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提倡的诗教、乐教即是美育,他主张通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步骤来塑造一个人的人格(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同时《礼记》中对乐教给出了非常清晰的路径:声、音、乐。从人的最基本甚至最原始的生物性本能发出来的,这是声。对于人类社会来讲,人要把自己内心的欲望以一种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表达,这就从声变成了音,这就是“声成文,谓之音”。发出的声音、做出的动作和人的行为除了符合社会规范之外,中国文化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符合道德标准。符合道德标准的音就是乐,所以说“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也”。普通人大多是知音而不知乐,大多数符合社会的行为规范,只有社会中道德修养水平高的人才能够知乐。这也是在讲美育。要把一个人从生物性本能表达,通过乐教让他能够用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去表达,先做到一个“成人”,然后进一步提升到君子的境界,这些其实都讲的是美育在五育中的基础性作用。美术教育作为现代素质教育,尤其是美育教育的一种,其在长期教育过程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及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教育下,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促使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形成,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在应对生活和社会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中的一种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的学科项目,能够使学生在面向社会、人生、生活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人生态度。所以,美术教育能够从态度、意识、创造力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创新发展。

……



精彩内容

本书旨在从美术课程资源系统的角度,通过“艺术课程标准”中核心素颜目标的达成,分析“美术传统文化”作为潜在美术课程资源进入美术课程资源系统的实践和途径。本书的立论和研究过程分五章进行。第一章,美术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解读,将美术课程资源视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系统,从美术课程资源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结构、美术课程资源系统及其外部环境的关系、美术课程资源系统的运作与价值研究中,分析研究美术课程资源的内涵、外延、构成、开发、转化和利用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根植传统文化,提升核心素养,分析“传统”作为潜在的美术课程资源,在进入美术课程资源系统时怎样构建“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国传统审美意象的美术。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