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目标在轨软接触技术 董正宏,王珏,杨帆 等 9787118114195 国防工业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空间目标在轨软接触技术 董正宏,王珏,杨帆 等 9787118114195 国防工业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

38.6 2.8折 138 全新

库存260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正宏,王珏,杨帆 等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8114195

出版时间2016-03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38元

货号9079771

上书时间2024-08-13

湘云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篇 在轨软接触技术概念与机理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在轨接触技术进展
1.2.1 在轨接触技术试验现状
1.2.2 在轨接触领域技术进展
1.2.3 在轨接触空间机器人技术进展
1.3 现有技术差距分析与发展需求
1.3.1 技术差距分析
1.3.2 软接触技术发展需求
1.4 在轨软接触技术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2章 在轨软接触技术概念
2.1 在轨软接触技术的概念内涵
2.1.1 概念背景分析
2.1.2 概念内涵
2.1.3 核心思想
2.2 在轨软接触概念情景构设与行为分析
2.2.1 需求的情境因素
2.2.2 需求情境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2.2.3 软接触行为分解及约束条件分析
2.2.4 软接触技术特性分析与综合评价
第3章 在轨软接触技术机理
3.1 软接触技术机理要素框架建立
3.2 软接触技术机理要素的联合求解
3.2.1 并行联合求解方法
3.2.2 串行联合求解方法
3.3 软接触技术机理判别准则建立
3.3.1 机构运动路径规划准则
3.3.2 接触动量控制准则
3.4 软接触技术机理仿真验证与评价
3.4.1 路径规划仿真验证
3.4.2 动量控制仿真验证
第4章 在轨软接触机理模型参数的定义与求解
4.1 工作空间求解
4.1.1 构型模型求解
4.1.2 工作空间定义
4.1.3 工作空间分析
4.2 灵活度求解
4.2.1 机构灵活度定义
4.2.2 机构末端T点的灵活度分析
4.3 控制复杂度求解与分析
4.4 软接触机理模型约束参数求解
4.4.1 机理模型约束参数方程建立
4.4.2 机理模型约束参数综合求解
4.4.3 机理模型参数的优化与确立
第5章 在轨软接触机理模型设计
5.1 柔性可控阻尼模型设计
5.1.1 磁流变特性分析
5.1.2 柔性可控阻尼设计
5.2 基于仿生学的软接触机理模型设计
5.2.1 仿生学设计基本思想
5.2.2 仿生学设计的借鉴与不足
5.2.3 基于仿生学的臂杆模型设计
5.2.4 基于仿生学的关节模型设计
……

第二篇 在轨软接触模型运动学与动力学方程
第三篇 在轨软接触机构路径规划方法
第四篇 在轨软接触机构刚柔复合控制方法
第五篇 在轨软接触技术验证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董正宏、王珏、杨帆等著的《空间目标在轨软接触技术(精)》内容的主线是:围绕新型在轨操作类装备发展需求,立足未来空间在轨操作技术发展方向,针对未来复杂状态下空间目标(如姿轨控制系统处于工作状态下合作/非合作空间目标、带有大残余线/角动量的失效空间目标)如何实现接触与快速稳定控制问题,首次建立了在轨操作软接触的技术概念,用一种全新的视角阐述了主航天器与空间目标之间碰撞动量“软传递”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以此为切入点,系统地开展了在轨软接触技术概念、机理模型、软接触机构运动学/动力学以及刚柔复合控制方法等研究,并对其关键技术开展了数字仿真试验、基于大型气浮式微失重平台的动力学控制试验,最后部分核心技术通过了相关在轨型号的等效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佐证了本书阐述的概念、模型以及控制方法的前沿性、科学性和正确性。

精彩内容
本书紧紧围绕新型在轨操作类装备发展需求,立足未来在轨操作技术的发展方向,抢先发售提出了空间目标在轨操作软接触技术概念。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软接触技术的机理,设计了软接触技术概念模型,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软接触机构的刚柔复合控制理论和方法,也给出了软接触机构地面和在轨验证的方法和实验结果。该技术概念的提出,为解决在轨接触过程中带来动量冲击和扰动问题,实现对空间目标的快速稳定控制,提升在轨操作应用能力等提供了新鲜理论和技术支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