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书治要通识课 刘余莉 等 9787503574115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群书治要通识课 刘余莉 等 9787503574115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货源直发。

42.2 6.5折 65 全新

库存40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余莉 等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ISBN9787503574115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5元

货号1202739211

上书时间2024-05-19

湘云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余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特别是对《群书治要》的研究与弘扬,是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其著述颇丰,多年来受邀在世界各地弘扬传统文化,曾三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讲台上宣讲《群书治要》,并受到广泛好评。
聂菲璘,剑桥大学博士、博士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副主任。

目录
第一讲《群书治要》及其当代价值

一、《群书治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二、唐太宗为什么要编撰《群书治要》

三、唐太宗的治国成效

四、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群书治要》

五、《群书治要》与中国式管理

六、学习《群书治要》的方法

第二讲从魏徵序言认识《群书治要》

一、总论典籍的作用

二、赞叹唐太宗

三、介绍《群书治要》

第三讲三教视野中的《群书治要》

一、经、史、子三部的分类与形成

二、经教、史教和子教的内涵

三、贞观之际的尊经重教

四、三教视野中的《群书治要》

第四讲《周易治要》中的修身思想

一、正本清源:三圣三贤,以文载道

二、核心理念:天人即一,修身为本

三、修身次第:吉凶动静,六位时成

四、历久弥新:传统文化,当代典范

第五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

一、传统道德规范与干部政德

二、孝悌忠信

三、礼义廉耻

四、修身守志,以德资政

第六讲《群书治要》中的“为政以德”思想

一、“为政以德”是中国传统政治的基本特质

二、“为政以德”是《群书治要》的中心思想

三、“以民为本”是“为政以德”的现实旨归

四、“为政以德”的当代价值

第七讲从《群书治要》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其人存,则其政举”:社会治乱的根本在人心

二、“不教而杀谓之虐”:圣贤教育可以导正人心

三、“人是可以教得好的”:中国传统圣贤教育的经验

四、“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借鉴圣贤教育的有益经验加强道德建设

第八讲《群书治要》中的德福一致思想

一、德福一致的历史验证及当代传承

二、德福一致的作用原理

三、树立德福一致观的时代价值

第九讲《群书治要》中的崇俭思想

一、修身:崇尚节俭是修身养性的基石

二、齐家:崇尚节俭是树立良好家风的重要内容

三、治国:崇尚节俭有助于夯实国家治理的根基

四、平天下:崇尚节俭有助于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十讲从《群书治要》看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一、“民本”之道

二、民贵君轻,政在养民

三、民本思想与当代中国

第十一讲《群书治要》中的重农思想

一、对“三才”的重视: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对“农人”的重视

三、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居安思危的思想

四、对生态农业的重视:循环可续的思想

五、对农业教育的重视:知农爱农的思想

第十二讲《群书治要》中选贤任能的智慧与实践

一、任贤的重要性

二、选贤的标准

三、选贤制度的历史沿革

四、任人唯贤及其中的“中国特色”

第十三讲《群书治要》中的谏议思想

一、谏议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谏议思想在历代政治实践中的体现

三、谏议思想的几点启示

第十四讲《群书治要》中的礼治思想

一、礼仪道德与治国理政

二、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三、法德两翼,情理兼通

四、好礼学礼,为国以礼

第十五讲《群书治要》中的乐治思想

一、国乐的重要性及相关常识

二、音乐的产生、起源

三、音乐与政治相通

四、音乐与素质教育

第十六讲《群书治要》法治思想的四个层面

一、效仿天道:法治的来源和基本属性

二、顺治人情:法治施行的心理基础

三、公正谨慎:法治施行的推荐条件

四、先教后罚:刑期无刑的最终旨归

第十七讲《群书治要》中的慎战思想

一、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

二、仁者无敌,上战无与战

三、忘战必危,修武以备患

第十八讲《群书治要》中的外交思想

一、仁者爱人,贵德贱兵

二、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三、和合共生,世界大同

后记





内容摘要
《群书治要》概括了晋代以前经、史、子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髓,被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是新时代领导干部应该深入阅读的匡政经典。
本书从《群书治要》及其当代价值、《群书治要》的“为政以德”思想、《群书治要》的崇俭思想、《群书治要》的重农思想、《群书治要》选贤任能的智慧与实践、《群书治要》的谏议思想、《群书治要》的礼治思想、《群书治要》的乐治思想、《群书治要》法治思想的四个层面、《群书治要》的外交思想等方面深刻解读《群书治要》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智慧精华,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群书治要》,学习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立身为政的经验和方法,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主编推荐
1.深度解析传颂久远的匡政经典,全面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精华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初年下令编撰的,概括了晋代以前经、史、子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髓,传承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本书从《群书治要》及其当代价值、《群书治要》的“为政以德”思想、《群书治要》的崇俭思想、《群书治要》选贤任能的智慧与实践、《群书治要》的礼治思想、《群书治要》的外交思想等方面,深度解析《群书治要》所蕴含的传统智慧精华,帮助读者更好阅读和理解这部千古奇书。
2.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从《群书治要》中汲取修齐治平的智慧、经验和方法,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本书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解读《群书治要》中德治、礼治、乐治、法治等方面的传统智慧精华,揭示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有助于读者读懂读透《群书治要》,从中学习古圣先贤立身治国的经验和方法,提升文化素养,增强为政能力,更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本书是“新时代领导干部通识读物”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系列丛书由有名文化学者、人民艺术家王蒙作序推荐
本系列丛书计划推出30本,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军事、管理、科学、艺术等各个主要学科领域。每一本书均由一位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撰写。主要面向党员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是适合高端读者参阅的提升人文素养与执政能力的精品课。本系列丛书旨在丰富党员领导干部的知识,拓宽党员领导干部的眼界,推动党员领导干部的思维认知、选择决策,延伸发展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教化能力、全面深化改革能力,达到从“通识”到普识、广识、精识、会识,既达到政治过硬,又实现本领高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