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众》语录小册子 刘希平 9787572249396 浙江教育出版社
  • 《出众》语录小册子 刘希平 9787572249396 浙江教育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出众》语录小册子 刘希平 9787572249396 浙江教育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货源直发。

37.5 6.8折 55 全新

库存79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希平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72249396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5元

货号31661667

上书时间2024-05-18

湘云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刘同推荐序:看这本书之前先了解一下他这个人

 

没想到《天下没有陌生人》要出“续集”了,David说因为第一本书是我写的序,所以续集的序还是由我来写最好。
那就写吧。
(希望他不要再出第三本了……虽然以他的销量很有可能会再出第三本……)
我很难拒绝David跟我提的要求。他是一个心里极其有数的人,没谱的事,他一个字都不提;能够说出口的事,一定是他思前想后才做出的决定,且他觉得对方不会有拒绝的理由。
从上本书到这本书,一晃好几年过去了,其实这几年我和David并没见过几面。但只要有机会见面,他就会主动和我分享他又去了哪里,见到了哪些人,遇到了哪些事,有了一些怎样的新观察和新思考。
他总是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力图弄清楚周遭所能接触的一切事物,就像茨威格的小说《灼人的秘密》中的小男孩埃德加——用自己的好奇心去窥探成年人的世界,执意要掌握他们的秘密,当真的捏住了事实的真相,却又有着超出大人的气量,可以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噢,原来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如此啊。
六十岁的David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孩。
他常常会给我发信息——分享他觉得好看的剧集,表达他对一些新闻的看法,转发给我他觉得对我工作有帮助的文章,时常让我觉得我是一个被人惦记着的好朋友。
我很喜欢看David录制的那些短视频,他会很认真地回复各种网友对他的提问,即使有时一些视频点赞不多,但依然无损于他的那份热情与真心。他回答问题的语气就像我们在他家做客一样,生动而自然;也像这本书里的文章一样,聊了很多日常,而这些日常恰恰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
要不要开口找人帮忙?
如何判断一份工作适不适合自己?
斜杠青年能给自己加多少分?
职场上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
……
在看这本书时我还试图去总结一些逻辑和规则,但看着看着,我大概明白了,这本书不需要什么阅读提示,真正重要的是,他能像一个毫无保留的朋友,和你分享他所想表达的一切。
表达是件重要又稀缺的事,尤其是这几年,各种类型的社会事件发生后,很多人都从“想了解”到“想不通”,再到“懒得想”,最后得出“想了也白想”的结论,逐步放弃了本该自己去了解的很多真相,随之选择“躺平”,而后把自己“躺平”的原因归结于外部环境。
这部分人不仅自己不思考,也不求助于朋友,等终于有一天突然很想做出改变、很想找个人聊聊自己的困惑时,却发现身边一个能和自己聊天的人都没有——要么和自己一样什么都不懂,要么就是自己“够不上了”——以前那些称得上朋友的人已经十分忙碌,忙到没时间理会自己了。
我喜欢和David做朋友的原因大概就是我很喜欢他一直在思考,简单的或复杂的,他都能用自己最真诚、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十分接地气,不会和你说一些无关痛痒的大道理。
在看这本书时,好多次我都忍不住笑起来。比如,他和客户开会,同事很认真地做了PPT并卖力讲解完之后,David就说:你们应该看得出来,我们的员工是花了多少心力把这个提案做出来的。结果你们在这边看微信、打电话,没有人留心去听。如果你们已经内定了某个公司,就不用再找我们合作了。客户尴尬至极,连忙解释原因。
我和David也曾一起参加过朋友的聚会,如果大家在聊天的过程中,有一个人总是在看手机,他就会以开玩笑的方式提出来,让对方“干脆忙完了再上桌”,不然会影响整桌的氛围。(那个人就是我,哈哈哈!)
因为有时会觉得他的方法挺好,所以我也常常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有朋友知道我和David很熟,就常问我,一个“看起来每天很闲的世界级公关公司的董事长”,到底是如何保持持续思考,又怎样去了解年轻人在想些什么的呢?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他。他听到问题后哈哈一笑,毫不掩饰地告诉我他有一个群,群里有好几百人,全是他在各地认识的95后,里面的人互相不认识,每当他有什么事情想要了解更多不同年轻人的想法的时候,就会在群里提问。
问题包括又不局限于:你们认识某某艺人吗?这个品牌大家认识吗?大家知道那部即将要上映的电影吗?
大多数人都会在群里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他再发个红包让大家热闹一下。他说建这个群蛮开心的,相当于拥有了一个特别厉害的智囊团,不是因为他们的意见有多专业,而是因为他们的意见才是鲜活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感受比空洞的数据更重要。
马一浮先生写过这样一句诗:“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意思是即便一个人历经世事、阅尽沧桑,依然能够在俯下身看到草木生发、春风又绿时生出喜悦之情。
如果用另一句话来表达则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这完全就是我眼里的David。
我希望他能就这么一直记录下去,记录他人生中的各种细枝末节、各种叩门求教,能不能帮助到年轻人另说,他自己本身就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啊!


【书摘与插画】

好关系是麻烦出来的

 

我曾经读到过一则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犹太家庭在“二战”时遭到迫害,父亲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去寻求帮助。大儿子去找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小儿子去找自己曾帮助过的人,结果却是大儿子获救,小儿子被出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对你忠诚的都是曾经给过你恩惠的人,因为人们会更重视自己为其付出过的东西。
由此,让我不禁联想到有个朋友问我的问题:“要不要麻烦别人?”在日本,“不麻烦,不打扰”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所以走得慢的日本人会主动让后面走得快的人先行,甚至在电车里连手机响了都会说声对不起,看完球赛会把垃圾带走,就是不想打扰、麻烦他人。曾听说,日本一位搭电车的醉酒女乘客胃部不适想要呕吐,但因为怕吐在电车里给别人带来不便,宁愿直接吐在自己的名牌手提包里,这听起来是件令人惊讶的事。

 

“麻烦”让人更加懂得珍惜

 

我从小比较独立,一直尽量不麻烦他人,不过我很认同前面犹太兄弟的故事,你曾经为其付出过的朋友,你心里会比较重视,因为你愿意为他付出。人都是这样的,你付出之后才会更加珍惜。所以我现在跟年轻朋友相处时,如果他要请我吃饭,我也是不会拒绝的。因为当他付出之后,他会更加珍惜这段关系。可我也不会一直让人请我吃饭,那样别人就会觉得是我爱占便宜。
我有一个美食家朋友,他对食物和料理很有研究,一直梦想着开一家自己的餐厅,后来就真的付诸行动,准备找几个朋友一起投资。我十分支持并愿意入股,但在与他深入沟通之后,我放弃了这个投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这个朋友自己并不愿意出钱,只想占技术股,让其他股东来出资。在我看来,投入得越多,就越会努力去珍惜现在做的事。假若你没有付出很多,那失去的时候就不会心疼,而且遇到挫折也更容易放弃。他不愿意投入资金,表示他对这个事业没有信心。如果连自己都对自己不报以百分之百的信任,别人自然也会有所动摇。

 

“麻烦”需要注重时机

 

对于“麻烦”别人或找人帮忙,我自己有几个原则。
1.自助者天助,自己能解决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别老想着麻烦别人。
2.找个比较好的时机开口,成事的概率就会大一点。
比如说,如果别人在你很忙的时候请你帮忙,你可能不会答应他,但如果他挑了一个你比较清闲的时机,也许你就会答应了。换句话说,我们在找别人帮忙的时候,要选择正确的时机。以前就听说过,在周五申请签证比较容易成功,因为隔天就是周末了,签证官周五的心情会比较愉悦。而周一被拒的概率就比较高,因为签证官也会有“周一综合征”。
3.不要有事时才去找别人,给人“目的性很强”的感觉,而是平时就要一直与人保持来往。
我天生就乐于助人,更愿意先付出。比如,有人会请我帮忙跟酒店拿些折扣,出国时帮忙带些东西回来,这些举手之劳的事情我都会答应。甚至你不开口,我也会主动示好。有朋友开了餐厅,我会带其他朋友去吃,也会在我的社交媒体上宣传;知道有人喜欢维尼小熊,我出去旅游看到了就帮他带一个回来。正因为这样,我的朋友也很愿意在我需要帮忙时伸出援手。
4.开口请别人帮忙时,要先考虑对方是否有能力和资源可以帮你。
如果不确定对方是否能够帮到你,还是免开尊口为好。
5.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很多时候你想跟别人成为朋友,想请别人帮忙,这些都是你的一厢情愿,实际决定权在对方手里。比如说,我看到有些学生为了校庆去找名人录祝贺视频,可这些名人为什么要答应你呢?有人答应了,说不定正好因为他有新电影要上映,为了帮新戏做宣传,顺便就拍了,要是没有这个原因他也许就不会答应。
这事成与不成其实和你本人没有太大关系。即使今年校庆你能找到十个名人送祝福,明年你是不是还能找到就不一定了。所以,我们在找别人帮忙的时候就要有个心理准备。如果别人真的帮你了,那是恩惠,要铭记在心;如果人家不帮你,我认为也是理所当然。只要自己心态端正,就算被拒绝也不会感到失望,不会有什么抱怨或不愉快。
最后,要明确告诉别人你需要帮忙,需要帮什么样的忙。现在年轻朋友怕被拒绝,或是认为别人帮助他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只会告诉别人他遇到了什么困难,然后指望对方主动伸出援手,这样就成了“是你主动要帮我的”,自己心里就不会有愧疚感,这明摆着是把别人当傻子。如果你需要帮忙,就得开口,就要心存愧疚。不过,遇到困难还是要先想解决之道,接着采取行动,有时就能走出困境。只有自己不断地帮自己,你才会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强大。



 
 
 
 

商品简介

《出众》是公关大佬刘希平全新力作。分享35年实战经验,56条精进法则,其中包括:链接所有人的沟通技能;职场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建立底层自信的自我梳理;保持高度自律的践行方法;突破认知局限的思维方式。好的人生,上不封顶!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才能开启更多可能。



作者简介
刘希平
英文名David Liu。
被誉为“中国公关大佬”。
出生于1961年2月27日,1979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地质系。
曾任国际领先公关顾问公司万博宣伟中国区董事长。
中国教育电视台《职来职往》节目深受欢迎嘉宾。
已出版:
《天下没有陌生人》
《出众》
抖音@David刘希平
微博@刘希平

目录
1.好关系,有链接也要有边界

好关系是麻烦出来的 003
做好自己,不被别人干扰 008
懂得拒绝才能活得不纠结 012
互相信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 017
不要任由他人否定你 021
先学会爱自己,才能好好爱别人   026
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031
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个敌人 035
走出偏见,包容多元化 039
跳出你的交友圈 043

2.真正让你值钱的,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做一个靠谱的职场新人 051
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办法 056
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061
做好向上管理 065
没有不适合的工作,只有不愿努力的投入 070
逆向学习,应该是一种常态 075
如何保持职场核心竞争力 080
打破平庸状态要靠行动 085
找到工作的意义 090
维护性别平等的职场环境 094
打破你的思维习惯 099

3.拥抱变化,未知并不恐惧

你成长的是已知的事情 107
用积极的心态对抗人生的不愉快 111
人生不需要仰望,把羡慕留给自己  116
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 120
从想到做,行动才是硬道理 125
勇敢跨出舒适圈 130
学会与不确定性相处 135
保持学习的状态 140
教养,是你优选看的门面 145
如何持续输出优质的内容 149
如何看待职场女性 154

4.自律者出众,放纵者出局

对的事,天天做 163
如何拥有无限可能的人生 168
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  173
让健康变成一种生活态度 177
如何摆脱年龄焦虑 181
你的形象就是你的价值 186
如何度过一个令你精神焕发的假期 191
你是在“假装健身”吗 196
珍惜健康,敬畏生命 200
我的第一次直播健身 205
体重管理是一辈子的事 210
身体健康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215
减重最重要的是要有行动力 220
我的财富观 225

5.打破偏见,突破认知局限

是什么让我们全力以赴 233
为什么我总是那么乐观 238
打破偏见,才能与美好相遇 244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248
保持理性,心怀善意 252
苦事、乐事、寻常事 257
从心、从贤、不从众 262
做乐观的人,用乐观心态影响身边人 267
找准自己的目标,就不会躺平 271
不负韶华,想做就做 276

内容摘要
《出众》是公关大佬刘希平全新力作。分享35年实战经验,56条精进法则,其中包括:链接所有人的沟通技能;职场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建立底层自信的自我梳理;保持高度自律的践行方法;突破认知局限的思维方式。好的人生,上不封顶!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才能开启更多可能。

主编推荐
◆多年公关实战经历,分享让你受益终身的职场经验!
David刘希平,中国第①公关,何棘手的案例,到了他手里都会迎刃而解。曾助力北京和上海分别成功获得奥运会和世博会的举办权。在其担任万博宣伟中国区负责人的十几年间,公司业务实现了强劲增长。在他的领导下,万博宣伟成为了宝洁在中国zui大的供应商。本书分享35年实战经验,56条精进法则,助你快速实现人生进阶。
◆社交天花板,教你如何链接所有人。
“天下没有陌生人”是David刘希平的交友信条,人称“社交天花板”。拥有的黄金人脉圈,横跨中国娱乐圈、时尚圈、体育圈、职业圈。本书他将多年来的社交心得诚挚分享,教你如何链接身边所有人,拥有强大人脉,让职场和生活越走越顺。
◆不给自己设限,拔起你人生的木桩!
本书还教你如何建立底层自信的自我梳理,保持高度自律的践行方法,突破认知局限的思维方式,拔起生活中的“小木桩”、打碎心中的“玻璃”。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才能开启自我超越的进化之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