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话卷 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 付优编著,黄霖主编 9787550633360 凤凰出版社
  • 词话卷 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 付优编著,黄霖主编 9787550633360 凤凰出版社
  • 词话卷 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 付优编著,黄霖主编 9787550633360 凤凰出版社
  • 词话卷 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 付优编著,黄霖主编 9787550633360 凤凰出版社
  • 词话卷 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 付优编著,黄霖主编 9787550633360 凤凰出版社
  • 词话卷 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 付优编著,黄霖主编 9787550633360 凤凰出版社
  • 词话卷 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 付优编著,黄霖主编 9787550633360 凤凰出版社
  • 词话卷 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 付优编著,黄霖主编 9787550633360 凤凰出版社
  • 词话卷 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 付优编著,黄霖主编 9787550633360 凤凰出版社
  • 词话卷 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 付优编著,黄霖主编 9787550633360 凤凰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词话卷 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 付优编著,黄霖主编 9787550633360 凤凰出版社

全新正版书,当天发货。如有套装书(或图片与书名不符),价格异常,可能是单本书的价格。

81.3 5.5折 148 全新

库存6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付优编著,黄霖主编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33360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148元

货号1202455462

上书时间2024-05-14

湘云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總序

 


黄霖

 

在中國傳統的文學理論批評中,有一類“話體”之作。所謂“話體”文學批評著作中有“話體”之稱,始於宋代歐陽修的《六一詩話》。話,即故事。此書主要是記述了一些與詩相關的故事,“以資閑談”,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概括其主要特徵是“體兼説部”。之後,在宋代迅速興起撰寫詩話的熱潮,内容與形式也隨之多樣化起來,往往兼及詩法、詩論,乃至考證、辨訛之類。考慮到現代期間正宗的“體兼説部”的“詩話”實際上已爲數不多,更何况古代的詩話、詩論、詩評、詩法、詩式在表現形式上還是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點。因此,我們尊重長期以來約定俗成的對於“詩話”的認識,將隨筆散評型的詩品、詩評、詩論、詩法、詩格等各類成編(篇)的詩學著述統統歸之於“詩話”之中。其他文類如文話、詞話、劇話、小説話等也同其例,統稱爲“話體文學批評”。
,就是如詩話、詞話、文話、曲話、小説話一類形式獨特、自成一體的文學批評著作。話體文學批評的基本特徵,就是既有别於傳統文學批評中諸如序跋、評點、書信、論詩詩、曲譜、詞譜、單篇文章等其他文體,也有别於現代有系統、成體系的文學論著,其主要表現形態爲筆記體、隨筆型、漫談式,凡論理、録事、品人、志傳、説法、評書、考索、摘句等均或用之,其題名除直接綴以“話”字之外,到現代就往往用“説”、“談”、“記”、“叢談”、“閑談”、“筆談”、“枝談”、“瑣談”、“談叢”、“隨筆”、“漫筆”、“卮言”、“閑評”、“漫評”、“雜考”、“札記”、“管見”、“拾隽”等多種名目,也給人以一種“散”的感覺。

 

這樣的一類文學批評論著,在現代新派文人眼裏就覺得在形式上鷄零狗碎,没有條理,不成體統,在内容上又多是關注舊的一套,是典型的“舊文學”的代表,屬於“死”去或即將“死”去的東西,因而長期以來,它們被忽視,被鄙視,被歪曲,被遮蔽,在現代文學史與批評史中多作爲主流的對立面而被偶爾帶及而已。如今,打開塵封,正視歷史,覺得這些話體之作是有舊有新,亦舊亦新,去整理它們、研究它們是正當其時,很有必要。

 

這是因爲整理與研究現代話體文學批評,可以完整地展示長期被遮蔽的現代文學批評的重要一翼,否則,一部現代文學批評史至少是不完整的,甚至是畸形的。

 

這一點本來是小學生也可以理解的。但實際上,時至今日,還是有不少大學者會認爲,現代文學史就是寫“新文學”的文學史,現代文學批評史就是寫現代“新文學家”的批評史。在他們看來,“舊派”的,或者是“舊體”的文學理論與批評都是落後的、正在死亡的、毫無意義的。這種意見的代表作,要數茅盾在1922年發表的《“文學批評”管見》。他説:“中國一向没有正式的什麽文學批評論。有的幾部大書如《詩品》《文心雕龍》之類,其實不是文學批評論,只是詩賦詞贊等文體的主觀定義罷了。”像《文心雕龍》這樣的文論傑作,國外的學者也認爲,相比之下可使“亞里斯多德的《詩學》、賀拉斯的《詩藝》等西方古代文藝批評或文學理論著作頓時黯然失色”[日]興膳宏(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學士院終身院士):《日本對〈文心雕龍〉的接受和研究》,《興膳宏〈文心雕龍〉論文集》,齊魯書社1984年版。,而在茅盾眼裏却被看得如此無足輕重,現代的一些話體批評當然更一文不值,應該“死”去了。更令人不能接受的是,茅盾在同一篇不到一千字的短文中又説,文學批評本來並不高深,“批評一篇作品,不過是一個心地直率的讀者喊出他從某作品所得的印象而已,算不了什麽大事”。想不到這種“算不了什麽大事”的事,在他心目中,我們的祖先竟都不會做,都是那麽的無能。正是在這種偏見與武斷的基礎上,他説:“所以我們現在講文學批評,無非是把西洋人的學説搬過來,向民衆宣傳。”《小説月報》1922年第13卷第8期。這種認識顯然是十分片面的。可悲的是,當時如此認識的不只是茅盾一個人,而是一批人。正如唐弢主編的《中國現代文學史》所説的:“當時的倡導者對於自己民族的古典文學大多采取輕視甚至一概否定的態度,而把人們的視綫完全引向西方。”更令人可嘆的是,不但當時有這樣一批人,就是到現在還是有那樣一批人抱着這樣的態度。

 

這裏我們姑且不論如《詩品》《文心雕龍》那樣的傳統文論的經典如何,就説現代期間的“舊派”或如話體一類“舊體”的文論著作,果真都是“死”的或應該“死”的嗎?事實顯然不是這樣。我們不可否認,在現代期間的話體文學批評的作者隊伍中,是有一些守舊的遺老,始終裹足不前,死守着傳統的批評路數以不變應萬變,但其主流,不少人是從“戊戌”、“辛亥”、“五四”、“抗日”一路走來,都曾經積極地參與社會實踐,捲入過時代的大潮,甚至有的還搏鬥在大潮的前列,也有的是在國内接受過新式的教育或擁有出國留學的經歷,還有的在家中從報章雜誌、流行書籍中無聲無息地呼吸着從歐美刮到東土來的一些新鮮的空氣,這都在使這批話體作者的思想觀念、知識結構與傳統的士大夫有所區别,在他們所寫的話體文學批評中或多或少地流露了一些新的、活的氣息。較早的,即便如陳衍《石遺室詩話》、王逸堂《今傳是樓詩話》等一些公認爲傳統的話體作品也常常關注到一些出使海外的詩人的紀游詩作,接觸了聲光電化等現代科技文明,引入了一些代表西方精神文明的 “民約”、“自由”、“民主”、“共和”等等新詞語,乃至露出了文學獨立與寫人生、寫現實的理論傾向。後來不少話體作品也在逐步使用西方傳來的詩學術語,如美感、美學、具體、抽象、理性、文學、人格、現實、主觀、客觀、象徵、浪漫、口語化、大衆化、科學化、想象力、表現力、創造性等等。這種新變還進一步體現在話體作家的思維方式也在不斷變化,不再一味執著於重直覺的思維慣性,就是話體本身,也逐步趨向條理化、系統化。這些都可以説是中國傳統的話體作品在新變,不能簡單地用一個“舊”字來將他們矮化、醜化。他們的這種變,與“新文學”家們不同的,只是在新變中特别自覺地堅守着傳統罷了。當然,反過來看,有的“新文學”家,甚至是認爲與“舊文學”不能“調和”而只有“鬥争”的“新文學”家,也會不自覺地運用傳統的話體批評舊形式,寫起面向新時代、批評“新文學”的話體批評著作,如朱自清寫有《新詩雜話》,朱光潜寫有《詩論》,任鈞寫有《新詩話》,等等。事實證明,屬於“舊體”的話體批評,新文學家們也是用它來裝新酒的。話體批評不論在“舊派文人”那裏,還是在“新派作家”那裏,都没有死去。不但没有死去,而且還相當地活躍。今天,假如要寫一部如當初王瑶、劉綬松先生那樣命名爲“中國新文學史”的1912到1949年間的文學史著的話,眼睛只盯着一批所謂新文學家也未嘗不可,但假如説要寫一部名爲“現代”或“民國”(1912—1949)的文學批評史的話,你就必須關注到現代文學與文學批評中的“新”與“舊”、中與西的兩個方面,更不要説這種“新”與“舊”的劃分本身就存在着這樣那樣的問題。今天,我們要科學地、全面地研究與總結中國現代文學史與批評史,必須從數典忘祖、蔑視傳統、過度崇洋、無視當下的歷史慣性中解放出來,客觀、平允地認識現代歷史發展中“新文學”與“舊文學”矛盾統一的兩個方面,寫出一部完整的現代文學史與批評史。

 

同時,整理與研究現代話體文學批評,可以使我們認識到這些論者曾經爲研究與承續中國文論傳統作出的努力,同當時的“舊體”文學創作一起,爲我國的文學傳統不至於完全斷裂而徹底西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現代時期的話體文學批評十分繁榮,其文體之全面,數量之豐富,都是可以使話體之作繁富的清代也瞠乎其後的。這是在當時主流之外,頂着潮流,注重傳統、承續傳統的重要的方面軍(另一大方面軍是教學)。就是這些話體批評,不但使我國傳統文論的範疇,如神、氣、格、韻、味、體、調、法、情、理、趣、真、清、麗、奇、幻、意象、境界、正變、形神、本色、結構、詩眼、活法等等仍然生生不息,而且在總結傳統文學的歷史與理論上不斷地作出新的成績。比如陳衍在《石遺室詩話》中總結“唐、宋詩之争”的問題時提出的“三元説”及後來沈曾植接着提出的“三關説”,都是在總結歷史的過程中,提倡“走變通之路,采兼容之法”,關係到詩學及其相關聯的文化存亡問題,包含着陳衍深沉的社會關懷和人文精神。之後,有一批話體著作循着這條路,在梳理漢魏六朝詩、唐詩、宋詩的演變脉絡,建構詩史的過程中兼容貫通,時有新見,成績斐然。比如,作爲現代的學人,如何總結與評價清代的文學流變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個重要的任務。1916年姚鵷雛的《赭玉尺樓詩話》論清代的詩説:“清一代詩,綜言之凡三世。初入關,漢文士以牧齋爲之領袖,而漁洋、竹垞、愚山、荔裳、海珊、石穀原諸家競起,一以初盛唐爲宗,清俊平厚。漁洋出以神韻,遂蔚爲大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本书为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现代(1912-1949)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之“词话卷”。所谓话体,是中国文论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传统文学 批评体式。本丛刊将完整展示长期被遮蔽的现代时期(1912-1949)的话体文学批评,为研究与承续中国文论与文学传统作出贡献。本卷主要收录词话,主要来自当时的期 刊、报纸等公开出版的各类文献,约80余种,每种都附有题解,详细介绍和评价其学术价值,从而为学界了解和研究现代时期的词话和词学批评,提供了珍贵的一手文献资料,也为 当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批评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简介

黄霖,著名学者,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小说、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有《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近代文学批评史》等 学术专著十余种。



目录

目録


總序黄霖 1

凡例1

綰春樓詞話楊全蔭 

閨秀詞話佚名 

舊時月色齋詞譚倦鶴 

學詞隨筆雏 

倚琴樓詞話周焯 

鏡臺詞話病倩 

適齋詞話摩翰 

香艷詞話無悶 

梅魂菊影室詞話王藴章 

竹雨緑窗詞話碧痕 

紅藕花館詞話哲盧 

雙鳳閣詞話朱鴛雛 

袌香簃詞話龐樹柏 

中華編譯社論詞三種吴東國劉哲廬易實甫 

蕊軒詞話 絳珠 

天問廬詞話舍我 

習静齋詞話仙源瘦坡山人 

病倩詞話陳巢南 

怬簃詞話聞野鶴 

先施樂園日報詞話七種史别抱等 

詞話陳陳 

冰簃詞話秋雪 

心陶閣詞話沛功 

紅葉山房詞話霜蟬 

詞話佚名 

詞論野鶴 

雙十書屋詞話忍庵 

卧廬詞話周曾錦 

心齋詞話沈生今 

詞話佚名 

香艷詞話姚賡夔 

海棠香夢館詞話朱婉貞 

啼紅閣詞話沈瘦碧 

説詞李萬育 

天韻報詞話四種胡鳳聲等

雙梅花龕詞話鄭周壽梅 

學詞大意傅君劍 

朱劍芒詞話四種朱劍芒 

新新日報詞話兩種何庸鼠等 

一葦軒詞話劉德成 

詞讕宣雨蒼 

詞説蔣兆蘭 

長興詞話温匋 

屯田詞話關仲濠 

詞學研究之一得微 

讀紅館詞話次檀 

柳溪詞話仲堅 

聽歌詞話紫蘭主人 

秋蘋詞話蘋子 

錢塘詞話耐寒後人 

憶紅館詞話鴛湖 

怡簃詞話翁麟聲 

讀詞星語蕭滌非 

還讀軒詞話朱保雄 

詞話懺吾 

詞學大意紹興壽璽石工父 

讀詞小紀張龍炎 

酹月樓詞話配生 

談詞夢蚨 

覺園詞話譚覺園 

放屁詞話詞客 

論詞話謝之勃 

韋齋雜説易大厂 

椶窗雜記汪兆鏞 

詞林新語靈 

聽鵑榭詞話武酉山 

孑樓詞話林庚白 

詞説顧名 

芳菲菲堂詞話畢幾庵 

粤詞雅潘飛聲 

詞瀋蜀丞 

讀詞雜記巴壺天 

詞話林瑞良 

西溪詞話星舫 

談詞憾廬 

雜碎詞話干因 

詩詞叢談干因 

碧梧詞話王桐齡 

秋雲平室詞話王西神 

凝寒室詞話徐興業 

今人詞話星舫 

讀詞雜記楊易霖 

近代詞人逸事張爾田 

詞論張文宬 

自然室詞話馮振 

讀詞閒話唐弢 

詞中叠字丁易 

古今詞話風子 

讀詞偶記鴻 

讀詞小箋林花榭 

閒話談詞史幼雲 

拼字的詞話尤子 

影香詞話佚名 

白茶齋説詞松如 

談詞何家炳 

聆風簃詞話黄秋嶽 

蕉窗詞話林丁 

詞話老鞱 

淡泊齋詞話李冰人 

星槎詞話厲鼎煃 

菊部詞話莊蝶庵 

詞話石獅頭兒 

懷人詞話子文 

懷舊詞話留夷 

漚盦詞話漚盦 

詞話靖梅 

碩父詞話三則碩父 

讀詞隨筆林書田 

新詞話朱衣 

柯亭詞論蔡嵩雲 

咏雪詞話錫金 

集成詞話厲鼎煃 

雙白龕詞話蒙庵 

無庵説詞祝南 

詞林語絲紅豆軒主人 

詞話與樂話 衛心 

紉芳簃説詞陳蒙庵 


【前言】

主编推荐

近代词话渊海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