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里中国 张素凤//宋春淑//娜红 9787101110609 中华书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字里中国 张素凤//宋春淑//娜红 9787101110609 中华书局

全新正版书,当天发货。如有套装书(或图片与书名不符),价格异常,可能是单本书的价格。

26.4 7.3折 36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素凤//宋春淑//娜红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10609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0201665

上书时间2024-05-08

湘云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载体。陈寅恪先生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张素凤、宋春淑、娜红著的《字里中国》就是以汉字作为切入点,来分析汉字里包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尤其是一些古文字形体,更是封存着丰富的信息。
本书力图为读者还原丰富的古代社会。本书把古代社会生活分为九大类,分别是:社会等级、行政区划、信仰世界、古代礼俗、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兵器刑法、单位名词、古人如何认识自己,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古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图景。
针对古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汉字,读者从专业研究者的角度,以汉字形体为起点,从汉字形体构意分析入手,对汉字的起源、发展、流变进行了简单扼要的阐释,并配以简单的线图,让读者形象生动地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

作者简介
张素凤,1966年出生,河北唐山人,博士,教授。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四部:《古汉字结构变化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汉字结构演变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一本书读懂汉字》(中华书局,2012年)、《汉字趣味图典》(中华书局,2016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字结构演变史”,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字形音义源流研究》(14ZDB099)子课题“《字表》8105字古文字阶段形音义源流研究”主持人,主持的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汉字结构演变史”获河北省社科基金优秀成果“一等奖”。2015年被评为“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燕赵文化英才工程”人才。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社会等级
  一  最高统治者
  二  贵族官员与平民
  三  奴隶
第二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行政区划
第三章  从汉字看古人信仰世界
  一  判断吉凶的依据
  二  自然神崇拜
  三  祖先神崇拜
  四  古代祭品
  五  祭祀方式
  六  对鬼妖的态度
  七  人们心目中的圣人
第四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礼俗
  一  古代婚俗
  二  古代丧葬习俗
  三  其他礼俗
第五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生产生活
  一  古代狩猎
  二  古代畜牧
  三  远古农业
  四  古代医疗
  五  玉石加工
  六  天灾人祸
第六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一  古代服饰
  二  古代饮食烹饪
  三  古代建筑
  四  古代交通
第七章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兵器刑法
  一  古代兵器
  二  古代刑法
第八章  从汉字看单位名词
  一  纪年名词
  二  季节名词
  三  时间名词
  四  长度名词
  五  重量和容积名词
第九章  从字到人:古人如何认识自己
  一  汉字与人体
  二  疾病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我们的先民,把他们看到的世界,以及他们观念中的世界,都具象为一个个的汉字形体。因此,汉字形体中存在着十分丰富的古代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这些汉字形体的分析,我们不仅能够掌握汉字构造的规律,而且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世界的大门,可以看到那时的社会等级、行政区划、信仰世界、生产生活、衣食住行、民俗风情……简而言之,张素凤、
宋春淑、娜红著的《字里中国》通过深入浅出的古文字构意分析和相关历史文化介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画卷。

精彩内容
 媳妇债父权时代的一夫多妻(妾)制,是由一个男子与若干女子结婚而建立的。这若干女子中往往只有一个称为正妻,其余则为副妻或妾。前文提到的“媵”婚制中的“侄娣”就属于副妻或妾。妻的地位高于妾。
一《说文解字》把演变后的小篆“妻”字说解为“妇与夫齐者也”,正是相对媵妾而言。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正统观念,用法律的形式保护正妻的地位。《左传。桓公十八年》:“并后(妾如后)、匹嫡(庶如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唐律·户婚》:“诸有妻更娶者,徒一年,女家减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离之。”宋《刑统》规定与唐相同,元、明、清也都有类似的规定。可见
,儒家在强调男子主导地位和女子服从地位的同时,倡导“妻者齐也”“与夫齐体”“同尊卑”等夫妻平等、互敬互爱的观念。
《说文解字》把“姻”字说解为:“婿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从女从因,因亦声。”《白虎通》:“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因。”“因”字有凭借、依靠的意思。显然,不论是“女之所因”还是“妇人因夫而成”,都可说明在婚姻关系中女子对男子的依靠,女子已经丧失了独立的社会地位,她们被看作传宗接代的工具,只能在家里料理家务。
宋代开始出现“息妇”一词,“息”字由“自”“心”两个构件组成,“自”甲骨文字形作“□”,像鼻子之形;“心”就是心脏,心脏与鼻子都是呼吸器官,因此《说文解字》把“息”说解为“喘也”,本义就是喘息、呼吸,引申有生长、繁殖、增长等意义。由“生长、繁殖”义引申为“子息,儿子”的意思,“贱息”的“息”就是儿子的意思。不难理解,“息妇”的字面意思就是儿媳妇。因此《辞源》把“息妇”解释为“子妇”。在男人眼里,无论媳妇还是儿媳妇,其传宗接代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所以,“息妇”由“儿媳妇”的意义引申指“自己的妻子”。这种演变,清楚地表明了女子在婚姻中的从属地位。
后来,“息”的“子息”意义逐渐弱化,于是“息”字受到“妇”字的影响,也增加“女”作“媳”。如前所述,“妇”的甲骨文字形作“□”,本来指能够与鬼神沟通的神职人员,后来引申指已婚妇女,《说文解字》把小篆“妇”字解释为“服也,从女持
帚洒扫也”,可见,在儒家看来,妇女必须服从男子,主要职能是在家里料理家务。宋代是特别强调封建伦理道德的时期,程朱理学强调男尊女卑,把对妇女的歧视也推向了高峰。
当妻从夫居成为婚姻的稳固形式之后,从妻而居的男子则受到严重歧视,他们被称为赘婿。“赘”字《说文解字》释为“以物质钱”,意思是用抵押品换钱,或者指抵押品。秦国在商鞅执政时,要求百姓“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意思是,家庭富裕的话,儿子大了就另立门户,分家单过;家庭贫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