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神导引 左亚文 9787307231610 武汉大学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精神导引 左亚文 9787307231610 武汉大学出版社

全新正版书,当天发货。如有套装书(或图片与书名不符),价格异常,可能是单本书的价格。

38.3 6.6折 58 全新

库存16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左亚文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231610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11743733

上书时间2024-05-07

湘云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左亚文,哲学博士。湖北省政府专家津贴获得者。现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哲学原理和中华和合文化理论研究。兼任湖北省炎黄儒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理事。 现已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主编5部,参编30余部,主持国家项目三项,省社会科学基金两项,多次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

目录
导言

 一、精神的内在觉醒:我们何以需要中国精神

 (一)近代中国民族精神反思的三个阶段

 (二)精神运演的曲折行程

 (三)需要中国精神的理由和根据

 二、精神的本质界定:什么是中国精神

 (一)界定中国精神的几个前提性问题

 (二)中国精神的本质界定

 三、精神的自我实现: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百家之言

 (二)凝练归纳

 (三)精神支柱、根本精神和关键词

 四、精神的时代重建:我们如何培育中国精神

 (一)读懂中国精神,做自身的主人

 (二)融小我于大我,勇担历史使命

 (三)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

 第一章 道行天下的精神

 一、“道可道,非常道”:道的概念

 (一)可道与不可道

 (二)“道”究竟是什么

 二、“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的辩证法

 (一)“道”是阴阳和合体

 (二)“道”的宇宙演化论

 (三)“道”的辩证规律和方法

 三、“大道之行”:精神实质

 (一)治国之道

 (二)修身之本

 (三)日用之理

 四、“道法自然”:遵道而行

 (一)遵道而行,按客观规律办事

 (二)掌握阴阳之道,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三)思考大道,怀抱崇高的历史使命感

 第二章 和而不同的精神

 一、和之源:从声音之和到和同之辨

 (一)“和”的词源考辨

 (二)“和而不同”的普遍存在

 (三)和合、和谐与和同之辨

 二、和之生

 (一)从“他和”到“否和”

 (二)从“中和”到“阴阳之和”

 (三)从“和”之流传到“和”之生活

 三、和之道:中华和谐思维的独特智慧

 (一)西方的“矛盾辩证法”及其方法论原则

 (二)中国的“和谐辩证法”及其方法论原则

 (三)和谐思维与矛盾思维的异同

 (四)“和合文化”的兴起及其发展

 四、和之用:从天和、人和到己和

 (一)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二)社会和谐的构建

 第三章 知行合一的精神

 一、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知行观

 (一)先秦诸子的知行观

 (二)朱熹的“知先行后”论

 (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

 (四)王夫之的“知行并进”论

 (五)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论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行观

 (一)的《实践论》

 (二)的知行观

 (三)的“知行合一论”

 三、新时代“知行合一”精神的弘扬

 (一)发扬“知行合一精神”来提升文化软实力

 (二)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知行合一”

 (三)当代青年需知行合一

 第四章 仁者爱人的精神

 一、“仁”的源头和内涵

 (一)“仁”的源头

 (二)“仁”的内涵

 二、“仁”的人性论基础

 (一)孔子之人性主张

 (二)孟子的“性善论”

 (三)荀子的性恶论

 三、“仁”的表现和“仁爱”的起点

 (一)“仁”的表现:“爱”

 (二)“仁爱”的起点:孝悌

 四、“仁爱”的实践方式

 (一)行仁的机制:推恩

 (二)行仁的方式:忠恕

 五、“仁爱”的扩展及其当代价值

 (一)历代儒者对“仁爱”思想的发展

 (二)“仁者爱人”从学说转化为精神

 (三)“仁者爱人”精神的当代价值

 第五章 先义后利的精神

 一、中国文化中的“义”与“利”

 (一)什么是“义”

 (二)什么是“利”

 (三)“义”“利”的公与私

 ……

精彩内容
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武汉大学在回答教育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时,通过大力开发通识教育,以培养学生全面成才。“中国精神导引”正是回答这一问题的一个正在探索中的切入口。本书从中国精神的本质界定入手,提出了时代需要中国精神的呼声,并从十个方面展现的中国精神的不同风貌以及发展演变。由此向当打大学生全面展现中国精神,以使其学有所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