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全集:洞见真谛的为人之道 (春秋)老子著 9787554600900 古吴轩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德经全集:洞见真谛的为人之道 (春秋)老子著 9787554600900 古吴轩出版社

全新正版书,当天发货。如有套装书(或图片与书名不符),价格异常,可能是单本书的价格。

23.1 6.6折 35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春秋)老子著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ISBN9787554600900

出版时间2012-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8096698

上书时间2024-03-31

湘云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目录
上篇 道经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下篇 德经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内容摘要
木匠之道亦不可道
春秋时期,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有一天,齐桓公在殿堂上读书,一个木匠在殿堂下制作车轮,因为他善于制作车轮,所以人们称他为轮扁。轮扁看到齐桓公正在伏案读书,就放下斧凿走到殿堂前,向齐桓公问道:“请问君王,您读的是什么书啊?书里说的都是一些什么话啊?”齐桓公觉得一个木匠会对他读什么书感兴趣实在难得,于是就把轮扁叫上殿来,故意用模棱两可的话回答说:“我读的是古代圣人的书,书里都是圣人说的话。”轮扁又问:“那敢问君王这些圣人都还活着吗?”齐桓公笑笑说:“你真是个木匠啊,圣人当然不可能活着了,他们早就死了啊!”轮扁若有所思地想了想,然后说:“既然这样,那么君王您所读的书里的话,也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齐桓公一听这话很不高兴,把脸一沉,说道:“大胆轮扁,一个小小的车轮木匠,胆敢如此放肆。本王现在命令你对刚才的话作出合理解释,否则,将你就地正法!”可是轮扁并不害怕,他不慌不忙地说道:“小人并不是有意冒犯大王,我是从我制作车轮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车轮的制作不同一般,有的做得快,有的做得慢。制作得慢,虽然既省力又舒服,但是这样做出来的车轮是不牢固的。制作得快,虽然效率很高,制作得多,但是却要受累,而且由于速度快会导致木头砍不深,做出来的车轮就有可能不合卯,显然也不是做车轮的好办法。凭我几十年做车轮的经验,我认为,要做好车轮既急不得也慢不得,要不紧不慢,随心所欲,想到哪里做到哪里,这样才能做出好的车轮。”
齐桓公问道:“你讲了这么一大通,什么做车轮不做车轮的,这究竟与我读书有什么关系呢?为何说我读的都是古人的糟粕呢?”轮扁接着说:“那么怎么样才能不慢不快,又得心应手呢?这里面的技巧只在我心里,嘴上是说不清楚的。要获得这些技巧只能从制作车轮中寻找。就像我的儿子,他想学习做车轮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我却不能给他说明白,因为这是说不出来的,所以他就学不到这门手艺,一直不能继承我。因此,我虽然年近古稀却还在做着这项工作,直到我死了,这些技艺就会跟我一起埋进坟墓。如此看来,古代圣人们的道理和思想也早已随他们一同死去了。留下来写在书中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齐桓公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 评论
区区一个小木匠能将简单的生活常理应用于高深的哲理中去,实在可以称得上生活的有心人和深沉的思考者。如他所言:真正的手艺是无法用言语来传授的,而只能用心去领会,这和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出一辙,令人深思。陶渊明有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其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当一种境界一种情感真的融入内心的时候,任何言语都不能够足以形容那种至善至美至纯的奥妙,或许也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

主编推荐

   本书为“家藏御书房”系列图书,堪称*透彻、*实用、*好读的国学典藏,是部融汇古今名家批注、传承千年文化精华的国学经典。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道学思想的经典。以自然无为之说,解释了天地万物产生,发展,灭亡的自然规律。并相应的告诉人们如何认识自然,对待自然。后来成为许多思想流派的基石。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位真正的哲学家。”——胡适

  

精彩内容

   《道德经全集:洞见真谛的为人之道》实为洞见真谛的为人之道。《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