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会计评论:第11卷第1辑(总第21辑)2018年:volume 10 Number 1 2018 刘峰主编 9787030584168 科学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会计评论:第11卷第1辑(总第21辑)2018年:volume 10 Number 1 2018 刘峰主编 9787030584168 科学出版社

全新正版书,当天发货。如有套装书(或图片与书名不符),价格异常,可能是单本书的价格。

20.2 2.8折 72 全新

库存12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峰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84168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2元

货号9332968

上书时间2024-03-27

湘云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
论文
1 独立董事的性质——一个分析性框架
刘峰
18 英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盈余质量实证研究
 陈辉发 王贤
41 公司高管与签字注册会计师的校友关系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一一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张蕊 王洋洋
61 股权分散导致企业过度创新投资:成因及来自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
 熊焰韧 黄志忠 张娟
80 管理会计文献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的数据分析一一基于国内外若干重要期刊管理会计文献的整理分析
 张金若 粟静
101 中国的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基于定量研究的讨论
龙小宁

内容摘要
    独立董事的性质

    一一个分析性框架木

    刘峰

    (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独立董事的性质是什么?现有的研究文献总体是从经济效率或资源观等视角出发,并潜在地假定独立董事是一种主动、自愿的制度安排。借助Alchian的达尔文演化经济学思想和Stigler的管制理论分析方法,本文尝试提出独立董事“风险防护”功能的假设,认为独立董事实际上发挥了很大限度降低管理层与企业面临的来自股东层面及其他相关法律诉讼层面风险的作用。从独立董事制度的风险防护功能出发,可以比较好地解释不同经济体内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重等的差异,同时,也能够较好地解释同一经济体内不同公司的独立董事比重的差异。

    (关键词)独立董事风险防护演化理论陪审团制度股东代表诉讼

    本文是一个探索性的分析框架,期望回答一个基本问题:独立董事的作用是什么?

    或者说,企业为什么要聘请独立董事?目前学术研究中关于独立董事的研究,都倾向于

    从公司价值提升的角度切人,包括决策、咨询、资源、监督等(Gevurtz2004,邓峰2011,

    林卉和刘峰2017)。

    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可以频繁地观察到两种现象:一是在没有法律强制性要求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并不必然设立独立董事(如华为),甚至也不设立董事会[如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或SAS(StatisticalAnalysisSystem,即赛仕软件)公司];二是公司舞弊事件频繁发生,即使是对独立董事制度很好推崇的美国以及那些配备高比例独立董事的美国大型公司,也是如此。这表明,包括董事会和独立董事制度,或许并不必然具备目前学术界所认定的那种监督与决策等的效果,甚至,它是不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制度安排,也值得进一步思考与讨论。

    本文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来讨论独立董事的性质。基于Alchian(1950)的达尔文演化经济学思想,一个经济上有效的制度,企业通常会自愿采纳。如果独立董事是一个经济上有效的制度,我们能够观察到,在没有法律强制性要求的情况下,企业也普遍采用独立董事制度。实际上我们能够观察到的是,独立董事制度是法律强制的产物;在法律没有强制要求的环境下,企业通常都不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相应的问题是:基于法律强制的独立董事制度,它的真正属性是什么?进一步,法律强制是否会改变独立董事制度的属性?

    笔者的分析倾向于认为,独立董事制度是法律强制的产物;并且,法律强制改变丁独立董事制度的性质,让其从很初可能的服务于企业价值转向偏好管理层利益,成为管理层风险防护的主要制度装置;受管理层所面临风险的驱动,法律风险等外部因素决定了独立董事制度的特征,如独立董事比重、董事会的具体运行、董事身份等。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重新构建一个讨论和评价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与衍变的理论框架,并提出关于独立董事制度非经济属性的解释。笔者认为,基于“风险防护”假说的独立董事属性,可以更好地解释目前各国/经济体下独立董事制度的差异,以及一个经济体内部独立董事制度的不同及演变。

    本文的政策贡献是,既然独立董事制度是法律强制的产物,提高独立董事制度的效率,应该更多地从主要的驱动性因素人手。例如,加强来自市场层面的监督,加大企业与独立董事所面临的法律风险等,从而改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价值。

    本文其余部分的安排是:靠前部分是关于戴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ell公司)的发展过程与独立董事设立情况的案例描述,引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即企业为什么要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第二部分描述独立董事制度的演变;第三部分以Alchian的达尔文演化经济学思想为依据,结合独立董事制度强制性变迁的事实,提出独立董事制度可能存在昀非经济属性;基于Stigler的管制理论,第四部分提出独立董事制度的“风险防护”假说;第五部分是延伸的讨论与可能的经验研究话题;第六部分是简短的总结与讨论。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变迁:以Dell公司为例

    按照公开资料介绍,Dell公司成立于1984年,采用订制与直销方式销售个人家用电脑。1988年6月22日公司进行IPO(initialpublicofferings,即抢先发售公开募股),1992年,公司人选《财富》世界500强,戴尔也成为截至当年人选世界500强榜单很年轻的CEO(chiefexecutiveofficer,即首席执行官)。

    2013年1月,Dell公司发布了退市计划,戴尔联合SilverLakePartners(银湖公司)以24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Dell公司全部公开发行的股票;2013年10月,整个收购过程完成,Dell公司退市;2015年12月,Dell公司①宣布以670亿美元收购EMC(易安信)公司,收购方案中,对原EMC公司控股的VMware公司,仍然保持其独立的上市公司地位;2016年9月,收购方案完成。

    Dell公司1988年上市时,公司名称为DellComputerCorporation,2003年公司更名为DellInc.,去掉了Computer字样,以与公司战略转变相适应;Dell公司退市后,成为Denali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各种文告曾以Denali的名称发布;2016年,公司名称又变更为DellTechnologies。

    按照招股说明书,Dell公司在1988年上市时的董事会成员有5人,其中,戴尔和LeeWalker是内部董事,HirschbielJr是股东董事,Kozmetsky和Inman是独立董事。戴尔、HirschbielJr和Kozmetsky为薪酬委员会成员,Kozmetsky和Inman组成审计委员会。

    Dell公司成功进行IPO之后,连续两年都是维持上述5人的董事会架构。1991年的征集投票权报告书中,给出的董事候选名单只有4位,不包括LeeWalker。公开资料显示,LeeWalker于1990年离开Dell公司,加入德州大学Austin分校。Dell公司将董事分为ClassI,ClassⅡ和ClassⅢ三类。公开资料表明,三类董事只是到期时间不同,分别相差一年,目的是保持董事会的延续性。1992年的征集投票权报告书中,增补ThomasLuce为董事候选人。

    从1993年起,Dell公司的董事会扩员至8人,专业蚕员会增加为4个,分别是薪酬、审计、提名和财务委员会。此后,Dell公司的董事会规模,在7-13人变动(1994年为7人,2012年13人),通常,内部董事不会超过2人,包括公司实际控制人戴尔。公司的专业委员会一直保持4个,并根据外部要求在名称上“与时俱进”,2003年将提名委员会更名为治理与提名委员会(GovernanceandNominatingCommittee),2007年将薪酬委员会更名为领导力与薪酬委员会(LeadershipDevelopmentandCompensationCommittee)。2010年起,所有董事都增加了关于资格(qualification)的介绍与讨论,如领导经验(leadershipexperience)、财务经验(financeexperience)、行业经验(industryexperience)、政府经验(governmentexperience)①等。例如,关于政府经验的介绍部分特别强调:Dell公司的客户包括政府、教育机构、执法机构等,并受政府各种规制的约束,因此,Dell公司需要聘请在政府行政及立法、司法等方面有专长的董事。按照这种讨论,Dell公司设立独立董事,主要的诉求应该是资源和经济方面。主流文献关于独立董事的研究,与Dell公司征集投票权报告书所载明的诉求一致。

    如上所述,2013年10月,Dell公司完成私有化并退市。退市后的Dell公司采用控股公司架构,即在Dell公司之上设立Denali公司,由戴尔及其家族持有70%的股份,SpringLake公司持有24%的股份,其他股东持有6%的股份。Denali公司是一个控股公司,申请根据NYSE(NewYorkStockExchange,即纽约证券交易所)对“控股公司”的豁免,不设立独立董事占绝大多数的董事会;Denali公司同时也申请根据SEC发布的RegulationD的相关规定,豁免相关的信患披露;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Denali公司共向SEC提交了5份FormD,其中,2013年10月23日的表格中,Denali公司只有两位董事:Dell与EgonDurban,后者是SpringLake公司管理合伙人(managingpartner)与执行董事(managingdirector);同年12月的表格中增加了一位董事SimonPattersen,他也是SpringLake的执行董事。在2016年收购EMC活动而向SEC提交的S-4中,Denali公司对董事会的独立性特别做出说明:Denali公司是一个控股公司(acontrolledcompany),按照NYSE的相关规定,可以不设立独立董事占绝大多数的董事会,可以不设立薪酬等专业委员会。

    2015年12月14日,Denali公司向SEC提交了S-4,对拟议中的收购EMC相关事宜进行申报。该份公告经过了多次修订,2016年6月6日是其第7次修订。按照这份公告,Denali公司设置了三种类型的董事(GroupI,GroupⅡ,GroupⅢ),其中,GroupⅡ只有戴尔一位董事,但拥有全部董事会表决权的54%(表1);

    为了满足收购EMC公司后的监管要求,GroupI将由ClassV股东提名,ClassA和ClassB的股东将联合支持ClassV股东的提名;同时,所有GroupI的董事必须是独立董事,他们将组成审计委员会。

    按照上述投票权安排,戴尔一个人就可以决定公司的所有重大事项。在Denali公司提交给SEC的S-4中,也明确地表述了这一观点。这种预先确定投票权的制度安排,赋予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空间比较小,实际上也让董事会制度形同虚设。因为按照董事所持有的股权比例投票,而不是一人一票,董事实质上就是股东代表。这样的董事会,尽管叫董事会的名字,但经济实质上应该是股东会。

    2016年10月,Dell公司向SEC提交的FormD中,按照要求补足了三位独立董事,他们分别是:DavidDorman(原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董事会主席,CEO),WilliamGreen(原埃森哲咨询公司退休CEO),EllenKullman(原杜邦公司退休CEO,多家公司独立董事)。这三位就是上述GroupI的董事。

    从Dell董事会及其变化可以看出,当Dell公司退市,不再是一个公开上市的公司后,它也就不再设立独立董事岗位,甚至董事会只是一个形式上的机构,董事会的投票权按照董事所代表的股权比例,都集中在戴尔一个人手中。按照Dell公司2012年对董事资格的讨论与说明,聘请具有政府、法律、教育等背景或资源的董事,有助于公司相关业务的开晨。Dell公司退市后,相应的业务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但是,Dell公司没有再聘请任何独立董事。这显然与之前宣称的独立董事的经济与资源作用不一致。当收购EMC公司后,原EMC控股的在NYSE公开上市的VMware公司相应成为Dell公司的控股公司,这触发了SEC的管制要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Dell公司又增加了三位独立董事。

    Dell公司董事会的演变,特别是聘请独立董事的演变过程表明,企业究竟为什么要设

    置独立董事,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二、独立董事制度的演变:从自愿到强制

    董事会的全部成员总体可以分为执行董事(在公司内部同时担任高管职位)和非执行董事(原则上不在公司内部任职,不参与公司日常事项的管理)。非执行董事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非独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前者的典型代表是公司股东董事,后者就是本文所要讨

主编推荐
会计学,丛刊 

精彩内容
本辑内容为研究论文。研究论文主要涉及独立董事的性质、会计准则趋同与盈余质量、校友关系与盈余管理、股权分散和创新效率、管理会计研究主题及方法、中国的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等方面。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