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说明朝十六帝 许文继,陈时龙著,斯坦威出品 978750575347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正说明朝十六帝 许文继,陈时龙著,斯坦威出品 978750575347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说明朝十六帝 许文继,陈时龙著,斯坦威出品 978750575347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全新正版书,当天发货。如有套装书(或图片与书名不符),价格异常,可能是单本书的价格。

23.8 4.8折 49.8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文继,陈时龙著,斯坦威出品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53471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31320372

上书时间2024-03-07

湘云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太祖朱元璋 洪武元年(1368)——三十一年(1398)
  成功之路:草莽中走出的“真龙天子”
  大权独揽:历史上少有的强势皇帝
  屡兴大狱:滥杀功臣和刚猛治国
  朱元璋档案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惠帝朱允炆 建文元年(1399)——四年(1402)
  建文新政
  叔侄大战
  难觅遗踪
  朱允炆档案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成祖朱棣 永乐元年(1403)——二十二年(1424)
  武功:马上天子
  文治:名垂史册
  智谋:计定江山
  生母之谜
  朱棣档案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仁宗朱高炽 洪熙元年(1425)
  盼皇位二十年
  享大宝只一载
  朱高炽档案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宣宗朱瞻基 宣德元年(1426)——十年(1435)
  自身:聪颖与勤奋
  家庭:母后与皇后
  国家:盛世与隐忧
  朱瞻基档案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英宗朱祁镇 正统元年(1436)——十四年(1449)
  天顺元年(1457)——八年(1464)
  谁是生母
  谁是对手
  谁是忠臣
  朱祁镇档案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代宗朱祁钰 景泰元年(1450)——八年(1457)
  国难之际享位
  夺门之变含恨
  朱祁钰档案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宪宗朱见深 成化元年(1465)——二十三年(1487)
  一个贵妃:万娘娘
  两个宦官:汪直与梁芳
  三桩弊政:西厂、皇庄、传奉官
  朱见深档案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孝宗朱祐樘 弘治元年(1488)——十八年(1505)
  良好的个人修养
  践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
  用人唯贤的有道之君
  朱祐樘档案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武宗朱厚照 正德元年(1506)——十六年(1521)
  喜剧:天意与人事
  闹剧:豹房与宣府
  悲剧:淫乱与无嗣
  正剧:皇权与军功
  朱厚照档案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世宗朱厚熜 嘉靖元年(1522)——四十五年(1566)
  谁是我的父亲
  谁续我的生命
  谁做我的宠臣
  朱厚熜档案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穆宗朱载垕 隆庆元年(1567)——六年(1572)
  内政:专任高拱
  边事:俺答封贡
  海事:开禁弭倭
  朱载垕档案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神宗朱翊钧 万历元年(1573)——四十八年(1620)
  万历小皇帝
  亲政时期
  醉梦之期
  朱翊钧档案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光宗朱常洛 泰昌元年(1620)
  皇长子:争国本
  皇太子:梃击案
  皇帝:红丸案
  身后:移宫案
  朱常洛档案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熹宗朱由校 天启元年(1621)——七年(1627)
  太监魏忠贤
  乳母客氏
  皇后张嫣
  信王朱由检
  朱由校档案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思宗朱由检 崇祯元年(1628)——十七年(1644)
  自信:除魏忠贤
  多疑:杀袁崇焕
  躁刻:驭下太严
  长公主、皇太子与朱三太子
  朱由检档案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附录  明代帝王世系(1368—1644)

内容摘要
本书以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用通畅平实的语言和平民化的视角,纵览明朝君王人生轨迹,将人物细致刻画与俯瞰历史进程融会贯通。使明太祖、明英宗、明武宗、明世宗、明熹宗等个性君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面前;将靖难之役、夺门之变、大礼议、明宫三案等明朝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之谜娓娓道来。作者凭借多年的史学素养积淀,秉承“正说历史”的精神,为我们讲述明代十六位皇帝不寻常的传奇故事,亦可从中透视明代纷繁复杂而又活泼生动的历史画面。

主编推荐
"【一出长达276年的历史正剧男主角们】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兴会崛起于两淮江南的大明王朝,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之势,成为中国历史上个自南向北统一天下的王朝,在广袤的东亚大地上演绎了一出长达276年之久的历史正剧,这期间的16位明朝皇帝当仁不让便是剧中的耀眼主角。他们的所作所为,无论朝堂之上的运筹帷幄,还是宫廷生活的爱恨情仇,都对亚洲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于是便有了时代长河中的层层波澜,添了许多扑朔迷离的历史悬案.

【个性皇帝与他们的个性人生故事】
不论是从底层小和尚成功逆袭上位的开国皇帝明太祖、兵败被俘却能咸鱼翻身的明英宗,还是喜欢亲自上阵杀敌留下游龙戏凤传说的非主流皇帝明武宗、醉心炼丹修仙二十年不上朝的大龄宅男明世宗……他们既是历史剧场的男主角,纵横捭阖、颠簸起伏;同时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喜怒哀乐,恩怨情仇……

【非常不错学者趣说历史】
复旦历史博士、中国社科院明史研究室专家,结合多年学术研究成果,为我们讲述明代十六位皇帝不寻常的传奇故事。秉承“正说历史”的精神,以通畅平实的语言和平民化的视角,将人物细致刻画与俯瞰历史进程融会贯通,使明太祖、明英宗、明武宗、明世宗、明熹宗等个性君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面前;将靖难之役、夺门之变、大礼议、明宫三案等明朝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之谜娓娓道来。本书2005年初版之时便已收到多方好评,十几年后作者吸收近期新学术研究成果,对全书加以精心修订,使之更为完善。"

精彩内容
 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三十一年(1398)提到明朝,人们首先想到的就会是明太祖朱元璋。
正是如此,在今天的影视剧、评书小说以及明代历史研究中,朱元璋是一个颇为引人关注的历史人物。不但著名明史学者吴晗为其作传,甚至毛泽东也曾亲自对这部传记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这种情况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是不多见的。那么,是什么引起了人们对朱元璋的兴趣?清代的史学家赵翼曾说:“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朱元璋正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身上,豪气和匪气并存,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但不论如何,谁
也无法忽视他的存在,谁也
无法否认他是个有“色彩”的人。他奇特的个性、传奇的身世、跌宕起伏的创业史以及独树一帜的治国驭人之术,都令人好奇,引人深思。
成功之路:草莽中走出的“真龙天子”贫苦出身。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中似乎没有谁比朱元璋出身更加低微、身世更加凄惨的。元朝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东乡(今安徽嘉山县治明光镇北赵府村)一座破旧的二郎庙中。他的父母没有土地,是靠租种别人田地为生的佃农。他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上面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取名重八,后来改名元璋,字国瑞。朱元璋小时候曾读过几个月的私塾,后因没钱交学费,只好退学给人家放牛。
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淮河流域灾害频发,旱灾、蝗灾、瘟疫接踵而至。
朱元璋的家里也遭受了灭顶之灾,他的父亲、母亲、大哥、大哥的儿子在灾难中相继去世,大嫂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家里只剩下他和二哥。虽然性命保住了,但是日子却实在没有办法过下去,家里一粒米都没有,二哥只好出外逃荒。朱元璋因为年纪小,到村子附近的皇觉寺出家做了和尚。因为寺中也
没有余粮,朱元璋只做了几十天的和尚,便被打发出门,云游四方。直到至正八年(1348),朱元璋才又回到了皇觉寺。云游的几年间,他居无定所,风餐露宿,靠化缘度日,其实和讨饭也
差不多。然而经过这几年云游的磨砺,朱元璋的视野大为开阔,人生阅历大为丰富。
走向巅峰。朱元璋的悲苦经历在当时社会中有相当的典型性,元朝残暴的统治和地主阶级的无情压榨,使得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辛。官逼民反,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元末红巾军起义。之所以称为红巾军,是因为起义者头裹红巾。当时红巾军主要有刘福通、芝麻李、徐寿辉等数支队伍,各自为战。
朱元璋虽然身在寺庙中,但他显然是六根未净,不久就投身到了蓬勃兴起的农民起义浪潮中。至正十二年(1352)闰三月,由于皇觉寺被毁,又有友人来信相邀,朱元璋来到濠州城下,投奔了红巾军的郭子兴部,成了郭子兴的亲兵。他胆大机敏,作战勇敢,在红巾军中很快就崭露头角,逐渐升迁。郭子兴将养女马氏嫁给了他,使他在军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后来,朱元璋自己拉起人马,成为割据一方的枭雄,加入了群雄争霸的战团。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听从谋士的意见
,攻下金陵(元代称集庆),作为稳固的根据地。他踌躇满志地对徐达等人说:“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地也。仓廪实,人民足,吾今有之;诸公又能同心协力以相左右,何功不成?”当天就改集庆为应天府。
当时的形势依然严峻。
张士诚以平江(今江苏苏州)为中心,发展势力。在以“布袋和尚”著称的彭莹玉战死后,起义军推举徐寿辉为首领。徐寿辉被推举只是因为相貌好,并没有才干,不久陈友谅控制了这支队伍。
刘福通于前一年迎韩林儿在安徽亳州建立龙风政权,尊韩林儿为小明王,朱元璋接受他的册封,任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方国珍割据温州、台州等处。元朝的势力仍然强大,在起义军的四周都布有重兵。
朱元璋将陈友谅视为最
大的威胁,因此制定了先击陈友谅的作战方针。陈友谅本来是个渔家子弟,身高体壮,练就一身好武艺,又略通文墨,曾在县衙做贴书。
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他投奔到了徐寿辉的天完政权下,后来取代了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大汉。陈友谅自恃兵多将广,直扑金陵而来。
大敌当前,有人建议出降,有人提议奔踞钟山,朱元璋怒斥“主降及奔者可斩也”,军心始安。同时,他派胡大海骚扰陈友谅的后方,利用康茂才与陈友谅是旧识的关系诈降,诱敌深入。陈友谅果然上当,中了朱元璋的埋伏,大败而归,朱元璋乘势夺得了江西的一些地方。至正二十三年(1363),双方于鄱阳湖展开生死大战。
战斗十分激烈,长达36天,陈友谅中流矢而亡。朱元璋虽然损失惨重,却取得了最
后的胜利。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朱元璋自称吴王,设百官司署,李善长、徐达为左右相国。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