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发展之路 《人民论坛》 9787504698674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科技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发展之路 《人民论坛》 9787504698674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全新正版书,当天发货。如有套装书(或图片与书名不符),价格异常,可能是单本书的价格。

48.1 5.4折 89 全新

库存226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人民论坛》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04698674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89元

货号12220655

上书时间2024-03-07

湘云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人民论坛于1992年创刊,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发展至今,人民论坛积极探索理论创新传播规律,始终围绕重大主题宣传进行选题策划、宣传报道,打造拥有价值的观点产品,走出了一条主流思想理论期刊创新发展的新路。当前,人民论坛已形成由期刊集群、网络新媒体、人民智库以及课题研究、论坛会议、图书出版等多业态构成的政论智库传媒集团,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传播的权威平台和人民日报社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人民论坛围绕重大主题宣传,不断提升内容品质,加速智库转型与媒体融合,影响力持续提升,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着力打造采编中心、新媒体中心、人民智库、综合管理等平台,组织成长与事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创新发展模式的传播链价值链产业链更加完整,智库型政论全媒体集团建设取得突破。

目录

第一章 科技自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时代意蕴与应对之策 / 樊继达

构建突破创新瓶颈的系统机制 / 魏波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亟待破解的核心问题 / 梁正

构建高效能科技治理体系的目标导向和重点任务 / 陈凯华 蔺洁


第二章 产业链优化升级:动态环境下的挑战与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链优化升级的重点与建议 / 郭田勇

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的路径与对策建议 / 丁明磊 黄宁

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 金雪军 朱玉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产业供应链服务体系数智化建设 / 陈丽华


第三章 人才保障为科技强国提供动力

新形势下我国高素质科技人才的自主培养问题研究 / 程如烟

生态视角下科普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 “科普生态体系调查研究”课题组


第四章 数字技术与国家治理的融合转型

构建文明型智能治理:占据新时代国际智能治理制高点 / 杨立华

数字治理的“填空”与“留白” / 郑磊

以知识复用促数字政府效能提升 / 王 芳


第五章 智能制造是中国发展的新名片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未来挑战 / 刘玉书 王文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路径与建议 / 史宇鹏

稳步推进高端芯片国产化进程的战略路径 / 肖汉平


第六章 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

拥抱量子科技时代:量子计算的现状与前景 / 张威

量子计算机的研发进展与未来展望 / 龙桂鲁


第七章 碳中和:与世界接轨的创新经济

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中国新能源外交 / 李昕蕾

新能源革命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杨雷

循环型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任务 / 李智超



内容摘要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们必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把握创新发展的重要意蕴,厘清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并予以破解,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

新发展阶段创新发展的时代意蕴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新发展阶段重视创新发展是从世界强国崛起进程中获得的重要启示,是中国从大国迈向强国的现实需求,也是来自部分国家的前车之鉴。

从历史维度看,创新是大国迈向强国的“压舱石”。纵观人类发展史,每一次大国崛起都与创新紧密相关,从英国、德国到美国、日本,都遵循着从创新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规律。

创新引领英国登上世界霸主地位。作为近代以来首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霸主,英国率先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英国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得益于以创新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并在煤炭、纺织、冶金、交通运输等部门迅速推广应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机械代替手工劳动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和飞跃,拓宽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凭借“自立”“先发”的科技创新优势,1850年,英国铁产量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产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创新助推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换道超车”。德国统一后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机遇,大力推动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到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就成了世界科学中心。在这一时期,德国涌现出一大批科学家和发明家,如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本茨等制造出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等。据统计,1864-1869年,世界生理学100项重大发现中,德国贡献了89项。



主编推荐
1.多位权威专家推荐,人民论坛编纂组倾心打磨作序力荐!2.一套丛书带你了解新时代十年的发展历程,读懂读通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3.国内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的多年研究积淀,凝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领域的重大理论研究成果。4.聚焦进入新发展阶段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拓展。5.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新时代十年来,之所以能够创造出靠前的伟大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本丛书凝结了上百位专家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从多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发展新思路。6.本丛书凝结了新时代十年中国在科技创新、数碳经济、乡村振兴、国内智造等重要经济领域的重大举措,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本丛书时代感强,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创新。7.本书围绕国家创新体系、产业链升级、人才保障、数字技术、智能制造、量子科技和碳中和七个主题,介绍了我国科技创新的面临的形式和挑战、探索和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书中集结了几十位行业专家的近期新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应该如何创新发展,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系统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精彩内容

推进科技创新,走好强国时代的创新发展之路。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从历史维度看,创新是大国迈向强国的“压舱石”。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持续投入和积累,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研发投入世界第二大国。但中国科技创新水平与国际竞争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相比,与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特别是与美国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创新的高水平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确保中国在国际大循环优势地位的“动力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也成为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机遇,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提供新助力。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