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语法研究
¥
10
4.3折
¥
23
九品
库存2件
作者方有国 著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2002-02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3-09-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方有国 著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出版时间
2002-02
-
版次
1
-
ISBN
9787806593295
-
定价
23.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4页
-
字数
220千字
- 【内容简介】
-
所谓新路子、新方法,其实就是许多人都常说过的历史比较法。这个方法并不新,20世纪在中国音韵学的研究中,已经显示出威力。在神秘深奥的傅统音韵学的基础上,用这种方法创建成一门真正的科学
用历史比较法研究汉语法,应该怎样做,我曾经过多年思考,并同几位同志讨论过。我认为:
第一,研究汉语语法要把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结合起来,在操作时二者又要严格加以区别。
第二,方言中的语法材料需要大力发掘,应用于历史比较研究。方言是历史演变中的活化石,可以弥补历史文献资料的严重不足。如果这项材料充分发掘利用起来,可以使语法研究的面貌大为改善。
第三,利用汉藏语系亲属语言的语法同汉语作比较,是另一条新路子。
第四,要充分继承傅统语言学研究的成果,要充分掌握文献资料。中国的傅统语法学包括在文字训诂学中,《苍》《雅》之学是研究中国语法学(包括语言学)的基础。这个基础打不好,不中能出高水平的成果。
- 【目录】
-
序
上古“为”尾句的演化
古汉语“为”字被动句结构考辩
论“有以”“无以”的形成和结构关系
上古汉语“所”字与所字结构再研究
释“逌”“攸”兼释其指代义的来源
释“者”“诸”兼释其指代义的来源
上古汉语“者”字词性与功能再研究
先秦汉语“之”字的语法作用及其发展
古汉语言谓问“而”字研究
《诗经》虚词“止”复议
《诗经》虚词“式”辩释
《诗经》“数+斯+名”结构辨析
以“A为B”变换结构说略
“有”“为”代词用法再探讨
“之”“无”活用浅议
《讑语》“斯”字的词性和用法——与宗傅壁先生商榷
《孟子》虚词“舍”新解
《荀子》“而为”辨析
“何命焉为”语法分析商榷
“莫之或止”解
《汉语大字典》虚词训释辨证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