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学与哲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神学与哲学

全新正版,可开发票

39.98 5.9折 68 全新

库存16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华平著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ISBN9787501265770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4344856

上书时间2024-12-21

蒲蒲书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本卷导读

 

 公元1世纪,基督教诞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并开始在帝国各地区逐渐传播。事实上,由于政治区划和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庞大的罗马帝国一直分为东、西两部分。基督教从3世纪以来,也逐渐形成东、西两大派。西派以罗马为中心,传播于高卢、意大利和北非迦太基及其以西地区,通行拉丁语,又称拉丁教会;东派传播于马其顿、希腊半岛至埃及及其以东地区,通行希腊语,又称希腊教会。恩格斯在《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中曾经指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与现代工人运动有些值得注意的共同点。基督教和后者一样,在产生时也是被压迫者的运动: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敕令,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使其随后转变为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宗教。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帝国的首都迁移到了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此后,君士坦丁堡教会在东部教会中渐居首位,与西部的罗马教会分庭对峙。392年,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正式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禁止其他宗教流传,并把大批土地、农奴和各种经济特权赐予教会。从此,基督教成为帝国境内唯一合法的宗教,教权与世俗王权也开始结合。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相互斗争、此消彼长。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基督教东西两派分化加剧。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也进入了所谓的中世纪。中世纪即西方古典时代与近现代之间的中古时期,通常是指欧洲历史上公元5—15世纪这一段时期。中世纪也是欧洲从奴隶社会瓦解起,到向资本主义过渡为止的时期,它上承希腊—罗马时代,下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这一时期,基督教教会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其禁止思想自由,敌视科学研究,对所谓的“异端运动”采取了非人道的镇压手段。在封建君主专制和教会神权统治的笼罩下,欧洲社会充斥着许多矛盾、冲突、混乱和无序,文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倒退。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或“黑暗时代”。

 

 说起中世纪,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是一段宗教色彩弥漫、神权至高无上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被禁锢在形形色色的思想牢笼之中,如果有谁胆敢发出一丝异样的声音,就会立即遭到打压乃至诛杀。笔者对中世纪感兴趣,追本溯源还得从一个人说起。因为阅读了此人的著作,才一步步促使我“接近”中世纪,走到一个个神秘的中世纪神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的面前。此人就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马克斯·韦伯(1864—1920)。韦伯著作等身,贯穿其著作始终的思想,便是提出西方之所以是西方,在于其以尽天职为己任的“新教思想”。在韦伯看来,经过天主教洗礼的西方世界,人们无论是进行科学研究,还是进行商业投机,都是为了荣耀上帝;正是这种非常世俗化的“新教伦理”促进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那些非西方世界,恰恰是因为缺乏这种独一无二的“新教伦理”而为世界所抛弃。

 

 “新教”思想从何而来?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自然就得研究古代的教父哲学,就得研究中世纪的经院哲学。这些神学家和哲学家身处教权与世俗王权的夹缝之中,为了自保,以免自己被送上绞刑架或宗教裁判所,他们断不敢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他们不得不用学术味十足、晦涩难懂的拉丁语写作,表达所思所想时也不得不瞻前顾后、半吐半露。这样一来,即便是后世那些对古典拉丁语造诣颇深的大学者,也很难将他们流传下来的文献解读清晰。而人们出于不同身份、不同目的和不同角度,往往会对他们的思想观点做出迥异的诠释和评价,甚至也产生误读、曲解和偏见。

 

 本卷要介绍的教父哲学家都处于基督教发展的早期,而教父哲学在时间上与晚期希腊哲学基本上是重合的。这些教父在解读和传播教义时或多或少地改造、利用了古希腊哲学中的一些概念,如“逻各斯” “心灵” “灵魂”和“肉体”等。由此,哲学史家把他们著作中所包含的哲学因素,如他们提出的哲学问题、使用的哲学概念和思辨推理等抽取出来,概括为“教父哲学”。

 

 到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在欧洲取得了万流归宗的地位,各阶层的人,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人们的生活都与宗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世纪的基督教思想家都是绝对虔诚的基督教徒,在他们的心目中,人是一种需要信仰的动物,没有信仰,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在他们看来,宇宙万物皆由上帝所造,上帝是一切存在的理由。他们论述理性与信仰,平衡天恩与人性,调和神学与哲学。一些人皓首穷经来证明基督教与古希腊哲学并不冲突,一些人则千方百计利用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遗产来证明上帝存在的合理性,还有一些人想方设法来证明古希腊哲学也同样能迎合基督教神学思想的需要。如何处理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则如一根红线,贯穿于整个中世纪思想史的始终。

 

 中世纪是西方哲学史上承上启下的时期。在此时期,西方文明的三大来源——希腊的理性主义、罗马的法制和希伯来的文明传统,通过基督教的神学和哲学,被整合为一种完整的文明传统。进入中世纪后,欧洲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文化蒙昧和落后。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基督教教会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取得了支配地位,垄断了西欧的文化教育。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同时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到12世纪,西欧进入了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科学、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美学等领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有学者也称之为“12世纪的文艺复兴”。到13、14世纪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进步促使人们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敢于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就这样,古典文化和基督教信仰的交织融合,推动着西方逐渐进入辉煌灿烂、巨人涌现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世纪的长夜结束之时,人们也看到了近代文明的曙光。此后,西方思想文化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即将在产生现代世界的一系列巨大变革中显示自己强大的威力。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本卷主要介绍了中世纪主要的哲学家及其思想和重要的哲学概念。与希腊哲学不同,中世纪哲学——无论是早期的教父哲学还是后来的经院哲学——从来就没有获得过独立的地位,它所讨论的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基督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基督教哲学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的教父哲学和后期的经院哲学(大致上以公元11世纪为界)。早期教父的主要任务是护教,力图说明基督教是高于一切希腊哲学的真正哲学。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发展乃至在欧洲取得万流归宗的地位,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的关系成为思想家们思辨的主题。这种思辨塑造了西方人的意识形态,进而影响了他们世俗政治和社会生活,也为14世纪下半叶以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潮奠定了思想准备。



作者简介

本卷主要介绍了中世纪主要的哲学家及其思想和重要的哲学概念。与希腊哲学不同,中世纪哲学——无论是早期的教父哲学还是后来的经院哲学——从来就没有获得过独立的地位,它所讨论的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基督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基督教哲学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的教父哲学和后期的经院哲学(大致上以公元11世纪为界)。早期教父的主要任务是护教,力图说明基督教是高于一切希腊哲学的真正哲学。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发展乃至在欧洲取得万流归宗的地位,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的关系成为思想家们思辨的主题。这种思辨塑造了西方人的意识形态,进而影响了他们世俗政治和社会生活,也为14世纪下半叶以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潮奠定了思想准备。



目录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世纪主要的哲学家及其思想和重要的哲学概念。与希腊哲学不同, 中世纪哲学--无论是早期的教父哲学还是后来的经院哲学--从来就没有获得过独立的地位, 它所讨论的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基督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基督教哲学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即早期的教父哲学和后期的经院哲学 (大致上以公元11世纪为界)。早期教父的主要任务是护教, 力图说明基督教是高于一切希腊哲学的真正哲学。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发展乃至在欧洲取得万流归宗的地位, 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的关系成为思想家们思辨的主题。这种思辨塑造了西方人的意识形态, 进而影响了他们世俗政治和社会生活, 也为14世纪下半叶以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潮奠定了思想准备。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