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永不生锈的信仰余同友✍正版全新书籍现货如需其它图书请联系客服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十,节假日正常发货~量大请联系客服享受团购价~专业文史书城,如需其它图书请联系客服
¥
44.18
7.6折
¥
58
全新
库存888件
作者余同友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678030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平装
定价58元
货号3617765
上书时间2024-12-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编辑推荐】
一尊神秘银像,一种永不退色的信仰
一个中国故事,一段尘封已久的传奇
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中华大地演绎了多少生动鲜活的“党史”故事
【内容简介】
本报告文学入选中国作协2021年度定点深入生活扶持项目,讲述了发生在安徽省旌德县一个红色家族三代人舍命保护马克思银像的故事。作品以共产党员梅大栋个人命运沉浮与马克思银像的曲折命运为主要线索,表现出梅大栋一家数口人为保护银像做出的巨大牺牲。特别是梅大栋,一生追随党,经历坎坷,但为了党的事业,九死而不悔。作者通过细致的采访和大量的案头工作,深入人物内心,体会了一位早期共产党人的心路历程,从而书写出信仰的力量。
【目录】
引子 / 00
第一章初醒 / 00
一这个教员像工友 / 00
二“示范生,不是稀饭生” / 00
三“大家管我叫代英好了” / 0
四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 0
五一次特殊的旅行 / 0
六肖楚女来了又走了 / 0
第二章淬炼 / 0
一到“小莫斯科”去 / 0
二师友又相聚 / 0
三第六号银像 / 0
四九月惨案 / 0
五背银像的“乞丐” / 0
第三章播火 / 0
一卖粮办校 / 0
二遍地新歌 / 0
三银像的见证 / 0
四不一样的书店 / 0
第四章炮火 / 0
一旌德青年在武昌 / 0
二“草鞋县长” / 0
三山雨欲来 / 0
四血染上东门 / 0
第五章栋梁 /
一兄弟回乡 /
二案惊蒋介石 /
三越狱 /
四智逃 /
五栋走梁塌 /
第六章秘密 /
一临行前的嘱托 /
二“请愿”招来的“黑牢” /
第七章“家庭” /
一揣着银像到上海 /
二上海的“家庭” /
三“我叫陈铁如” /
第八章悲歌 /
一东方旅社事件 /
二审讯 /
三“墙外桃花墙里红” /
第九章传薪 /
一白雪红梅图 /
二朱少白的遗憾 /
三银像“失”而复出 /
第十章寻梅 /
一心结 /
二从“梅大栋”到“梅养天” /
三墓地 /
尾声 /
后记 /
【文摘】
第一章初醒
一这个教员像工友
这是1920年11月的一天。
梅大栋和几位同学站立在宣城北门小火轮码头上,等着从芜湖湾沚方向坐船来的恽代英。这个地方又名“别士桥”。据说,唐代大诗人李白第一次来宣城,就是从这里“泊舟而至”的。后来李白曾于此作《送友人》,其中的“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成为千古名句。梅大栋和同学们开玩笑说,今天我们在这里迎接代英先生,没准以后这个地方会改名为“迎士桥”呢。
是的,年轻的学子们今天在这里迎接的恽代英,是他们心目中的“士”,一位真正的“士”。可是,他们等了很长时间,船上的乘客都下光了,还是没有见到恽代英,莫非他们将时间弄错了?
几天前,校长章伯钧告诉同学们,他们四师(安徽省宣城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四师”)新学期要聘请一位新教员,叫恽代英。当时一听这个消息,梅大栋异常激动,他就到校长室请求,要和同学们一起去码头上迎接恽代英。
章伯钧故意板着面孔说,怎么,这回你们满意了?
梅大栋知道章校长指的是四师学生之前举行的几次拒绝顽固派统治学校的学_潮运动,他挠挠头皮说,恽代英能来四师是我们的大福气啊!即便是在较为偏僻的皖东南宣城,恽代英的名字也像星星般闪耀在知识青年们的心中。恽代英是少年中国学会会员,他常在《少年中国》杂志上发表文章,一写就是数千上万言。这杂志经各种渠道传到宣城时,往往已经被翻阅得卷边了,但梅大栋依然一期一期追着读,他的感受和大部分同学一样,“凡是读过他文章的,未有不被他的道理说服、感情所吸引”。
小火轮冒着浓烟突突突地离岸开走了,梅大栋他们还是没有等到恽代英,只好往学校走。没走几步,就见一个人问路,先生,到宣城第四师范学校怎么走?那人操的是一口外地口音。
梅大栋心里一动,问他,您,是恽代英先生?
那个年轻人摇摇头,笑着,指着不远处的一个人说,代英在那儿呢。
不远处那个人穿着一件半旧的显得有些窄小的蓝布长衫,剃着光头,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脚上穿的是土制布鞋。他坐在担行李的扁担上,正冲着梅大栋笑。然后,他站起来拱手说,我是恽代英,你们就叫我代英吧。
梅大栋不敢相信这个人就是恽代英。他是如此朴素,若是不戴着眼镜,活脱脱就是学校里一位卖苦力的工友嘛。但是恽代英一开口说话,梅大栋就知道,这是恽代英,这是那个创办“利群书社”,试验“全然共产,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共同生活”的恽代英,这是那个左手翻译、右手撰文,热情讴歌新思潮的恽代英。他赶紧去帮恽代英担行李,恽代英连连摆手说,哎,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带路吧!
梅大栋侧了身说,先生,应该是您带路!
恽代英说,不对,叫我代英,还是我在前头蹚路吧。
梅大栋和同学们跟在恽代英身后,这次随着恽代英一起到四师来的,还有随他附读的学生李求实、刘茂祥和吴华梓(又名吴化之)。夕阳西下,一行年轻人的身影被拉长。梅大栋心里激动着,当然,他那时还不会想到,他今后的命运会和这一行人发生密切的关系。
【作者简介】
余同友,男,祖籍潜山,20世纪70年代初出生于皖南石台县,现供职于安徽省作家协会,一级文学创作。有诗歌、中短篇小说等在《诗刊》《十月》《人民文学》《长江文艺》上刊发,多部小说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杂志及年度选本选载。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站在稻田里的旗》《去往古代的父亲》《斗猫记》,长篇小说《光明行》,长篇纪实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让石头开岀花来》,长篇儿童小说《大水之夏》《长江的微笑》等。曾获澎湃新闻首届非虚构写作大赛特等奖、安徽省社科奖文学类政府奖、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十年文学奖小说奖等奖项。
【前言】
引子
那应该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夜已深,年轻的他坐在一处渡口边的渡船上,向四周张望着。
渡口在梅溪(又名徽水)边。从这里往北通往水阳江、青弋江,由水路可到全国四大米市之一的芜湖;往南则通往泾县,到达三溪坑口,而那里,则是他的老家皖南旌德县了。白露已过,万物浸润在深秋的轻寒中,河水在月光下“浮光耀金,仿佛梅花片片”,这情景正是“梅溪”名称的来历。他不由得想起本地清初诗人施闰章的诗句“梓岫城头出,梅溪杖底流”。当然,这句诗,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吟诵,否则,人们会惊异于他一身逃荒人的打扮——破旧的粗布衣衫,遍布烟灰的脸庞,身后背篓里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河水轻轻地碰撞着船底,像一个人深重的喘息,他也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自从9月21日那天匆忙离开江西萍乡安源,差不多一个月了,他翻山越岭,穿街走巷,虽然一路上尽量昼伏夜行,但仍然遇到了无数险情,现在,眼看快到家乡,总算可以稍稍定下心来了。
河边的大山无言地耸立着,山深处,偶尔传来一阵苦恶鸟的鸣叫,苦哇——苦哇——
他心有所动,再次观察了一下四周,确认一切安全后,忍不住扯过背在身后的旧背篓,拨开表面的脏衣服、破鞋子,直接将手伸到背篓中央,将一个小布包掏了出来。
布包缠得很紧,一层层包裹着,他像剥笋子一样,细心地打开,最后包着的是一块绸布,掀开略显冰凉的绸布,如水落石出。这一路上,他用生命保护着的物品,此刻终于显露出了面目。
他脸上的神色陡然严肃起来,双手捧定,双眼凝视着物品。
这是一尊高15.5厘米、重250克的银质的半身胸像,被塑造的这个人,一头长长而浓密的鬈发盖住了双耳,一圈络腮胡子倔强地覆盖到颈项之下。这是一位外国的美髯公,高鼻深目、宽额浓眉,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双眼,那样地深邃、坚定与睿智。
银像的底座上刻着几个字母:KMAPHC。这是俄文,意思是:卡尔·马克思。而在银像的底座下面,也刻有一行俄文,意思是:第6号,莫斯科铸造。
卡尔·马克思,这个年轻人轻轻地念着这个名字,在这个特殊的地点,捧着这尊银质胸像,他的心里升腾起一种强烈的冲动,他要赶快回到家乡,回到乡亲们中间去,他急迫地要将这尊银像附着的一种主义、理想、信念栽植到皖南大山深处百姓的心里。
这是1925年10月的一天,这个年轻人名叫梅大栋,这一年他27岁。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他带回深山里的这位“马克思”,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一群深山里地地道道的农民,而且还将影响他整个家族与家庭的命运。在此后几十年的血雨腥风里,为了这位“马克思”,他们全家付出了三条生命的代价。
此刻,2022年4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春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档案馆里,我也在凝视着这尊银像。如今,它已经是全国一级革命历史文物。
近100年过去了,银像一如当初那般,闪耀着银质的内敛而沉稳的光芒,卡尔·马克思的双眼依然深邃而坚定。
我忽然想,百年前,这也许是世界上最神奇的相遇,卡尔·马克思,这位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古老城市特里尔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在他去世后约30年,却在俄罗斯平原莫斯科河畔被塑成银像,而后又经过山一程水一程的迢迢传递,最后,它竟然落脚在亚洲东部中国皖南深山的一隅。它从城市到山村,从知识分子到广大农工,这仿佛是一种隐喻,一种关于中国革命的隐喻。
今天,当我们再次用目光抚摸着银像,检索着这一尊银像经历的风雨历史,其实也就是在回顾20世纪20年代以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革命历程。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从遥远的西方来到了中国,中国这头沉睡很久的东方雄狮才被唤醒。
这一刻,这仅有250克重的银像,突然变得沉甸甸的。我相信,任何一个当代中国人面对它,都不敢有丝毫的轻薄与草率。
苦恶鸟又鸣叫了一声。青年梅大栋早已热血沸腾,他郑重地原样包裹好银像,塞进背篓的深处。他等不及了,跳下渡船,迈开大步,沿着河边旌泾古道上的石阶往山里走去。
那么,让我们随着他的脚步,一同走进20世纪那个热血年代,看看在皖南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一群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这一尊马克思银像有着怎样的命运遭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