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诗化智慧陈立基✍正版全新书籍现货如需其它图书请联系客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诗化智慧陈立基✍正版全新书籍现货如需其它图书请联系客服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十,节假日正常发货~专业文史书城,如需其它图书请联系客服

38.19 5.8折 66 全新

库存888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立基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9106891

出版时间2019-02

装帧平装

定价66元

货号1495531

上书时间2024-12-07

史学专业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中华传统智慧和中华传统诗词有机结合,融诗性、理性、实用性于一体,
生动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多样表现形式。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 :陈立基博士将中华传统智慧和中华传统诗词这两朵优秀传统文化的奇葩结合在一起,完成了《诗化智慧》一书,达到了思想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产生了更加美好的效果,这是一次富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尝试。《诗化智慧》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正能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华传统智慧的浩瀚烟海中精选了天人合一、民惟邦本等二百条智慧,分为天人篇、治国篇等二十个篇章,通过引用约两千首(句)经典诗词、名句,用简单优美的语言进行阐发,帮助读者学习理解这些智慧。本书融诗性、理性、实用性于一体,使读者能系统全面、简明扼要地学习和感悟中华传统智慧的内涵,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目录】 
一、天人篇 
1.天人合一 
2.道法自然 
3.实事求是 
4.沧海桑田 
5.天行有常 
6.去伪存真 
7.应时使之 
8.物竞天择 
9.天道盈亏 
10.见素抱朴 
二、治国篇 
11.万世太平 
12.天下为公 
13.四海一统 
14.均平天下 
15.礼法合治 
16.礼义廉耻 
17.居安思危 
18.兴利除害 
19.协和万邦 
20.止戈为武 
三、理政篇 
21.民惟邦本 
22.为政以德 
23.计利天下 
24.德高爱民 
25.文武兼备 
26.守经达权 
27.明于下情 
28.以实则治 
29.大本在农 
30.广求民瘼 
四、财富篇 
31.义以生利 
32.财富大本 
33.藏富于民 
34.钱货为本 
35.富国节用 
36.蓄积足恃 
37.工商皆本 
38.以政裕民 
39.量入为出 
40.勤劳致富 
五、军事篇 
41.国之大事 
42.忘战必危 
43.极武者伤 
44.在乎壹民 
45.胜而强之 
46.师必有名 
47.兵贵于精 
48.兵以形固 
49.兵贵选将 
50.用军一时 
六、信念篇 
51.志存高远 
52.自强不息 
53.人贵弘道 
54.高山仰止 
55.刚健笃实 
56.养浩然气 
57.威武不屈 
58.敦品励行 
59.穷不变节 
60.我心有主 
七、报国篇 
61.江山如画 
62.精忠报国 
63.爱国如家 
64.赤胆忠心 
65.不求富贵 
66.匹夫有责 
67.以身许国 
68.为国捐躯 
69.保国安民 
70.捍蔽边疆 
八、敬民篇 
71.安居乐业 
72.人皆尧舜 
73.当兼相爱 
74.忧民之忧 
75.仁以厚下 
76.无为而治 
77.水能覆舟 
78.民生在勤 
79.安民利民 
80.足食为先 
九、任贤篇 
81.育才造士 
82.礼贤举士 
83.德才兼备 
84.任贤必治 
85.海纳百川 
86.人尽其才 
87.百年树人 
88.知人善任 
89.八观六验 
90.百花齐放 
十、廉政篇 
91.廉不言贫 
92.公明廉威 
93.激浊扬清 
94.廉洁自律 
95.慎独慎微 
96.奢靡危亡 
97.鞠躬尽瘁 
98.守法持正 
99.功成不居 
100.光明磊落 
十一、谋略篇 
101.上兵伐谋 
102.纵横捭阖 
103.先谋先胜 
104.大兵无创 
105.运筹帷幄 
106.化异为己 
107.兵无常势 
108.知己知彼 
109.兵不厌诈 
110.智者无疆 
十二、处事篇 
111.己所不欲 
112.宠辱不惊 
113.和而不同 
114.择善而从 
115.各美其美 
116.恰如其分 
117.严于律己 
118.同心同德 
119.换位思考 
120.克己奉公 
十三、修身篇 
121.淡泊明志 
122.见贤思齐 
123.文质彬彬 
124.安步知足 
125.独善其身 
126.修己安人 
127.温柔敦厚 
128.谦虚谨慎 
129.澄澈洗心 
130.俭故能广 
十四、劝学篇 
131.知行合一 
132.学海无涯 
133.业精于勤 
134.博古通今 
135.不耻下问 
136.锲而不舍 
137.温故知新 
138.厚积薄发 
139.精益求精 
140.学思践悟 
十五、笃行篇 
141.上善若水 
142.厚德载物 
143.智圆行方 
144.卑以自牧 
145.始于足下 
146.公平正直 
147.强魂健体 
148.举要治繁 
149.勤俭耕读 
150.仁者无敌 
十六、幸福篇 
151.德福圆融 
152.仁者无忧 
153.造物成己 
154.幽人贞吉 
155.乐善好施 
156.家庭和睦 
157.无疾而终 
158.后人贤孝 
159.志同道合 
160.恬静自在 
十七、生态篇 
161.仁爱万物 
162.和谐共生 
163.物我合一 
164.依正不二 
165.四时有序 
166.天地大美 
167.俯仰苍穹 
168.乐山乐水 
169.山水诗境 
170.沧浪入画 
十八、辩证篇 
171.物无全美 
172.福兮祸倚 
173.有无相生 
174.过犹不及 
175.审时度势 
176.见微知著 
177.负阴抱阳 
178.物极必反 
179.中庸和谐 
180.辅车相依 
十九、创新篇 
181.变法则存 
182.旧邦新命 
183.革故鼎新 
184.日新月异 
185.青出于蓝 
186.新陈代谢 
187.与时俱进 
188.识时达变 
189.标新立异 
190.独树一帜 
二十、美质篇 
191.自然中和
192.含蓄蕴藉
193.参差万象 
194.浑然天成 
195.雄浑劲健 
196.豪放旷达 
197.沉着高古 
198.飘逸流动 
199.空灵洗练 
200.典雅清奇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1.
天人合一
出处:
《春秋繁路
·阴阳义》:“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庄子·达生》:“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解析:
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相通,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符合事物运行规律。
诗化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义
:空荡荡的山中不见人影,只隐约听见人语的声响。夕阳照射在幽深的丛林中,霞光映在青苔上。
评述
:中国古代先哲们主张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相通,反对天与人对立,讲求天人合一。《周易
·乾卦·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意思是德行高尚的人,功德与天地契合,光明与日月辉映,作息与四季同步,攻守与鬼怪适应。他的行为先于天时,符合自然法则,后于天时,遵循自然变化规律。庄子把天人合一看作人生的理想境界,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宋代司马光所描绘的天人合一是:“今人主和德于上,百姓和合于下,故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故阴阳和,风雨时,甘露降,五谷登,六畜蕃,嘉禾兴,朱草生,山不童,泽不涸,此和之至也。”(《资治通鉴》)指上下意志相统一,就会天地和安。天地和安就会出现风调雨顺、甘露普降、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稻禾茁壮、瑞草茂盛、山岭不秃、湖泊不枯的和谐景象。
古人把茫茫宇宙看作天,对天的看法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天心存敬畏。《尚书
·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意思是尧帝命令羲氏与和氏,敬慎地遵循天数,推算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制定出历法,敬慎地把天时节令告诉人们。荀子指出:“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荀子·王制》)大意是说动物饲养、植物繁殖、行政管理都要符合天时。二是天人感应。墨子说:“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墨子》)这里所说的天人感应,实质是人对天的认知和祈盼。三是应时使之。根据客观规律适应和利用自然。荀子指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如果人的行为与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相悖,就有可能会产生人祸现象。
当然,先哲们也认识到天人是有区别的。荀子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天论》)强调自然有特定的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又指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完全受制于自然。
2.
道法自然
出处
:《老子
·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析
:道法自然是老子的基本思想之一,
“道”是指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宇宙万物产生于“道”的运动和变化,而“道”根本的原则取决于自然的规律。
诗化

日出行(节选)
[唐]李白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诗义
:芳草不会因为在春天萌发而感谢春风,树木也不会因为叶子的枯落而怨恨秋天。是谁在挥舞鞭子促使四季轮转?其实,万物兴衰都是自然的规律。
评述
:草木的繁荣和凋落,万物的兴盛和衰歇,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大自然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万物都按各自的规律去运行,没有任何力量可抗拒。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老子思想的精髓,老子从天道自然的体悟中,认识到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道法自然”的“道”是指宇宙的本原和实质;而“自然”不仅是指自然界,更是指自然规律。人和天地万物都是以道为本原,道是自然与人存在的共同基础,也是人与万物的共同本性。天之道是自然规律,人之道就是人类社会为人处世的原则。万事万物的运行都有其法则,自然之道、社会之道和人生之道都应遵循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规律。“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楚辞·九歌》)意指在水中摘取薜荔、在树梢采摘荷花都是违反自然规律,不切合实际的。人们要把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
所谓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就是指人要顺应天道自然而行动,遵偱规律去实现目的。老子和孔子是古代两位卓越的智者。与孔子提出希望通过每个人,尤其是执政者的修身立德以平天下,造福万民不同,老子提出了约束执政者的欲望,“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追求自然而然的社会秩序的观点。
《老子》是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唐代白居易在认真研读该书之后,写下了一首七律诗:
“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虽异匏瓜难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白居易《感兴·其一》)说出了他读了《老子》之后,对老子的辩证统一、有无相生、福兮祸依等思想的收获和感悟,认为人世间“名”与“利”不宜贪求,以免招致灾祸。
3.
实事求是
出处
:《汉书
·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解析
:指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发展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
诗化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诗义
:四条河流交错环抱着吴兴城,而从四条河分出的溪水滋润着千家万户。百姓利用自然条件,在水深的地方种上菱角,水浅的地方种植水稻,在那不深不浅的水域里种上荷花。
评述

“实事求是”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它是研究和掌握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是唯物论与辩证法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的概括和具体运用。只有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清代唐甄指出:
“量力而行则不竭,量智而谋则不困。”(《潜书·审知》)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化,反对形式主义、浮夸空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工作中求真务实、注重实干,不搞虚的。
4.
沧海桑田
出处
:《神仙传
·王远》:“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解析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形容自然界变化太大,也指人世间变化很大。
诗化

浪淘沙
[唐]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诗义
:海浪无边,平沙无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浪不停地淘着沙子,不断地堆积,促使沧海变成了桑田。
评述
:白居易的《浪淘沙》讲的是自然界沧海桑田的变化,朝去暮来,沧海变桑田。明代张以宁的《浙江亭沙涨十里》也是描绘大自然沧海桑田的变化,诗云:
“重到钱唐异昔时,潮头东击远洲移。人间莫住三千岁,沧海桑田几许悲。”而韦庄的《台城》讲的是人世间沧海桑田的变化,物是人非,诗云:“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人在春雨纷飞、春草茂密的三月,来到六朝古都台城(今南京玄武湖畔),回想起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先后建都于此,曾经繁华一时,然而却一个接一个地衰败消亡,如同一场大梦无影无踪。可那台城的春柳却依然郁郁葱葱,容颜不改,绿遍十里长堤,丝毫没有被朝代更迭的悲剧所影响而感伤,真是草木无情。
表达人世间沧海桑田变化的诗词还有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表达了昔人已去,空留故楼的惋惜之情。苏轼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试问在西兴渡口,我们共赏过几次夕阳斜晖?不用去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
沧海桑田,世事变幻。时间是巨大的力量,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都阻挡不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事物不断发展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善于把握趋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作者简介】 
陈立基,1962年生,广西北海市人。教育学博士。现任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著有诗歌集《体育魂》《山水集》《凯风南拂》《惠风和顺》《鹏风翱翔》,散文集《幽人贞吉》《云之道远》《硕人含章》《万里信步》,专著《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观》《体育新观念》《中国彩票市场发展研究》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