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唐文》全11册 中华书局
  • 《全唐文》全11册 中华书局
  • 《全唐文》全11册 中华书局
  • 《全唐文》全11册 中华书局
  • 《全唐文》全11册 中华书局
  • 《全唐文》全11册 中华书局
  • 《全唐文》全11册 中华书局
  • 《全唐文》全11册 中华书局
  • 《全唐文》全11册 中华书局
  • 《全唐文》全11册 中华书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唐文》全11册 中华书局

《全唐文》全11册 中华书局,1987年2版2印,自然旧,外封皮有破损,内页和精装书皮完好,纸张偏黄护眼,无划线和图章。私人藏书,品像佳。

830 400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董誥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83-11

版次1

印刷时间1987-02

印次2

印数4700千册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纸张轻型纸

定价400元

上书时间2024-11-12

冠代朝宗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1987年版本,自然旧,外封皮有破损,内页和精装书皮完好,纸张偏黄护眼,无划线和图章。内页字迹清晰可读,此书系私人藏书,因为添新书放不下,不得不忍痛割爱。品像佳。
商品描述
《全唐文》是唐代(包括五代)文章的总集,也是迄今最大的唐文总集。
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清仁宗取得内府旧藏《唐文》一百六十册,认为该书“体例未协,选择不精”,遂命儒臣重加厘定。
《全唐文》正式辑纂始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敕令开设“全唐文馆”,由文华殿大学士董诰领衔,由廷臣学者共107人入馆编校,董氏曾任《四库全书》副总裁,有主编巨书的经验,故非徒以位高而领衔,具体规划皆有裁定。
《全唐文》以《唐文》为基础,取《四库全书》内的唐人别集,以及《文苑英华》、《唐文粹》、《唐大诏令集》、《古文苑》、《崇古文诀》、《文章辨体汇选》等总集,并搜罗《永乐大典》所载之残篇,“散见于史子杂家记载、志乘金石碑版者”。
作为《全唐文》底本的内府旧籍《唐文》原书今已不存,当时学者对其检视描述如下

《唐文》收录唐、五代文一万数千篇,分十六函,每函十册。
《唐文续拾》
《唐文》无序文、凡例,页首有“梅谷”钤印,当时不知编者,传说为海宁陈氏或玲珑山馆、传是楼之遗藏。
《唐文》尚未编辑完成,采纳文章大都来自常见明代版本之唐人文集。
《唐文》将诰制特别分为一类。
《唐文》将帝王批语附于本文之后。
《唐文》中唐太宗文章内有《晋书》赞文。
《唐文》收有《会真记》等传奇作品。
《唐文》将史书中唐人对话误以为该人之文章。
《唐文》误收隋代以前之文。
《唐文》中采自《文苑英华》之文章因据明刻本所辑,极多讹误脱漏之处。
清仁宗所批评“体例未协,选择不精”主要指后六项,于是《全唐文》编辑时修改了体例,也不收录小说作品。
全书凡六易寒暑,至嘉庆十九年(1814年)闰二月成书进呈钦定、御制序文后即交由内府、督理两淮盐政阿克当阿等负责刊刻,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刊成,即所谓扬州官本。光绪年间又有广州重刻本。
和《全唐诗》相比,《全唐文》投入了更多的编撰力量。先后参与其事者近百人,其中既有词章之士法式善、周之琦、秦恩复辈,又有渊博学者阮元、徐松、胡承珙等。这一人员组合,对本书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保证作用。加上时当乾嘉朴学鼎盛之时,编者又可以充分利用内府图书,文章本身也不像诗歌那样流传多歧而容易以讹传讹,所以《全唐文》的质量较之《全唐诗》要好得多。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1987年版本,自然旧,外封皮有破损,内页和精装书皮完好,纸张偏黄护眼,无划线和图章。内页字迹清晰可读,此书系私人藏书,因为添新书放不下,不得不忍痛割爱。品像佳。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