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法被胁迫行为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刑法被胁迫行为研究

16.61 4.0折 42 全新

库存6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立红、陈兴良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65300462

上书时间2024-11-09

学海图书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立红、陈兴良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5
  • 版次 1
  • ISBN 9787565300462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4页
  • 字数 3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北大刑法博士文丛(14)
【内容简介】
  《刑法被胁迫行为研究》探讨了我国刑法上一种特殊的、富于争议的行为类型——被胁迫行为的法律性质、法律要件等问题,并由此而引发对我国犯罪论体系重构的新思考。《刑法被胁迫行为研究》在比较英美法系刑法及大陆法系刑法被胁迫行为法律性质的基础上,对我陶刑法中被胁迫行为的性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被胁迫行为法律性质的二元性,并就其与紧急避险行为的关系及法律要件上的差异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此外,针对不同性质的被胁迫行为,分别剖析了各自的成立要件和刑事责任。最后,以被胁迫行为的可免责性为基础,进一步阐述了免责性评价在整个犯罪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孙立红,女,1978年3月出生,汉族,辽宁本溪人。1995年考入辽宁大学法学院,1999年获法学学士学位,1999年考取吉林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硕士研究生,2002年获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考取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博士研究生,20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法律系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犯罪学等方面的研究,曾在《法律科学》、《中国刑事法杂志》、《刑事法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
【目录】
导言
第一章被胁迫事由的界定
一、背景:国内外被胁迫立法的不同状况
(一)国外被胁迫行为的立法特征
(二)我国被胁迫行为的立法特征
(三)对比与总结
二、被胁迫行为的界定及特征
(一)被胁迫行为的定义
(二)被胁迫行为的特征
三、被胁迫事由的分类
(一)按照前提划分:重度胁迫、中度胁迫、轻度胁迫
(二)按照行为特征划分:作为的被胁迫、不作为的被胁迫
(三)按照保护的对象划分:保护与己相关利益的被胁迫、保护他人利益的被胁迫
(四)按照法律性质划分:阻却犯罪的被胁迫、影响量刑的被胁迫

第二章被胁迫阻却犯罪事由的法律性质
一、大陆法系国家被胁迫与紧急避险关系的争议
(一)大陆法系紧急避险的法律性质争议
(二)大陆法系紧急避险与被胁迫关系的分析
二、英美法系国家被胁迫与紧急避险关系的争议
(一)传统区分被胁迫与紧急避险的理论
(二)作为正当化事由的被胁迫
(三)作为独立抗辩理由的被胁迫
(四)作为新的宽恕抗辩类型的被胁迫
三、国外被胁迫法律性质争议的总结
(一)国外被胁迫法律性质的理论前提
(二)被胁迫法律性质的比较分析
四、被胁迫法律性质的二元性分析
(一)被胁迫违法阻却事由原理分析
(二)被胁迫责任阻却事由原理分析
(三)总结

第三章被胁迫阻却犯罪事由的成立条件
一、阻却犯罪的被胁迫成立条件的一般结构分析
(一)大陆法系被胁迫事由成立要件与结构
(二)英美刑法胁迫抗辩事由成立要件与结构
(三)前苏联及俄罗斯被胁迫事由成立要件与结构
(四)我国胁迫避险成立要件与结构现状
(五)我国胁迫避险成立要件与结构的分析
二、胁迫避险的前提条件
(一)胁迫的来源
(二)胁迫的程度
(三)胁迫的紧迫性
(四)胁迫的现实性
(五)胁迫的对象
三、胁迫避险的行为要件
(一)胁迫避险意思
(二)胁迫避险行为的手段、方法限制
(三)胁迫避险的行为对象
四、胁迫避险的限度条件
(一)胁迫避险限度的一般要求
(二)胁迫避险具体限度标准的分析
(三)特殊类型的胁迫避险限度分析
五、胁迫避险的特殊排除条件
(一)因过错而导致的胁迫危险
(二)负有特殊职责

第四章被胁迫影响量刑事由的性质及界定
一、影响量刑的被胁迫事由处罚原理
(一)量刑事由的被胁迫范围与类型
(二)量刑事由的被胁迫处罚原理分析
二、影响量刑的被胁迫事由的认定
(一)狭义胁迫避险过当的认定
(二)其他影响量刑的被胁迫的认定
三、影响量刑的被胁迫事由与胁从犯的关系
(一)量刑事由的被胁迫与胁从犯的关系
(二)被胁迫构成胁从犯的立法分析
四、影响量刑的被胁迫事由定罪及处罚
(一)侵害生命法益
(二)严重侵害健康法益
(三)侵害重大财产法益

第五章被胁迫之免责评价对我国犯罪论体系的影响
一、我国刑法对阻却事由称谓的争论
(一)排除社会危害性事由
(二)排除犯罪性事由
(三)具备实质除罪性的事由
(四)欠缺犯罪构成部分要件的事由
(五)消极构成要件
二、对阻却事由称谓争论的评析
(一)社会危害性排除说的评析
(二)犯罪性排除说的评析
(三)具备实质除罪性事由说的评析
(四)欠缺犯罪构成部分要件说的评析
(五)消极构成要件说的评析
三、阻却事由的免责评价之提倡
(一)质疑社会危害性的核心地位:归责的犯罪论体系之提倡
(二)我国刑事责任观念的缺陷
(三)区分违法阻却与免责的理论基础
(四)免责事由的独立性对犯罪论体系的特殊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目录
二、外文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