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周有光9787200120127北京出版集团
¥
9.8
3.1折
¥
32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周有光
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
ISBN9787200120127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2元
货号9787200120127
上书时间2024-12-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作为语言学家的周有光,新世纪后的关注点有所变化,他更关注整个社会常识的匮乏现状,因此写了很多有针对性的短文章,广泛涉猎历史、文化理论、思维等等领域。《常识(精)/大家小书》编者叶芳从周有光关于文化理论的文章中精选出10万余字,并精心做了导读。
作者简介
周有光先生,1906年生于江苏常州,是中国有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思想家。早年在大学主修经济学。曾任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经济学教授,上大学时对语言学、文字改革有浓厚兴趣,并参加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1955年以后,根据国家需要,专职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研究文字改革和汉语拼音问题,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并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校授课。主持和拟定了《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知名品牌和建立了汉语拼音系统。
半个多世纪以来,周有光先生一直致力于推进中国文字改革和语文现代化的进程。1961年出版著作《汉字改革概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文字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此后他还陆续出版了《世界文字发展史》、《比较文字学初探》、《朝闻道集》等30余部重要著作。周有光先生不仅在语言文字领域成果斐然,在文化史研究等领域同样成就显著。
周有光先生历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委员;《汉语大词典》学术顾问;日文《不列颠靠前百科全书》靠前学术顾问等,是中国很受敬重的有名学者之一。
目录
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
字母跟着宗教走
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桥梁——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三十五周年
拼音正词法和靠前互联网
几个有不同理解的语文问题
语文教学的两条思想
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
圣约翰大学的依稀杂忆
读孟一疑
作文和写话
双文化和双语言
学而不思则盲,思而不学则聋——《现代文化的冲击波》前言
信仰问答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
华夏文化的历史发展
弘扬华夏文化、革新华夏文化
四种传统文化的历史比较
文化的衰减与创新
文化的创新规律——文化的新陈代谢规律之一
文化的衰减规律——文化的新陈代谢规律之二
文化的流动规律——文化的新陈代谢规律之三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
人类社会的文化结构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从社会发展探索现代化的含义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
内容摘要
这本周有光所著的《常识(精)/大家小书》中包含了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的衰减与创新、优选化时代的世界观等五个部分的内容。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涉及现代社会的基本知识,涉及与曾经形成、塑造我们的观念、立场息息相关的文化内容。通过他的讲解,我们有可能体会到我们已有的知识需要怎样的改造和更新,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我们需要具备何种资质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或许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谈论常识的开始,或许并非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获益,但至少它可以提醒读者掌握一些常识对开启民智是多么有益。
精彩内容
“字母跟着宗教走”是字母学的一条规律。这条规律基本上符合历史事实,但是也有例外。字母跟着
宗教走,实际是文字跟着文化走。文化永远从高处流
向低处,后进民族采用先进民族的字母,是自然趋势。
人们往往以为拉丁字母是基督教的神圣文字,其实基督教没有神圣文字。《圣经》从古到今用多种文字书写。《旧约》原来用希伯来文书写,其中少数片段用阿拉马文书写。希伯来文本失传了,前3世纪中叶从阿拉马文译成希腊文。《新约》最初用希腊文书写,405年从希腊文译成拉丁文,后来译成各种近代文字,20世纪后期有《圣经》译本二百五十种,分章的《福音书》有一千三百种。比较: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以阿拉伯文为神圣文字,“更改一个字母就要
天崩地裂”。
1—2世纪,基督教传入罗马帝国,起初遭到排斥和镇压,313年得到认可传播,380年定为帝国的国教。拉丁文只有部分贵族学习,广大群众都是文盲。基督教起初用口语对文盲传教,后来用拉丁(罗马)字母拼写各地民族语言,翻译《圣经》,于是欧洲各民族有了最初的文字。从罗马帝国统一用拉丁文,到各国分别创制民族文字,是西欧走出黑暗时代的文化升华。
欧洲近代各国文字都起源于《圣经》的注释,或者《圣经》的片段翻译。遗留至今的最早手迹年代,法文为842年,意大利文为960年,西班牙文为10—11世纪,其他文字更晚。爱尔兰接受基督教比较早,引进的字母变成爱尔兰变体罗马字。英文经过三次字母改革,起初用原始的鲁纳字母,后来用爱尔兰变体罗马字,最后用近代罗马字。《圣经》在1382年初次译成英文,1611年重译成为英王钦定本,1961—1970年间改译成现代英文。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半,西罗马信奉天主教(以及后来的新教),用拉丁字母;东罗马信奉希腊正教,又称东正教,用西里尔字母,又称斯拉夫字母。“字母跟着宗教走”,这时候明显起来了。在欧洲中东部从北而南,形成一条字母分界线,线西用拉丁字母,线东用斯拉夫字母。斯拉夫民族一半信奉天主教,用拉丁字母,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一
半信奉东正教,用斯拉夫字母,如保加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前南斯拉夫分裂后,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信奉东正教,用斯拉夫字母;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信奉天主教,用拉丁字母。
拉丁字母跟随西欧帝国主义传遍美洲、大洋洲、
漠南非洲,以及部分亚洲。拉丁字母的传播,不仅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还依靠强大的文化力量。伊斯兰教奥斯曼帝国瓦解后,土耳其在1924年主动放弃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这是对神圣的阿拉伯字母的反抗,也是伊斯兰教国家“西化”的开端。“二战”之后,有更多的伊斯兰教国家采用拉丁字母,例如非洲的索马里,东南亚的印尼和马来西亚。没有天崩地裂,只是时代前进了。
P3-P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