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药发现开发技术平台
  • 新药发现开发技术平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药发现开发技术平台

30 7.1折 42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其翔、张红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7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f

上书时间2024-04-02

文军书斋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其翔、张红 编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7
  • 版次 1
  • ISBN 9787040220391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9页
  • 字数 310千字
【内容简介】
《新药发现开发技术平台》介绍了当前新药发现研究和工业上主要应用的技术平台,力图从现代和实用的角度来描述这些技术的原理、重要性和应用范围。这些平台包括以蛋白结构和计算机为基础的药物设计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组合化学技术、天然药物相关的开发技术、RNAi药物开发技术、蛋白药物开发技术、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和与靶标生化特性相关的各种药物发现技术等。这些技术平台都是目前发达国家新药开发上常用的新技术,《新药发现开发技术平台》的作者大都是目前工作在海外从事新药发现的专家。《新药发现开发技术平台》可作为国内生物医药相关科系研究生的教学选读书,也可用作新药研发人员、制药工业界以及生物科技投资者和政府医药研发决策者的实用参考书。
【作者简介】
李其翔博士,现任美国Immusol,Inc.药物开发部资深主任(SeniorDirector),负责新药(小分子和生物药类)的研发。先后曾负责过基因治疗技术、核酶和以RNAi文库方法为基础的基因功能和药物靶标的研发。现任国际学术杂CSTT(CurrentSignalTransductionTherapy)编委(editorialboard)。曾主编出版《新药药物靶标开发技术》。获加州大学博士学位,曾在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院任博士后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i获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硕士和中国科技大学学士学位。
【目录】
第1章新药发现开发技术平台的概念
1.1药物发现和开发技术平台
1.2现代药物的发现和开发
1.3药物技术平台的特点
1.4技术平台组成和核心技术
1.5技术平台对药物发现和开发的战略意义
1.6新型药物技术平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蛋白结晶学、药物设计和模拟筛选
2.1计算机药物设计和模拟筛选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2.2蛋白晶体结构的研究进展及在药物设计和模拟筛选中的应用
2.3蛋白晶体结构在药物靶标发现中的应用
2.4机器识别方法在药物设计和模拟筛选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章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
3.1导言
3.2高通量筛选的测试方法
3.3高通量筛选文库的管理
3.4筛选的自动化
3.5高通量筛选技术在药物开发及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3.6结语
参考文献

第4章组合化学技术平台
4.1组合化学在现代药物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4.2组合化学库的构建
4.3案例分析
4.4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5章现代医药中天然药物开发技术平台
5.1引言
5.2天然药物的来源
5.3常见天然药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5.4天然药物开发的常用基本技术
5.5中草药现代化
5.6结语
参考文献

第6章RNAi技术平台
6.1miRNA和RNAi生物学的最新进展
6.2RNAi与靶标基因功能测定和构建信号通路的新方法
6.3RNAi文库在药物靶标发现上的应用
6.4利用可诱导RNAi进行体内靶标确认
6.5RNAi在体内细胞特异性靶向的尝试
6.6RNAi的临床应用
6.7结语
参考文献

第7章蛋白药物开发技术平台
7.1序言
7.2蛋白药物技术平台
7.3蛋白质生产的生物工程技术平台
7.4已开发的蛋白药物
参考文献

第8章抗体药物技术平台
8.1抗体药的开发现状简介
8.2抗体简介
8.3抗体药疗的分子靶标
8.4抗体药的发现
8.5抗体药的优化和前景
参考文献

第9章新药药物靶标的生物化学性质和发现新药的方法
9.1新药药物靶标的生物化学性质
9.2根据靶标生物化学特性来寻找新药
9.3G蛋白偶联受体
9.4核激素受体
9.5激酶
9.6离子通道
9.7磷酸酶
9.8蛋白酶
9.9其他酶类
9.10分泌蛋白和细胞表面受体作为药物的靶标或作为药物
9.11核糖核酸靶标
9.12结语
参考文献
展望
附录常用术语英汉对照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