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重臣李鸿章关河五十州人民文学9787020183104全新正版
¥
55.44
7.0折
¥
79
全新
库存32件
作者关河五十州
出版社人民文学
ISBN9787020183104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31949555
上书时间2024-11-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关河五十州
江苏常州人,军事纪实文学作家。已出版《一寸河山一寸血》、《战神粟裕》《彭大将军》《乱世湘军》等多部作品。
目录
第一章翰林变绿林
第二章二杆子精神
第三章儒生事业
第四章攻捻
第五章洋务运动
第六章黑头宰相
第七章无奈的选择
第八章新牌局
第九章颠倒的法则
第十章王牌在手
第十一章龟兔赛跑
第十二章一个人的战争
第十三章黄海海战
第十四章十万火急
第十五章罪与罚
第十六章挺经
第十七章环球之旅
第十八章运气会更好吗
第十九章危机四伏
第二十章不归之旅
内容摘要
《大清重臣李鸿章》是关河五十州最新的历史人物传记作品,它从李鸿章早年的落拓写起,写到他创办洋务运动,声望鼎沸,再写到甲午之战中他强国梦的破裂,人生也因此由盛而衰,最后他只能无奈周旋于列强的外交舞台,直至离去。关河五十州用扎实的史料和动情的文字,描绘了李鸿章悲壮的一生,读来让人感慨万千。梁启超曾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从一个人可以看待一个民族的四十年,这样的人物无论如何都应该被重视和铭记。
精彩内容
第一章翰林变绿林北京琉璃厂一带原来称作海王村,清朝建立后这里逐渐有了书肆,成了读书人经常光顾、挑选和搜罗善本古籍的地方。1853年2月的某一天,李鸿章在海王村逛书摊,偶然遇到一位安徽同乡,此人见他气定神闲,当即惊讶地对他说:“少荃(李鸿章号少荃,亦作少泉),你难道不知道咱们的省城已经失陷了吗?怎么还有闲情逸致买这些无用的东西?”安徽当时的省城是安庆,根据这位同乡得到的最新消息,太平军从武昌顺流东下,刚刚攻占安庆,安徽当地已是一片混乱。李鸿章一听,顿时浑身热血沸腾,想到应该赶紧促请朝廷发兵“剿贼”,拯救桑梓。
李鸿章时为翰林院编修,官职不高,资历又浅,从他本身来说,并不具备直接与朝廷对话、为皇帝出谋划策的资格和条件。退一步来说,就算他上疏奏本,人微则言轻,能不能受到重视,也是个未知数。
自己不够格不要紧,还可以搬动大佬。京城有很多安徽籍的名人及高官,在这些人当中,工部右侍郎兼署刑部左侍郎吕贤基与李家是世交,很早就认识李鸿章,而且因为这位同乡后生写得一手好文章,人又聪明伶俐,对他非常喜爱和看重,一直把他当笔杆子用,遇到上疏言事,总是请他捉笔代刀。李鸿章当时的差使比较清闲,不用处理各种繁杂公务,有的是时间代草奏折,李鸿章自己也常常乐在其中,故而此事早已成为一种习惯。
吕贤基既为乡贤,又是老资格的朝中大吏,若是以他的名义上书朝廷,必能事半而功倍。李鸿章打定主意后,离开海王村,直奔吕贤基家中。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他和吕贤基的命运都将由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可把我给害苦了在李鸿章慷慨激昂的鼓动下,吕贤基的爱乡情绪果然也立即被调动起来,他一口答应为此上疏,并让李鸿章连夜代草奏疏,以便次日一早呈递上去。
李鸿章素有才气,但不以文学才华见长,他的才气主要就表现在撰写行政文稿等应用文体上,他最拿手的也是起草书牍和奏折。回到家后,李鸿章即刻钻进书房,翻阅书籍,查找资料,经过一番精心构思,至深夜时分,终于将一篇洋洋洒洒的长文写成并誊写完毕。清代上朝时间早,他一写好,就赶紧派人将奏疏送往吕府。
李鸿章忙了差不多一个通宵,事情办完,倒头就睡。他本有爱睡懒觉的习惯,加上又困,一觉醒来时已是午后。这时他首先惦记的便是奏疏的事,大臣们的上疏结果一般都会反映在朝报上,一读便知,但朝报当天是看不到的,李鸿章便找车夫驾车,直接到吕府探听消息。
马车到了吕府门口,让人意料不及的是,里面竟然传来一片哭喊声。李鸿章莫名其妙,惊愕不已,可是既然来了,也不好再退回去,只得从车上下来,硬着头皮走进了吕府。刚刚跨进院门,吕贤基从里面跳着脚冲了出来,一把扯住李鸿章的衣领,瞪着眼睛吼道:“少荃!你可把我给害苦了,朝廷无兵,皇上如今命我去安徽!你害我,我也要害你,我已经奏请皇上批准,让你跟我一道回乡!”害苦吕贤基的,正是昨晚那篇由李鸿章捉笔、吕贤基署名的奏折。李鸿章不愧是笔杆子,由他起草的奏折,后来都被公认具有文思缜密、见识独具、气势恢宏的特点,其中足以传世的名篇不少。这道奏折虽非其成熟时期的作品,但也很打动人,国家在丢失安庆后所面临的危急形势,朝廷必须出兵的理由,都被一一列举出来,可谓引证充分、文句精妙。据称,咸丰皇帝阅后,极为动容,当场失态大哭,随后便决定派大员前往安徽,督兵“剿贼”。
只是被咸丰点名的大员不是别人,恰恰就是上疏的吕贤基。吕贤基是一名文官,从来没有带过兵打过仗,而且当年已经五十岁,所谓“恂恂儒者”,让他上战场,不等于把他往火坑里推,让他去白白送死吗?
其实这也不能怪皇帝冷酷,但凡他要有一点办法,也不至于点一个老书生上阵御敌。事实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大清国曾经“以武定天下”的雄壮气势已彻底化为尘烟,当年几乎横扫一切、无敌天下的八旗军颓势尽显,绿营更不中用。至太平军兴,整个王朝几乎已找不出一支像样的部队可与之抗衡。在既无可用之兵又无足够之饷的窘境之下,朝廷不得不转而依靠地方团练来进行防御和抵抗。
从头一年夏天开始,咸丰就尝试在那些“贼氛逼近”的地区,直接委任在籍大员帮同地方官办理本籍团练事宜。所谓在籍官员,也就是因为丁忧(为父母奔丧)或请假,离职回到家乡,但仍保留官籍的官员。曾国藩就是这种情况,他当时已奉命在家乡湖南办理团练,同为文官,在皇帝看来,曾国藩去得湖南,吕贤基当然也能去得安徽。
吕贤基不能埋怨皇帝,他只能把一股怨气发泄在李鸿章身上,认为若不是受了这个不知轻重的小子的怂恿,绝不至于主动送上门,被皇帝给抓了差。他一方面是要出口气,另一方面也确实想把李鸿章带在身边,做个帮手,于是便以李鸿章籍隶安徽、熟悉乡情为由,奏调李鸿章随行。
抛开能不能带兵打仗一事不说,赴前线办理团练一事,本身就艰险异常。吕贤基料定此去必然性命难保,所以回家后即向家人作最后的告别。全家人闻讯,顿时哭成了一团。
等到弄清楚事情原委,李鸿章蒙了。能够用自己的如花妙笔打动皇帝,本是一件值得庆祝和得意的事,但“害苦”吕贤基,却是他万万想不到也无意去做的事。同样想不到的,还有自己人生道路的改变——作为一个低级文官,如果不是被吕贤基硬拉下水,皇帝再怎么点兵点将,也很难点到他身上。
不管内心愿不愿意,终究圣命难违,不久,李鸿章便遵旨离开翰林院,随同吕贤基星夜就道,奔赴安徽,从此开始了以儒生充军旅的坎坷历程。
日照龙鳞万点金在今合肥以东三十里外,有一个叫磨盘乡的村庄,此处即为李氏家族世代所居之地。李氏家族本以耕读为业,到李鸿章祖父时,家里都还很穷困。据李鸿章自己回忆,家里一到年终之时,上门要债的人“几如过江之鲫”。直至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这一代,李家才进入仕途,成为庐州望族(合肥古称庐州)。李文安读书晚,资质也仅为中下,近四十岁时才考取进士,在此之前,多次参加乡试都名落孙山,一度不得不借酒浇愁,赋诗自嘲。
李文安生了一个聪明的儿子,李鸿章自幼便天资异于常人。据说在他六岁的时候,父亲吟了一句“风吹马尾千条线”,他立即应对:“日照龙鳞万点金。”父亲听了又惊又喜,虽然李鸿章此时年龄尚小,但仍决定把他送入“棣华书屋”读书。
“棣华书屋”是李家所开设的私塾。李鸿章小时候在家门口的水塘里洗澡,私塾先生把他换下来的衣服挂在树上,随口道“千年古树当衣架”,李鸿章开口就接“万里长江作浴盆”。还有一次,李文安看到书房中的账本,感慨“年用数百金,对付不易”,一旁的李鸿章脱口而出:“花开千万朵,色彩无穷。”李鸿章聪颖勤奋,十八岁考中秀才,岁试被拔为第一名;二十一岁又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同年,应顺天恩科乡试,中试第四十八名举人。
其后也有小挫,李鸿章第一次入京参加会试就落第了,不过他的诗文仍获得了会试同考官的青睐。他自己也依旧意志风发,清代笔记中记载,有一次他和友人谈及志向,说道我将来不求别的,就希望得到七间玻璃大厅,大厅四周全是明亮的窗户,我能够在其中办理公务。如此考究的玻璃大厅,在当年可不易得,难怪连笔记的作者都感叹,李鸿章的胸襟抱负果有他人不及之处。
李鸿章第二次参加会试时,突患疟疾,幸亏得到同号举子徐家杰的照料,才没有被迫中途退场。翌日早晨,考题发下来,李鸿章马上说:“这个题目我写过!”虽然押中了题目,但此时的李鸿章已处于半昏迷状态,身体和手都在不停哆嗦,哪里还能顺利地提笔答卷。考到一半时,徐家杰提前交卷,便溜到李鸿章的考舍“串门”,只听李鸿章叹息着说,这一科算是没戏了。徐家杰问他一共作了几篇,李鸿章说只誊清了一篇,还有两篇虽然完成了草稿,但已无力修改誊写。徐家杰很仗义,说这个不怕,我帮你誊了交上去试试。
其后揭榜,李鸿章不仅中试,还脱颖而出,被列为二甲第十三名。这一年李鸿章才二十四岁,是安徽当时最年轻的进士。值得一提的是,徐家杰予人玫瑰,手有余香,那科也中了。后来李鸿章回忆,某天晚上,他在会馆押题写文章,突见桌案上灯花如斗,两者一联系,便觉得已有祥兆在前。
其实说到底,李鸿章能够在得病的情况下高榜得中,除了得徐家杰及时相助外,最主要还得归功于他本人的扎实功底——明清科举都是考八股文,李鸿章写八股文,不落笔便罢,一落笔便能写得花团锦簇、文采飞扬,也因此早就被外界公认为八股名家了。
会试之后,必须经过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朝考,才能分配官职,李鸿章由此被录用为翰林院庶吉士。在科举时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就是“中进士,点翰林”,翰林院乃朝廷储备人才之地,按清制,只有翰林出身的大臣,才有资格入阁为大学士,能够进入翰林院研习,今后的仕途自然不可限量。
三年后,翰林院散馆,李鸿章因成绩优异而改授翰林院编修,次年,充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其间他阅览群书,纵横经史,与同僚切磋艺文,和友人吟诗作答,一边过着怡然自乐的精神生活,一边按部就班地等待升迁机会的到来。
这一切,突然之间都被改变了。不过在经历短时间的错愕后,李鸿章并没有陷入沮丧之中,相反,他像以往奔赴考场一样意气风发,潜意识里一个声音仿佛正在告诉他: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