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迁徙的间隙董劼 后浪四川文艺出版社9787541153273
¥
19.36
4.9折
¥
39.8
全新
仅1件
作者董劼 后浪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1153273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30615741
上书时间2024-09-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涂涂人的雨林
迁徙的间隙
白色故事辑
大型幼儿园
迭代之行(一)
军舰停歇在岸
此故事由恒发士多讲述
迭代之行(二)
露天往事
乐高小镇
铁圈少女
工地食堂仪式指南
迭代之行(三)
南京大河纪
地表之上
遗失学
迭代之行(四)
辞典:诗
挖去一个角
后记
内容摘要
叙述者“我”着迷于在不同时空里穿梭移动,在一次又一次“迁徙的间隙”中重构了小镇少年少女的成长记忆:消失在管道中的童年伙伴,无果而终的露天往事,难以抵达的乐高小镇,舍弃历史的涂涂人……阅读本书将是一场关于想象力的冒险,它打破地理的、视域的、逻辑的、时间的限制,大到“宇宙形成新解”,小到“对什么都很习惯的蚂蚁”,作者充沛精妙的想象力令人耳目一新:多音人之井、遗失学、工地食堂仪式指南、“绝版收藏”、迭代之行……“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视角,它不同于透过舷窗窥探外部的任何角度,而是变成飞机的腹部并佐证它的轨迹——换而言之,屏幕将无所事事的我们与这架交通工具勾连了起来,赏赐给我们一些虚假的主动权,如果我们也似乎在飞行,如果我们就是飞行的实施者,那也就不存在被动地接受流逝的时空这种说法了,尽管这是我们的错觉,但它仍拥有蓬勃的引力。”——《迭代之行(一)》
精彩内容
工地食堂仪式指南1自传的扉页印着一句话:我活得像一本书,每道缝隙都是死亡,每个字都是诞生。
自传漂泊在工地周围的护城河里,它总不偏不倚地漂泊在河的正当中,拐弯时也不例外。护城河有两米宽,自传就是桥。你迈开腿,保持平衡,一脚踩上去,再拔起另一只,把自己安放在自传上——它不会沉,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撑得起一个人。
跨过护城河后,挂在工地门口电线杆上的标牌就能看得更清楚,那是一块努力方正的三合木板,被涂抹成欲盖弥彰的白色,上面书写着两行字:工地食堂对外开放,自助餐一元一两。
从入口向里望,是见不着人影的,你得转过身子,背对着工地,一步步往里退,才会有工人不断地步入视野。他们都看不清脸,在变幻着。退得越往里,你就越置身于一种白色,白得有些飘灰。这种退会在食堂门口停止,是被吓停的,因为你的肩膀被拍了一下。你回过头,发现一位诗人正笑着盯着你。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是一位作诗的人,但这就像某种先天的直觉,是一种固有的存在。他说:“等候你很久了,请进吧。”于是就进来了。
2食堂拥有一张长桌,延伸到目所不能及的地方。
食堂里也是白色的,但与工地的白色不同,泛着一点黄,可能是土地的反光。诗人穿着亚麻的袍子,把我领到桌前,桌上垒砌着一座座食物小山,它们都被放置在巨大的白色盘子里。食物是一种因为空间的预设而被一概而论的称呼,事实上它们显然不都是食物。诗人递给我了一盒烟,白色的烟纸,里面裹着相当致密的烟叶。“饭前抽烟?”我问。“这不是烟,而是一个间隙。”诗人说,“当你每吃完一种食物,就抽上一根。这一盒间隙有一两重,所以你需要先付我一元钱。”于是我便掏出一枚硬币,诗人接过后,就带我到一旁的水池洗手。
水和屋外的阳光一样凉。
缩回手。低头看着水珠滴落在地,你能看见它们渗进了脚印下的土尘里。
3第一道菜:蛋壳。
“几两?”诗人问。我探了探口袋,说:“先来一两。”说罢掏出一枚硬币。诗人用秤盛着蛋壳举到我面前:“一两遗弃。”我端着一碗蛋壳,不知如何下口,但又不便发问——会显得孤陋寡闻。“遗弃的正确吃法,是把它找回。”诗人说。我这才确定,他把这道菜称为遗弃。诗人果然是诗人,说起话来总是留出一段空白的尾巴。
我问诗人:“怎么找回?”4诗人开始写书,是在他意识到死亡的那一刻。他出生在这个工地里,父母从未出现过。这片工地里灰尘很大,到处都扬起白色,致使能见度很低。所有的工人都穿着白色的工装,来往在其中,但他们没有图纸,没有一个工人知道他们究竟在修筑什么,也没有人知道竣工的日期。
工人们第一次有目的地建造,是因为一只鸟。那是在一个早晨,诗人漫步在工地,被几声响动所吸引。这种响动很特别,空间上像一种叠,在色彩上则如一种泉。回过头去,不太容易找到这个声源,你需要仔细地搜寻,终于发现大约二十米远的地面上有一只鸟。你走过去,为它所震惊。
那是一只灰色的鸟,脊背上有一道白线。你分不清鸟的品种,你甚至都不知道它应该被称作一只鸟,因为你从未见过鸟,工地始终只有工地。
“太美了。”诗人说。这是一句普通的话,不像诗人说的。
于是蹲下身子就试图去触碰它。可当你伸手的那一刻,鸟儿就扑腾地飞走了。还是那一种叠和泉的动响。望着飞向远处的鸟,感觉到了风。诗人爱上了那只鸟,至于是在看到它的那一刻,还是它飞走的那一刻,就分不清了。
诗人低下头凝视着刚才鸟儿停留的那方空白,发现了几粒白色的米饭,是它们引来了鸟。诗人站起身,指着脚下的地面,朝工人们说:“我们要建一座食堂,在这里。”食堂修得不慢,这是工人们第一次修建完成一个建筑。当食堂竣工后,诗人忽地感受到一阵战栗——是一种他从未体会过的感受,一种终结的感受。这片工地从未经历过某种终结,没有建筑真正完成过,诗人也从未走到过工地的边界,从没数清和认清工地里的工人,在诗人的脑海里,一切都从未有过完结,一切也都没有完结的概念。但食堂的完成打破了诗人的这一幻想,一个过程结束了,那么诗人自己是否也会在某一天结束。这种打击很可怕,诗人决定去抵抗这种结束,以一种仪式,一种把自己刻成隽永的形式。
于是在食堂竣工的这一天,也是他意识到死亡的那一刻,诗人开始写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