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同学少年(精)/记忆三书周志文三联书店9787108064592
¥
33.72
8.4折
¥
40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周志文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4592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0元
货号30764353
上书时间2024-08-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写在前面,记忆与时间
序一 幽人周志文 朱天文
序二 贝多芬的后山童年 张瑞芬
路上所见
遥远的音符
饭疏食饮水
花样的年华
母亲
火车梦
吃教记
白鸽
影戏
散落与连接
梵高之路
怪力乱神
写在沙上的
詹国风
魏黄灶
空山松子落
姚青山的情史
紫荆花
“疯狗”与“红猴”
有弗学?
后记
附 那些忧伤、音乐,和记忆——读周志文《同学少年》
内容摘要
本书收入的文章主要内容是记录作者少年时期的人与事,是台湾宜兰乡下的生活杂记。随着时光流逝,当年的“同学少年”多命运“微贱”,少有“轻裘”“肥马”,然而这才是真实的生活、真正的人间,值得我们为它珍惜而忧伤。
精彩内容
路上所见
我从童年经少年到青年都住在台湾东北部的一个小镇上,小镇是林产的集散地,在日据时代就很繁华。一九四九年之后,林产一度还是重要产业,为地方带来不少财富,但明显已不如以往,属于雪山支脉的太平山,山上林场盛产的桧木已被砍伐殆尽,再加上五十年代末期,政府修了一条从太平山到县府所在宜兰市的道路,所剩无几的林木又直接被运到了宜兰,从此之后,林业荣景不再,小镇就须面对自己逐渐衰颓的命运。
但小镇到底是偏僻的小地方,不论沉睡或醒来都需要
时间,这里的人神经松弛,欲望与气度都不大,对自己的未来,大约在十步之外就浑然不觉,既不担心,也没有憧憬,整体看是浑浑噩罪的一片。
台湾有句俗话:“天公疼憨人。”意思是傻人有傻福,既是命运,穷担心也没用。小镇在兰阳平原的中心点,四周农业出产尚盛,加上交通是辐辏之区,林业萧条了,还有其他可顶替,六十年代末,台湾经济逐渐从萌芽到“起飞”,连带让小镇繁荣又有了恢复之势,只是其中的变化,须从外头看,小镇里的人反而没什么感觉。十余年的沉寂,对这里的人而言,好像只是夏日午后坐在凉椅上打了一个小盹一样。
就在小镇打盹的时刻,正好是我从童年、少年步入青年的阶段。我现在回忆我那一段时日,完全像梦境一般地迷离,每次回到小镇,看到物是人非或物非人亦非的情境,就想起张宗子啮臂自呼“莫非是梦”的样子,自己也跌落类似的感怀之中。
我常想起少年时我在小镇路上游荡之所见。说游荡,其实多数是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小镇当年小得可怜,从南边走到北边,就是放慢脚步,也大约只需半个小时,从东走到西也是。小学我转了几次学,记忆有些混乱,但上中学之后,行程就比较固定。我在镇内的一所中学读完初中与高中,再加上我曾留级,有七年的时间,我上学放学几乎走同样的几条路,使我得以“饱览”途中盛景。这里的“饱览”是指天天看、重复看,已有些饱腻的感、觉,而不是指小镇有什么特殊风光,值得人好好去欣赏。
小镇在日据时代因为曾是桧木的集散地而风光过,一
度是东洋客与本地富豪的销金窟,情况有点像北部基隆附近产金矿的九份。但这里并没像九份那般急速地暴起暴落,林产的兴替究竟比金矿的起落要悠缓些。
在从太平山到宜兰的道路修好之前,仍有些林木会经公路运到小镇,镇西一条名叫中山西路的路端,还有一个原木运输的检查站,所有运下来的林木都须在那里停车受检,这里是镇上还可以看出与林产有关的地方。每当运木卡车在路边停妥,就会有几个个儿比较大的孩子像猴子一
般攀爬上车,用铁杆之类的器具把车上巨木的树皮剥扯下来,他们的动作必须迅速又准确,因为车子不会久停。车下则有几个妇人带着比较小的孩子,把掉落路面的树皮扫进畚箕,倒进准备好的麻袋中。那些树皮带回家,晒干了可以成为燃料。站上的管理员与车上的驾驶员看到这乱糟
糟的景象也从未阻止过,因为这些林木运到小镇,就会被抛到贮木池,树皮不被剥去也会在水中腐烂掉。那些刚被剥去树皮的巨木,露出新鲜得像人类肌肤的色泽,像被分解又放大了的人的肢体,当它们被卡车载着在路上招摇而过时,常令人遐想不已。
往日的繁华还在小镇留下一些印记。在镇南有一块不算小的地方,是小镇著名的“暗街”区。所谓暗街,就是指酒家、公娼与暗娼聚集的地方,闽南语把那些见不得人的营业叫作“暗间仔”,从事色情行业叫作“开暗间仔的”。家长都警告小孩不要经过那里,但暗街距离我住家很近,严格说来只有小溪的一水之隔,我不得不常常走过。
我自少年时代就听惯了酒女与恩客打情骂俏的喧哗,和下里巴人所唱的俗调小曲。早上上学经过时,暗间仔的门窗都紧闭着,像一座死城,但到黄昏放学时就都活转了过来,那里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夜的都会。
给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暗街平日的样子。宜兰以多雨闻名,冬天的雨季常常会一整月不见天日。有一天放晴了,早上上学经过暗街,就见每户暗间仔都打开了门窗,把早已泡湿的棉被、垫被、枕头等拿出来晒太阳,有的放在椅子上,有的用竹竿撑在店门口,零乱又猥琐,却显示这个区域难得一见的朝气。平日很少见到阳光的妓女,也都出来了,有的坐在店门口的小凳,让年长的妇女为她们“挽面”,就是用两股棉线在脸上不断搓绞,用来拔除脸上的汗毛,汗毛虽小,连根拔去也会痛的,但被挽的女子,似
乎一点不痛,还在跟人调笑不已。不挽面的妓女则利用难得的晴日洗发,洗完彼此帮忙梳头。她们用的是—种名字叫篦子的梳子,是用竹子做的,密得出奇,可以“篦”出发际的头虱,篦出的虱子得立刻杀死,帮忙梳头的人总是手忙脚乱地不时用指掐、用牙咬,口中还不断惊呼,场面热闹而有趣。
P19-2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