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了不起的心理学张昕湖南文艺出版社9787572604263
  • 正版了不起的心理学张昕湖南文艺出版社9787572604263
  • 正版了不起的心理学张昕湖南文艺出版社9787572604263
  • 正版了不起的心理学张昕湖南文艺出版社9787572604263
  • 正版了不起的心理学张昕湖南文艺出版社9787572604263
  • 正版了不起的心理学张昕湖南文艺出版社978757260426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了不起的心理学张昕湖南文艺出版社9787572604263

36.45 6.3折 58 全新

仅1件

河南平顶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昕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72604263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31301474

上书时间2024-08-25

万卷淘书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昕: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学习和研究心理学近20年。曾担任江苏卫视《我们仨》心理专家,在壹心理发布热门线上课程《人人都用得上的心理学课》,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活跃于知乎平台,为读者解答心理学方面的疑惑,是知乎心理学话题优秀答主、2018年度荣誉答主。于2017年和夫人共同创办心理学科普公众号“Dr昕理学”。目前,知乎和公众号粉丝累计达40多万。 知乎专栏:张昕微信公众号:Dr昕理学

目录
自序:人人都应该学一点心理学 / 001 第一章 读懂人心:科学的读心法则 你对自己的认识,可能是错的 |自我图式 / 002 如何评价自己,决定了你如何看待世界 |自尊自信 / 008 如何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 |自我投射 / 016 如何控制自己,抵制诱惑? |自我调节 / 022 挖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人格动力 / 027 如何科学地洞察一个人? |看人识人 / 032 人的意识并没那么神秘 |探究意识 / 037 人的内心,常常写在脸上 |观察微表情 / 043 人的每个行为都有动机 |推测动机 / 048 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 |情绪智力 / 053 你是如何变得不快乐的? |情绪产生 / 058 如何抓住他人的情绪信号? |情绪识别 / 063 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开关? |情绪调节 / 067 理性评价是一种能力 |消除偏见 / 073 内心平衡是一种智慧 |认知失调 / 078 正确归因是一种理性 |合理归因 / 084 第二章 社会规范:洞察社会的第三只眼 你是如何失去个性的? |去个体化 / 090 好人是怎么变成恶魔的? |权威服从 / 096 你的判断是如何被别人左右的? |信息从众 / 102 你的行为是如何被别人控制的? |规范从众 / 107 如何识别身边的危险分子? |攻击行为 / 114 如何让别人更愿意帮助自己? |利他行为 / 121 如何获得别人的好感? |人际吸引 / 127 集体冷漠是如何发生的? |责任分散 / 134 群体会阻碍还是会促进好的决策? |群体极化 / 140 围观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助长 / 146 鄙视链是如何形成的? |社会认同 / 152 金钱和关爱,员工更看重哪一个? |霍桑效应 / 158 领导这样当,下属才会服 |领导过程 / 165 激励这样搞,士气才会高 |员工激励 / 171 氛围这样营造,员工才喜欢 |组织氛围 / 178 第三章 认知升级:从普通到卓越 天赋平平,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 |多元智力 / 184 思维定势,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解决 / 191 心直口快,如何让自己变得更有逻辑? |结构化思维 / 198 人云亦云,如何训练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 / 204 灵感稀缺,如何提升创造性思维? |创新思维 / 210 快思考和慢思考,哪个方式更靠谱? |思维系统 / 216 逐利和止损,影响你做决定的描述陷阱 |框架效应 / 222 客观和主观,影响你做判断的自我偏见 |自我偏差 / 228 理性和直觉,影响你做决定的神秘力量 |运用直觉 / 234 如何成为学习高手? |善用强化 / 240 如何打败拖延症“小怪兽”? |执行意图 / 246 什么是正确的学习姿势? |主动建构 / 253 第四章 毕生发展:探索人生成长的轨迹 智力一般的父母可以生出高智商的孩子吗? |先天遗传 / 260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后天教养 / 267 错过这些时期,你的一生将会受影响 |关键期 / 273 苦难会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吗? |异常因素 / 279 如何提升心智能力? |认知发展 / 284 我是谁?——对自己的看法是如何形成的? |自我概念 / 290 他是谁?——对他人的看法是如何形成的? |了解他人 / 297 如何正确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 |性别意识 / 303 高情商的孩子是如何炼成的? |情绪发展 / 309 当一个人变老,心理上会有什么变化? |老年变化 / 314 如何面对自己的老化? |老化应对 / 320

内容摘要
不懂心理学,你越努力就越平庸! 情商低!人缘差,说话容易得罪人;脾气差!情绪反复无常,一点小事就炸毛;很自卑!内心敏感,自我怀疑;非常焦虑!压力大,越着急越出错;不懂恋爱!不知道恋人在想什么,总是争吵;不会拒绝!猜不透对方的套路,被别人操控;自制力差!做事效率低,拖延症晚期;养娃心累!孩子不听话,管教全靠吼;…………人生种种难题,心理学都有办法。 本书作者张昕是北大名师,研究心理学近20年,擅长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知识掰开揉碎,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给你听。内容经由作者和壹心理团队潜心打磨,先后推倒重来5次,最后形成书中的心理学精华。 54堂心理学精品课,聚焦4大核心板块:读懂人心、社会规范、认知升级和毕生发展,融合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主流心理学理论,让你零基础入门课,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心理学。深度探索自我,读懂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学本质,科学、高效地做出行动与决策。 懂心理学的人,看到的世界跟你不一样! 打破看待事物的刻板思维,拥有高人一筹的眼界和格局。

精彩内容
你的行为是如何被别人控制的? ·规范从众·2019年的伦敦时装周,发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恶作剧:几个年轻人用市面上的廉价衣服把一个男生打造成伦敦时装周的新秀模特。第一天,这个男生穿着伙伴们给他的衣服去秀场外走了一圈,有一个假装是摄影师的人一边追着他喊“别走啊大模特,来拍几张照呗”,一边疯狂拍照,结果很快就引来了一群摄影师拍照。第二天,他们如法炮制,给这个男生打造了另一套廉价服装,他穿的鞋子甚至是监狱发给犯人的那种。结果,在秀场外围引发了一股摄影师拍摄风潮,人群甚至一度把拥挤的马路都堵塞了。很快,男生直接和一众名人、模特一起走进了秀场,而他的伙伴则因为没有入场券被拦在了外面。 听完这个荒谬的新闻,你是不是觉得匪夷所思?为什么那群摄影师会那么疯狂?为什么没有工作人员指出该男生并不是受邀去走秀的模特?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点评这个男生的服饰? 你会发现,这个男生被一众摄影师注意到,是从那个“托儿”开始的。那个“托儿”开始对着他疯狂拍照之后,其他摄影师才注意到他,并且很快也加入了拍照的行列,而没有一个人留意或者怀疑这个男生不是模特。 群体规范会使我们产生从众行为群体规范是人们希望获得别人的接纳与喜欢而从众,包括表面上采纳某一团体的主导标准或者规范,以获得(或者避免失去)来自团体的正向情感——喜欢、尊敬和接纳,也就是为了追求归属感以及与别人的相似性而从众的一种表现。 一般来说,一旦人们偏离了群体规范,往往需要付出非常惨烈的代价,包括情感代价,例如被社会拒绝而产生的痛苦感。在伦敦时装周的恶作剧里,那些争着拍照的摄影师其实是害怕自己错过一次时尚新潮,哪怕有人在心里想“这个男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怎么穿得这么丑”,也不会因此停止拍照。 规范从众是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施(SolomonAsch)通过从众实验发现的。研究者招募了一些被试,告诉被试,他们参加的是一个视觉研究,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有8个人,每个被试的任务都是判断第一张卡片上的线段和第二张卡片上的A、B、C三个线段中的哪个一样长。每个被试轮流回答。 在阿施的这个实验中,只有一个人是被试,其他7个人都是“托儿”。这个实验中有一个关键的操作,即让唯一真正的被试,要么第一个回答,要么最后一个回答。结果发现,如果真正的被试第一个回答,他的答案基本上都是对的。如果他最后一个回答,就会经历一个非常波折的过程,因为前面7个人的答案都明显是错的。实际上,正确答案是C,但是这7个人都说,“我觉得B和第一张卡片中的线段一样长”。这时候,如果你作为第8个回答的人,会怎么办?你会继续坚持说C是正确答案,还是说B是正确答案呢? 结果,阿施发现,有70%的人都屈服于群体压力,他们现场回答的答案和前面7个“托儿”的错误答案相同,认为B是正确答案。如果真正的被试是第一个回答,其答案则都是正确的,认为C才是正确答案。 而在阿施的实验里,我们发现,被试在独自答题时没有出错,但是现场答题时却出现了规范从众,在这种规范性影响的情况下,从众只改变了人们的行为,而没有改变人们的信念或者说主观判断。既然其他7个人都这么说,那被试也只好这么说。但实际上,被试的心里仍然觉得自己的判断才是对的,前面7个人都很莫名其妙。 人们都渴望被认可,希望有归属感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规范从众呢?可能你已经发现了一些线索,群体压力会迫使我们行为从众,去做一些违心的事情。但话说回来,研究人员并没有像之前米尔格拉姆实验中的研究人员那样要求被试服从或者要求大家的答案必须一致,而只是要求被试依次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说出来,为什么被试就感受到群体压力了呢? 这是因为人们普遍具有被认可的渴望。也就是说,人们希望融入一些圈子,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