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68 6.6折 ¥ 48 全新
库存66件
作者主编马红玉,夏显力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45101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3295313
上书时间2024-12-24
第一章 创业基本认知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创业的定义、创业的作用与价值、创业要素以及创业类型。
【学习要求】
1. 掌握蒂蒙斯模型中创业三要素及其在创业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2. 熟悉各个创业模型的构成要素。
3. 了解创业的主要作用和价值。
4. 了解创业类型。
第一节 创业的定义与功能
一、创业的定义
《辞海》将“创业”解释为“开创建立基业、事业”,最早见于《孟子 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创业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活动和人类活动。威廉 加特纳(William Gartner)于1990年在《创业学杂志》(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发表的“What are we talking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entrepreneurship?”一文中深入全面揭示了创业现象,探索了研究者和实践者对创业内涵的界定,经过归纳发现,人们对创业现象强调较多的属性有以下几种(表1-1)。加特纳得出以下观点:第一种是关注创业的特征,非常强调如创新、增长、动态性等属性;第二种是关注创业的结果,非常强调价值创造、营利性和自我雇佣与管理等属性。
表1-1 加特纳创业属性研究
还有学者将创业视为一种过程。霍华德 H. 史蒂文森(Howard H. Stevenson)、戴维 E. 冈伯特(David E. Gumpert)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发表的“The heart of entrepreneurship”一文中,将创业视为一种过程,通过对创业者和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进行比较,认为创业者与管理者的决策风格是明显不同的,创业者将创业看成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而对机会的追寻,是将不同的资源进行组合以利用和开发机会、创造价值的过程。霍华德 史蒂文森和冈伯特对创业的概念凸显了创业行为活动在于快速的把握机会的过程。莫里斯(Morris)在《创业的重新概念化:一个投入产出的视角》中提出了一个包括投入、过程、强度和产出的创业整合模型,基于以往对创业属性与含义的理解,分析归纳出财富的创造、企业的创造、创新的创造、变革的创造、雇用的创造、价值的创造、增长的创造这七种能够反映创造现象和本质的创造活动(表1-2)。
表1-2 莫里斯关于创业本质的七种创造活动
通过分析1982年至1992年出版的主要管理类学术期刊和流行教材上出现的77个创业定义,出现频率较多的有以下关键词:“开始、创建、创造”“开发新事业、创建新企业”“创新、新产品、新市场”“追逐机会”等(表1-3)。
表1-3 莫里斯关于创业定义研究包含的关键词
以上关键词基本上反映出创业活动的不同侧面。追逐利润、价值创造、追求成长等反映了创业的目标;追逐机会,创造变革,资源或是生产方式的新组合,管理,开发新事业、创建新企业等是实现目标的手段;风险承担、超前认知与行动、一种活动过程等是创业活动的属性。莫里斯还提出了投入-产出概念模型(图1-1),进一步反映创业的本质和范围,该模型是由创业过程的输入和输出两部分构成的。输入部分集中在创业过程本身,确定了环境中机会、创业者个体、组织情景、独特商业概念和资源五个要素。输出部分包括所要达到的创业强度,以及创业活动产出的结果,如价值创造、利润或个人收益、失败或损失等。这一模型从投入-产出视角澄清了创业本质,全面刻画了创业的过程,说明创业活动可能会随着产业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图1-1 投入-产出概念模型
在李家华编著的《创业基础》一书中,将创业作为一个行为过程,创业的概念可以从突破资源束缚、寻求机会、价值创造三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
首先,创业需要面对资源难题,设法突破资源束缚。无数创业案例表明:大多数创业者在创业初期甚至全过程都会经历资源约束和“白手起家”的过程。这是因为创业活动通常是创业者在资源高度约束情况下进行的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财富创造过程。创业者往往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BM)创新等方式对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整合,进而实现创业目标。换言之,创业者只有努力创新资源整合手段和资源获取渠道,才能真正摆脱资源约束的困境。因此,积极探求创造性整合资源的新方法﹑新模式和新机制成为创业的基本特性。
其次,创业需要寻求机会。创业通常离不开创业者识别机会、把握机会和实现机会的有效活动。创业者从创业初始就需要努力识别商业机会,只有发现了商业机会,才有可能更好地整合资源和创造价值。因此,一般认为寻求有效机会是产生创业活动的前提。
最后,创业必须进行价值创造。创业属于人类的劳动形式之一,劳动需要产生劳动成果,创业也需要创造劳动价值。创业的本质在于创新,因此,与一般劳动相比,创业更强调创造出创新性价值。当今较为典型的创业大多诉求创新带来的新价值,这些新价值通过技术、产品和服务等方式的变革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创业通常需要比一般劳动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也更需要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努力。当然,创业的渐进和成功也会带来分享不尽的成就感。
结合上述各位学者的观点,概括来说,创业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定义就是创建新企业,英文中经常用“start-up”一词,按照这样的定义,很容易区分一个人的工作是否属于创业。广义的定义则把创业理解为开创新事业,英文中倾向于使用“entrepreneurship”一词。任何一个在不确定情况下开发新产品或新业务的人都是创业者,无论他本人是否意识到,也不管是身处政府部门、获得风险投资的公司、非营利机构,还是由财务投资人主导的营利性企业。狭义的创业定义是广义创业的载体,在创业活动日趋活跃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突出的今天,为了探索创业的本质、弘扬创业精神,更多的人倾向于使用广义的创业定义。
哈佛大学史蒂文森教授的定义为大多数学者认可,认为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而对机会的追寻,组合不同的资源以利用和开发机会并创造价值的过程。结合表1-3中列举的关键词,该定义集中体现了创业所包含的关键要素,也体现了创业活动所具有的关键要素,包括识别机会、整合资源、创造价值等,也反映了创业活动的主要特征,如资源高度约束,但该定义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关注不够。
(一)创业、就业的区别
总的来说,创业是指创业者投入一定的资本、智力、精力和时间等去创办属于自己的企业的行为。就业是指就业者到别人创办的企业去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通过劳动获得一份工资收入的行为。
从创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看,创业与就业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创业是主动的,就业是被动的;创业是就业的前提,就业依赖于创业。没有创业也就没有就业,如果社会上创业的人少了,那么社会上就会出现大量的失业者。
创业与就业相比较具有以下本质区别。①从解决社会就业的角度看,创业者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提供了解决他人就业的工作岗位,从而能为国家缓解就业问题;而就业者只能依靠创业者来解决就业问题,在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就业者也就加重了社会就业的负担。②从自主权和才华施展的角度看,创业者的自主权大,才华可以得到充分施展。这是因为企业是属于创业者自己的,创业者有权对自己的企业进行自主经营管理。在这种条件下,创业者有多大的能耐都可以在企业这个平台上最大限度地施展出来,从而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华。而就业者的自主权比较小,才华的施展可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是因为企业不属于就业者,就业者没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志对企业进行自主经营管理,就业者只能在企业分工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就业者在经营管理方面,虽然也有很多好的点子,但是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被别人认同和采纳,千里马也需要伯乐来发现和赏识。③从社会贡献的角度看,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可以通过创业起到夯实国民基础、将创新创业结合起来从而引领社会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作用。④从风险和收益的角度看,创业意味着要面临更大的风险,相应的收益波动也会较大。
(二)创业、创新的对比
从前面各个学者对创业的定义中可以发现创新出现的频率很高。成功的创业离不开创新。腾讯公司开发了QQ即时通信网络工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联络和社交方式;百度公司开发了百度搜索引擎,向人们提供了更简单、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每个成功的创业者都注重创新,他们可能开发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可能找到了新的商业模式,也可能探索出新的制度和管理方式,从而获得成功。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 A. 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曾经把创新作为创业者与创业精神的重要特征,管理大师彼得 F. 德鲁克(Peter F. Drucker)1985年出版的名著《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也将创新与创业精神放在一起进行讨论,可以看出两者紧密相关、很难割裂。
不管是否具有经济管理背景,很多人都对创新的概念并不陌生。创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现在人们更热衷于讨论创业。那么,创新与创业有什么区别?是不是一回事?
创业与创新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有些创业活动主要是在模仿甚至复制别人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经营模式,自身并没有什么创新,但也是在创业。也就是说,创业更侧重财富创造,更关注市场和顾客。同时,创业还更加注重商业化过程,这一过程可表现为把创新商业化,也可以表现为模仿并商业化。当然基于创新的创业活动更容易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也有可能为顾客创造和带来新的价值,进而实现更好的成长。
在与创业者接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很自豪,经常沾沾自喜地强调产品的技术性能如何好,对顾客不喜欢自己的产品感到不理解。很多具有技术背景的创业者更像一位工程师,他们喜欢发明新东西,而忽视顾客的需求,他们不会从顾客的角度、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创新。成功的创业活动离不开创新,包括产品和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也包括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与创新相比,创业更强调机会、顾客和价值创造。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应更加倡导顾客导向的创业、创业导向的创新。
不能仅仅看到创新,也不能仅仅专注于创造,这不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做的。一个伟大的创业者可以在早期就看到一个事物的潜力,并将其做大做强。汤姆 格拉斯蒂(Tom Grasty)通过一个类比对此进行了解释:“如果将创造比成池塘里面的一块鹅卵石,那么创新就是这块鹅卵石所激起的水波效应。一开始必须有一个人将这块鹅卵石投掷到水中,这个人就是一名创造者。也必须有一个人能够意识到,这些小小的波纹最终会引发一个大浪,而这个人就是一名创业者。”真正的创业者不会仅仅驻足在水边。他们目睹这些波纹,并在真正的大浪来临之前,就觉察到这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在预测之后,他们会聪明地骑着这一股大浪奋勇向前。正是这些行为,推动着每个创业者的创新。
案例
“网红”李子柒:为何她能利用互联网成功创业
“90后”古风美食博主李子柒在海外走红。截至2021年12月,这个四川女孩的微博粉
丝超2757万,抖音粉丝超5507万,海外社交媒体上的全球粉丝超1000万,视频作品经常收获上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浏览量。李子柒国内外各网络平台的粉丝已强势超越了大多数娱乐圈明星,成为中国短视频头部IP和对外网影响力最大的中国自媒体博主。《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环球网、学习强国APP、共青团中央微博等主流媒体和平台都在力荐,人们纷纷热议,盛赞其为“东方美食生活家”,她还被评为“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大使”“首批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等。她到底靠什么深得国内外网民的热捧和喜爱呢?
李子柒的视频作品来源于中国人古朴的传统生活,以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展开。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