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6.9 九品
仅1件
作者傅新毅 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8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1-23
玄奘是中国历史上独步千古的佛门大师。对玄奘的评价从来就陷于这样的怪圈之中:人们赞叹其“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的惊人业绩及由此所带来的客观效应,却讳言甚而贬抑其“截伪续真,开兹后学”而对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所可能具有的革命性意义。在今天,走出反智主义的自我陶醉,重建知性的空间,已成为东亚传统回应现代性挑战的必由之路,我们需要激活的恰恰正是玄奘寓求道于求真的精神!《玄奘评传》充分利用藏经文献,并参考了大量海内外研究成果,力图从思想史发展的动态进程、特别是唯识古今学的演进脉络中来对玄奘思想作出系统的清理与准确的定位。在对玄奘生平的若干疑难之点重新予以考辨的基础上,《玄奘评传》特别就“八识”、“种习”、“识变”等唯识学基本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海德格尔说:“文献史应当成为问题史。”这是本书致力的方向。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玄奘传略
第一节 出家游学
一、少年出家
二、遍参讲筵
三、誓志西游
第二节 西行求法
一、越宪首途
二、万里孤征
三、誉满五天
第三节 译经弘教
一、东归中夏
二、译布梵典
三、开宗慈恩
第二章 八识
第一节 识、阿赖耶与阿赖耶识
一、心、意、识
二、“阿赖耶”的双重语义
三、阿赖耶识何以成为必要
第二节 阿陀那识与阿赖耶识
一、作为执受识的阿陀那识
二、作为种子识的阿赖耶识
三、《成唯识论》中“阿赖耶识”之语义
第三节 玄奘所传“八识说”的构造
一、阿赖耶识
(一)所缘与行相
(二)相应之心所
二、末那识
三、前六识
第三章 种习
第一节 种子说的缘起
一、业与业力的存续
二、随眠与缠
三、经部的种子说
第二节 种子六义与能、所熏四义
一、种子六义与名言种、业种的分别
二、所熏四义与能熏四义
三、同时因果与异时因果
第三节 本有与新熏
一、种子本有说
二、种子新熏说
三、本新并建与性习之辨
第四章 识变
第一节 识显现与识转变
一、唯识所现:从瑜伽行实践到认识论原则
二、pratibhasa(显现)与vijnapti(识)
三、阿赖耶识之为显识与识转变
第二节 识四分与识能变
一、带相说与所缘缘的成立
二、自证理论与识体四分
三、识能变:三能变的架构
第三节 相见同、别种与三类境
一、因缘变与分别变
二、相见同种与相见别种
三、三类境:性境、独影境与带质境
征引文献
索引
重要人名索引
作者自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