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检测技术 环保 徐标,王程涛,张建江主编 新华正版
全新正版
¥
20.93
3.0折
¥
70
全新
库存24件
作者张建江 主编;徐标;王程涛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8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9787557885267
上书时间2024-09-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书名:环境保护与检测技术,作者:'"张建江 主编;徐标;王程涛"',ISBN:9787557885267,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建江 主编;徐标;王程涛
-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8
-
版次
1
-
ISBN
9787557885267
-
定价
70.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环境史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的角度和研究方法,以各个时期的环境保护战略、环境规划、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治理、环境状况等方面的变迁为主线,梳理分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发展进程和历史演变,结各个时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特、成效、经验与教训,探寻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路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污染与控制、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城市化、生态文明建设、可能源发展等。
精彩内容:
章资源与环境节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自然资源指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自然物。广义的自然资源则要延伸到这些自然物所赖以生存、演化的生态环境。有代表的广义解释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72年提出的: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和。二、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分类(一)自然资源的特点资源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随着人类认识水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物质成为资源,物质资源化和资源潜力的发挥是无限的。但在的时空范围和认识水下,有效和稀缺是资源的本质属。一般自然资源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可用即资源必须是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能够产生效益或者价值。如地下埋藏的石油,是当今社会的主要能源和某些化学原料的主要来源。2.有限在条件下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即使是太阳能,照到地球的有效辐也是有限的,人类对其利用的程度更是有限的。如空气,在地球上绝大多数地方是一种可以任意取用的物质,但在特殊的场所、特殊的时间,空气也会成为非常有限的资源,如潜水员使用的压缩空气、宇宙飞船的密封舱,空气是一种非常重要而且有可能耗尽的资源。3.多宜即自然资源一般都可用于多种途径,如土地可用于农业、林业、牧业,也可用于、交通和建筑等。这是引起行业资源竞争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4.整体自然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复杂整体。一种资源的利用会影响其他资源的利用能,也受其他资源利用的影响。如土地是一个较广泛的概念,它可以包括特定区域空间的水、空气、辐等多种资源。由于水气资源的质量变化,也会影响到土地资源质量的变化,水资源的缺乏会引起土地生产力的下降。5.区域自然资源存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和严格的区域。从宏观上看,全球自然资源是一个整体,但任何一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的,即使是空气也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差异,从而也使不同或地区都有不同的资源特点。这种资源分布的地域与不衡,导致了全球区域的资源短缺与区域间的资源交换和优势互补。6.可塑自然资源在受到外界有利的影响时会逐渐得到改善,而在不利的干扰下会导致资源质量的下降或破坏。这为资源的定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依据。因此,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必须正确地处理好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势必影响资源整体的衡,使其整体结构和功能以及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效能遭到破坏甚至丧失,从而导致自然整体的破坏。因此开发任一项自然资源,都必须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生产的自然环境。(二)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的分类是研究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基础。为了研究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将其分为可更新资源和可耗竭资源。1.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原生自然资源、可资源、继发资源、非耗竭资源、无限资源)是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例如太阳能、大气、风、降水、气候、森林、鱼类、农作物以及各种野生动植物等,随着地球形成及其运动而存在,基本上是持续稳定产生的。可更新资源又可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但不管哪一类都可以持续、代谢更新。生物资源是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牧草、家畜、家禽、水生生物、微生物和各种野生动植物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各种群体。生物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肉食、蛋白质和各种药材以及原料等,而且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当人类的利用速度超过了资源的更新速度时,会导致可
- 【目录】
-
章资源与环境
节自然资源
第二节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能源与环境.
第二章大气环境保护
节 大气与大气污染
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第三节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简介
第四节全球大气环境问题及其治对策.
第三章 水环境保护.
节水资源与水循环第二节 水体污染及危害.
第三节 水体自净与水环境容量.水污染治理技术.第四节
第四章 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节概述
第二节固体废物资源化方法与处理
第三节固体废物的处置
第四节 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第五章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节概论.
第二节清洁生产的评价、审核和实施途径
第三节循环经济
第四节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实例.
第六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
节环境管理
第二节 环境规划
第七章环境检测概述
节环境检测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节环境检测的内容与类型
第三节环境检测技术现状与对策
第四节环境检测新技术开发
第八章 水和废水检测
节水质检测方案的制定.
第二节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第三节金属污染物的测定.
第四节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测定.
第五节有机化合物综合指标的测定
第九章 空气质量和废气检测..
节空气污染基本知识.
第二节空气污染检测方案的制订
第三节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第四节颗粒物的测定.
第五节降水检测..
第六节污染源检测.
第十章 环境污染自动检测.
节空气污染自动检测技术.….
第二节污染源烟气连续检测系统.
第三节水污染源连续自动检测系统
第四节地表水污染连续自动检测系统
第五节环境检测网.
第十一章 环境检测新技术发展.
节超痕量分析技术.
第二节遥感环境检测技术
第三节环境快速检测技术
第四节生态检测.
参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