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炎院士病络学说的因机治
  • 王永炎院士病络学说的因机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王永炎院士病络学说的因机治

134.2 6.8折 198 全新

库存14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常富业 编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18999200

出版时间2024-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1203365438

上书时间2024-11-30

邺架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上篇病络学说总论

第一章病络学说概论3

第一节病络学概念3

第二节病络学的学术地位5

第二章病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8

第一节《黄帝内经》初步形成了病络学说的理论体系,奠定了病络学说的理论基础8

第二节《伤寒杂病论》全面发展了病络学说,奠定了病络学说的因机证治基础13

第三节明清医家将病络机制的阐发又有新高度,叶天士发展了病络学说15

第四节当代医家杨宝琴教授、王永炎院士首次诠释病络概念,明确提出病络学说,确立了在中医病机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促进了中医病机学的发展17

第三章络脉21

第一节络脉的概念21

第二节络脉的生理功能28

第四章脏腑之络脉38

第一节心络38

第二节肺络41

第三节肝络43

第四节脾络45

第五节肾络48

第六节六腑之络脉50

第七节络脉与奇恒之腑58

第五章病络机制64

第一节病络机制发生的病因65

第二节病络机制特点77

第三节病络机制常见类型78

第六章病络辨证91

第一节病络辨证概述91

第二节病络机制主要临床特点94

第三节病络辨证105

第七章病络临证治疗139

第一节病络治疗原则139

第二节针对病络机制的常见治疗方法140

第三节病络机制常用药物特点141

第四节病络辨证论治146

第五节脏腑病络证候辨证论治152

第八章针对病络机制治疗的药物选择182

第一节治疗卫气郁滞类药物182

第二节治疗气络郁滞药物187

第三节治疗络脉瘀阻类药物191

第四节治疗络脉不固类药物197

第五节治疗络息成积类药物201

第六节治疗痰阻络脉类药物204

第七节治疗热毒滞络类药物209

第八节治疗络虚不荣类药物214

第九章针对病络机制治疗的常用方剂221

下篇病络学说各论

第十章支气管哮喘259

第十一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76

第十二章肺源性心脏病288

第十三章支气管扩张症300

第十四章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313

第十五章高血压329

第十六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38

第十七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49

第十八章心律失常(心房颤动)360

第十九章溃疡性结肠炎373

第二十章慢性萎缩性胃炎386

第二十一章慢性胰腺炎399

第二十二章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406

第二十三章原发性肝癌418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418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420

第三节西医诊断与治疗421

第四节中医诊断与治疗425

第二十四章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429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430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432

第三节西医诊断与治疗441

第四节中医诊断与治疗449

第二十五章肾病综合征458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458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460

第三节西医诊断与治疗466

第四节中医诊断与治疗472

第二十六章糖尿病肾病479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480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483

第三节西医诊断与治疗486

第四节中医诊断与治疗491

第二十七章狼疮性肾炎497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497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500

第三节西医诊断与治疗502

第四节中医诊断与治疗506

第二十八章慢性肾脏病510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510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512

第三节西医诊断与治疗517

第四节中医诊断与治疗523

第二十九章糖尿病531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531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534

第三节西医诊断与治疗536

第四节中医诊断与治疗540

第三十章代谢综合征548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548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550

第三节西医诊断与治疗552

第四节中医诊断与治疗559

第三十一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6

第一节西医病因病理566

第二节中医病因病机569

第三节西医诊断与治疗573

第四节中医诊断与治疗578

第三十二章甲状腺结节584

第三十三章类风湿关节炎599

第三十四章强直性脊柱炎611

第三十五章痛风624

第三十六章血管性痴呆637

第三十七章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652

第三十八章癫痫669

第三十九章帕金森病683

第四十章偏头痛698

内容摘要
本书撰写以中医“病络”学说的理论探讨和基于“病络”机制的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突出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这一撰写主线,锐意创新,务求实用,努力吸取近年来围绕病络机制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为创新性的一部专业书籍,按照王永炎院士确立的跨学科、高概念、大数据、人文融合、务求创新的撰写原则,在遵守国家标准专业规范概念与术语的基础上,在内容上并无苛求严格的撰写格式,而是注重每个专家的个性发挥和前瞻性的理论探讨。在撰写过程中,注重言简意赅,用语规范,科学表达。在内容安排上,共分为上下二篇,上篇为总论部分,主要是围绕“病络”概念及“病络”机制进行理论探讨。下篇为各论部分,主要是基于“病络”机制展开的临床重大疑难疾病的辨证施治探讨,从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辨证施治等方面,力求用“络脉”和“病络”之语言,将存在的“病络”机制写深写透,将“病络”理念充分贯穿全书的始终。王永炎院士在审阅本书稿时强调:就中医病证体系而言,以病证和合论探索病络学说及其因机证治,是守正创新之门径。目前全息证候与复方配伍两个复杂系统联结对完善、更新辨证论治的框架体系至关重要。并寄语岐黄后学阐发“恪守国学原理当是我主人随”的主题,“揆度奇恒,道通于一”之中西汇通,运用全息、生物、人文及系统论、还原论等多学科、跨学科、大数据、注融合等手段和方法,不断促进新学说的研究和发展。本书中提出了不少新见解、新观点、新概念,虽能自圆其说,也惟望于实践中历经质疑、质疑中日臻成熟、合理乃至发扬光大。络脉是从经脉分出的多级网络部分,是中医学对人体结构与功能探索的一个独特认识,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优秀文化符号之一,其合理性、科学性与前瞻性正逐渐被重视和认识趋同。病络学说是基于络脉理论而认识疾病的一个发病观点,散在记载于中医古文献中,长久以来未引起重视。杨宝琴教授、王永炎院士在致力于重大疑难疾病的研究与总结时,认识到“病络”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发病机制概念,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已经不自觉地被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逐渐为临床实践所证实。10余年前,吴以岭院士编撰的《络病学》,加深了对“病络”机制的理解。随着对“病络”认识的深化,“病络”“病络概念”“病络机制”正逐渐融入临床思维中,基于“病络”的病因、病证、治法的思考与临床用药经验不断积累,在丰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同时,于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正日益显现。临床上一些疾病,尤其是一些重大疑难性疾病,构建“病络”发病观,树立“病络”机制新思维,临证采取“病络”论治,比如中风病之脑络痹阻而采取活血通络治疗,慢性肾病之浊毒阻滞肾络而采取泄浊解毒、通络益肾疗法等,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有鉴于此,一种撰写《王永炎院士病络学说的因机证治》之呼声越来越高。为此,在王永炎院士、杨宝琴教授的建议与指导关怀下,集国内“病络”学说专家、教授共同撰写了《王永炎院士病络学说的因机证治》一书。撰写专家主要来自应急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单位,这些专家长期工作在临床、教学第一线,身兼数职,一职多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繁忙的工作之余,怀着对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发展“病络”学说的情怀,亲自撰写,将宝贵的临证经验与“病络”学说理论阐述呈现于大家面前。

主编推荐
  作为创新性的一部专业书籍,按照王永炎院士确立的跨学科、高概念、大数据、人文融合、务求创新的撰写原则,在遵守国家标准专业规范概念与术语的基础上,在内容上并无苛求严格的撰写格式,而是注重每个专家的个性发挥和前瞻性的理论探讨。既恪守专业书籍的严谨性,又注重每个撰写专家于学术上的前瞻性、创新性。既有基础理论上的原创性探讨,更有基于临床实践的循证总结与归纳。努力做到基础与临床上的有机统一。在编写专家方面,大多为著名高校或三甲医院的一线专家,大多担任临床主任或院长职务,且均为致力于“病络”学说研究的资深专家、学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