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学帝"到剃头匠 发屋创始人汤建良
¥
40.6
7.0折
¥
58
全新
仅1件
作者潘剑冰 著
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388052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2128737
上书时间2024-11-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潘剑冰,福建惠安人,近年来已出版著作近十部,擅长人物传记的写作,作品曾入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的“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和《出版商务周报》的“2013年度中国风云图书”。
目录
1家乡风物
儿时岁月亦戏亦勤/3
家乡文化润物无声/7
2少年自强
家里干起了个体户/15
成了全家人的希望/19
突然遭遇丧父剧变/23
萌生理发原始念头/28
书剑情怀少年意气/32
填报志愿的悲喜剧/36
3求学冰城
初上北国走进冰城/41
本科时期学业沉浮/45
课外活动丰富多彩/51
生活见证工大规格/57
……
内容摘要
作为一个先后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和中山大学MBA的汽车行业高管,汤建良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他抛弃光鲜的工作,放弃优厚的待遇,从“头”干起,当起剃头匠,成为一名创业者,创立了Q发屋。从最初的三间门店,到现在直营店数超过200家,每年服务近200万人次。
在汤建良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敢于从零开始、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也是千千万万创业者不可或缺的精神。
精彩内容
儿时岁月亦戏亦勤
2015年2月22日,江西抚州金溪县浒湾镇湾溪汤家村汤氏宗祠祠堂竣工,举行上梁仪式暨祠堂落成仪式。当地祠堂上梁仪式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从族中选出两个人扛着木梁绕着村子巡游一圈。这可是一个崇高的荣誉,能扛梁的必须是栋梁之材,以前都是科举出身饱读诗书的人才有资格担任。而今与时俱进,按修建祠堂时捐款数额来评选。这一次被族人选出来的扛梁青年之一正是汤建良,由于他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至今仍是族人眼中最有学识的青年。受族人一致推选,他义不容辞扛起了梁,风风光光巡游全村。
1985年7月1日,农历五月十四,汤建良在湾溪汤家村呱呱坠地。他名中最后的“良”字,乃汤家族谱排行。这个小男孩的降临让父母欣喜若狂,此前家里已经有了两个姐姐,分别比他大两岁和一岁。抚州人素有重情义、重传统的淳朴民风,当然也或多或少有重男轻女现象,农村地区尤其严重。因此,作为家里的第一个男丁,汤建良一出生就是父母的宠儿,家里的资源优先向他倾斜,可谓万千宠爱于一身。
早在南宋,汤建良的老家浒湾已经聚集了许多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形成了集市和村落,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浒湾镇紧傍抚河北岸,迁徙来此的民众临河而居,在河边约3平方公里的船形河洲高地之上繁衍生息。前濒渡口、后通驿道,依靠便利的交通逐渐形成了商贾往来、舟车云集的繁华市景。
汤建良的祖上曾经也是浒湾有名的大地主,但到了汤建良的曾祖父辈,家道中落,逐渐从养尊处优的地主转型为光荣的贫下中农。汤建良幼年时,父母以种植水稻和蔬菜为生。在浒湾这样山水形胜的地方种田,未免让现在很多人产生浪漫的遐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累时吼两嗓子田园牧歌,闲时悠然眺望远处的灵谷峰。
遗憾的是,这种场景只存在于想象当中,在食指众多的农村家庭,孩子们从小就要接受父母的劳动教育,参与到繁重的农活中。汤家兄弟姐妹四个,汤建良虽然是家里的宠儿,却也没有娇生惯养,照样要到地里劳作,当然比起两个姐姐来,他还是受到优待的。
除了帮家里干活外,汤建良小时候还常进行“劳务输出”,到外面赚外快贴补家用。他打工的主要地点是离家一公里半之外的疏山寺,寺院有几百亩寺田,每到农忙时节他就要帮人插秧、种稻谷,这样劳作一天下来可以赚到1块钱。这个数字放在今天虽然很不起眼,但在那年头还是能买不少东西的,对于一个小孩子更是高额收入了。
疏山古刹始建于唐朝,历史遗迹众多,自唐僖宗御笔书“敕建疏山寺”后,宋代帝王中的宋太宗、真宗、仁宗皆御赐寺额,香火不断,海内驰名。苍松翠柏,绿树成荫;青竹繁茂,奇花似锦;疏山八景,宛如人间仙境。难怪北宋散文大家曾巩一游后情不自禁地留下“曾了功名须到此,长依荷芰向秋风”的慨叹。历来文人墨客到此吟咏者不计其数,除了抚州本地的名人外,在陆游等外地大诗人的诗集中,我们也能发现关于疏山寺的诗句。
汤建良由亲戚介绍,到疏山寺劳作,这使他积攒了人生中第一桶金。而考虑到疏山寺原来的名字,汤建良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就更意义非凡了。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后唐官员何仙舟看到这边风景独好,遂隐居在此,筑庐读书,斋名“仙舟书堂”,现存有书堂遗址。疏山原名“书山”,建寺后方改“书”为“疏”。“书山有路勤为径”,汤建良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以勤而始,也启发着他人生之路必须不忘初心,这也许是他学习、工作、创业过程中能始终勤奋不息、乐此不疲的原动力。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家庭,汤建良这一代的孩子大部分都有过田地里“劳其筋骨”的经历,只是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已经渐渐摆脱了上一辈经常“饿其体肤”的日子。虽然田野里的劳作枯燥而辛苦,但是在泥地里摸爬滚打中长大,与大自然为伍,上山捉鸟,下水摸鱼,秋观飞雁,夏闻鸣蛩,自由、野性而又充满生命力,这是现在都市里被高楼大厦禁锢的孩子们所歆羡而难以企及的。
一出汤建良家,门口就是一条蜿蜒的小河。小河成了汤建良小时候的精神乐园。正当贪玩和好奇的年龄,下水捕鱼摸虾不过是日常娱乐活动。这应该也是那个年代许多河边长大的孩子共同的记忆,当然往往也是共同的感伤,因为现在普遍河不清了,鱼也没了。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