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的浪漫
¥
19
6.8折
¥
2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马振骋 著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26503
出版时间2015-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8元
货号1201056773
上书时间2024-11-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马振骋,1934年生于上海,法语文学翻译家,先后翻译了《人的大地》、《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人都是要死的》(波伏瓦),《贺拉斯》(高乃依),《被扼杀的是莫扎特》(塞斯勃隆),《瑞典火柴》(萨巴蒂埃),《蒙田随笔》(部分),《大酒店》(克洛德·西蒙),《如歌的行板》、《毁灭,她说》(杜拉斯),《罗兰之歌》、《违背道德的人》、《窄门》,《田园交响曲》(纪德),《慢》(昆德拉),《要塞》(圣埃克苏佩里),《斯科塔的太阳》(洛朗·戈代),《雷蒙·塞邦赞》、《论罗马、死亡、爱》(蒙田),《蒙田随笔全集》(全3卷)等多部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散文集有《巴黎,人比香水神秘》、《镜子中的洛可可》、《我眼中残缺的法兰西》等。
其《蒙田随笔全集》(全3卷)2009年荣获“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并被评为“2009年度十大好书”。
目录
巴黎左岸轶事
“奥德翁尼亚”的两家书店――献给尚未开业、已经关门和在风雨飘摇中的书店、旧书店和书摊子
乔伊斯的女兵部队
《尤利西斯》的七年战争
巴黎有两座山
蒙马特尔高地上的洗衣船
洛东达的一段中世纪恋情
法国画坛的第一批绿林好汉――印象派的诞生
艺术家剪影
他悄悄来,又悄悄走――梵高在法国
高更与梵高的南方画室
画尽女人身上风光――毕加索的色情画
被卷进盗窃案的诗人与画家
马尔罗的传记与传奇
“采访是白痴的对话”――萨冈访谈录
写作是一种恶习,也是一种德行――萨冈还是谈起了自己
译笔如水
翻译莫言,莫言翻译
句子是泥做的,单词是水做的
不走牛奶路,可唱天鹅曲
理论不理论的问题
他是谁?这是哪里?――人名地名翻译漫谈
那些美好的书
法兰西第一部史诗――《罗兰之歌》
“投入智慧女神的不抱”――代《蒙田随笔全集》序
蒙田空前不绝后
蒙田的《意大利之旅》
诺阿诺阿,我的塔希提一高更晚年的天堂
逆风而飞的作家
今夏,我们与《小王子》再次有约――在东方艺术中心的演讲稿
法国最美丽的小说之一――波伏瓦《人都是要死的》
《迷失的人》译序
内容摘要
《误读的浪漫(关于艺术家书籍与巴黎)》是一本文学随笔集。在本书中马振骋先生以翻译家的角度介绍了斑斓多彩的法语文学艺术世界。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巴黎左岸轶事,围绕法国文化的著名地标描述了法国文学艺术圈的轶事典故。第二部分,艺术家剪影,勾勒了活跃在法国的一批知名艺术家群像。第三部分,作者对当下一些文化热点发表看法。第四部分,介绍了圣埃克苏佩里、蒙田等作家作品背后的故事人文。
精彩内容
“我的幸福来自一场灾难。”阿德里安娜常常这样说。她中学毕业后在《大学年鉴》杂志当了三年文学秘书,深知气势很盛的学院派是怎么一回事。父亲是邮电局职工,在一次工伤事故后得到一万法郎赔偿金,如数交给女儿让她去实现开书店的梦想。
1915年,她在奥德翁路7号找到一家已经关闭的家具店,开了“书友之家”。那时妇女在书店工作的不是没有,一般都是女儿帮助父亲打杂,或者丈夫上了前线,留下妻子坐在店堂里经营。而阿德里安娜是在巴黎白手起家独立做书店的第一位女性。
她二十三岁,没有经验,没有资财,但怀着热忱与信仰像战士一般工作。她的目标是让读者接触到当时排斥在主流外的现代文学。在书店一隅还附设了一个借阅书库。
阿德里安娜自幼受母亲启蒙,认识了象征主义,喜欢梅特林克和德彪西,十岁时听《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热泪盈眶。稍长后热爱马拉美、兰波、魏尔伦、拉福格,接着自然而然欣赏他们的接班人瓦莱里、克洛岱尔、纪德。她对文学的品位与法国水星社和新法兰西杂志社是一致的,前者是象征派的大本营,后者是新思想的实验室。在巴黎,书友之家独家拥有这两家出版社的全部书目。
阿德里安娜进书内容不讲主旋律,只凭优劣,她选择的作者是面向未来的精英,读者则是在彷徨中寻找思想出路的青年。为了寻找《地粮》一书,阿德里安娜给纪德写信,纪德看了她的进书目录,就知道这是一家什么样的书店,两人虽然地位与年龄相差悬殊,纪德还是很欣赏她。
不到一年,巴黎先锋派作家除了纪德和克洛岱尔稍为年长以外,十九世纪七零后的有瓦莱里、雅姆、苏亚雷斯、法格;八零后的有拉尔博、于勒?罗曼、杜亚曼、勒韦迪、桑德拉尔、阿波利奈尔;九零后的有布勒东、阿拉贡、苏波、阿尔托、米肖等,都成了书友之家的常客。纪德、瓦莱里、克洛岱尔来这里比去贵族沙龙还喜欢。
奥德翁路在他们嘴里加上了后缀,变为“奥德翁尼亚”(0deonie),俨然成了一座新文化王国――“文学议会”。大家见面时间:“奥德翁尼亚有些什么吗?”也就是问巴黎文坛有什么新动向。文学青年纷纷来寻找公立和大学图书馆不进的新潮流书刊。不但可以遇见心仪的作家,还可邂逅有趣的同好闲聊。诞生于瑞士的“达达运动”的杂志就是首先通过书友之家散发而在法国传开的。
萨特与波伏瓦从1927年起做了书店会员。波伏瓦正在准备教师资格考试,后来在回忆录中承认:“我在书友之家登记当会员……我那时贪读,一次借两本书的规定实在叫我不能满足。我偷偷在书包里塞进半打以上的书。难的是以后要把它们归还原处。我怕我也没有全部还清。”
出现在会员册中的不仅有文学大家,还有其他领域的人物,如音乐家米约,画家白朗希,剧作家演员库波、若韦、维拉尔、巴罗尔特,甚至还有心理学家雅克?拉康。这位继弗洛伊德之后的大心理学家不但来借书,还买玻璃纸。阿德里安娜为了保持书籍卫生,每次借书归还后都要把包书纸撤掉换上新的。拉康也养成了这个好习惯。1921年听过乔伊斯讲座,五十四年后写出一篇奇特的《乔伊斯综合征》。P2-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