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七社:当德国文书写史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四七社:当德国文书写史时

全新正版,可开票。

18.21 3.0折 59.8 全新

库存15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赫尔穆特·伯蒂格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11165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59.8元

货号7520087

上书时间2024-12-22

小晴龙媱媱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四七社是“二战”后德国成立的文学社团,这个社团创造了德国式的文学企业形式,影响到了战后德国的政治面貌。赫尔穆特·伯蒂格在《四七社(当德国文学书写历史时)》中展现了四七社的历史概貌,通过评估很多迄今为止从未公布过的档案资料以及与当时亲历者的对谈,描绘出联邦德国早期历史的一幅生动画面:从扫清纳粹影响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到持续至今的文学、市场和媒体社会之间新的、棘手的相互关系等。该书获得2013年莱比锡书展非虚构类/散文书奖。

作者简介
赫尔穆特·伯蒂格,生于1956年,德国极有名的文学评论家之一。他在完成大学学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后曾作为文学编辑任职于《法兰克福评论》等有名刊物。现在是自由职业作家和评论家,生活在柏林。近期作品包括《乌托邦之后——德语当代文学的历史》(2004年)和《海边的策兰》(2006年)。伯蒂格曾于1996年获得恩斯特-罗伯特-库齐乌斯促进奖(散文类),2012年获得阿尔弗雷德-克尔文学评论奖。2013年凭《四七社》获莱比锡靠前书展非虚构类图书奖。

目录
引言  位于市场、权力和媒体之间的文学
序幕  巴恩瓦尔德湖的魔女
第一章  “我们期待,耶稣基督,在黑暗的岁月里。”
  战后德国文学政治概况
第二章  “被世界历史唾弃。”
  团体初期的混乱状况
第三章  军人阶层和香槟酒的紫铜味道
  1947年11月海尔林根的第二次聚会
第四章  “你们醒来吧,你们的梦想很糟糕!”
  作为四七社的标志性人物的君特·艾希
第五章  锲而不舍的新手
  里希特、安德施和媒体中的网络式联系
第六章  卡夫卡小姐
  艾兴格、巴赫曼、策兰:一次无法预测的新的入门经历
第七章  直来直去
  《文学》的小插曲和流亡者的角色
第八章  “民众必须欣喜地投身于艺术!”
  杂志《音调》和《文本与符号》以及重要的局外人沃尔夫冈·克彭和阿尔诺·施密特
第九章  节日必须到来
  奇尔切奥海角的聚会和一次始料未及的新流亡运动
第十章  “你的腰间缠绕着青藤。”
  从原始森林中走来:四七社庆祝成立十周年,进入新大陆
第十一章  伴随着牛铃铛和鹿角,战后时代走到了尽头
  君特·格拉斯令四七社成为联邦德国文学界的核心机构
第十二章  巨大的棺材,巨大的矮人
  吉泽拉·埃斯纳和克劳斯·罗勒的故事
第十三章  “他谈到你的时候就像在说一种新的疾病。”
  文学评论的胜利
第十四章  从真实的袖子里钻出来
  西柏林作为德国文学之都
第十五章  “秘密的帝国作家协会”
  《明镜周刊》事件作为四七社的转折点
第十六章  兔子·刺猬·恩岑斯贝格
  四七社“主导理论家”的道路
第十七章  “这闻起来像是名牌货。”
  德国文学国家队做客瑞典的西格蒂纳
第十八章  人生历程
  1965年:在社会民主与饥饿的年轻作家之间
第十九章  失能的描述
  通俗文学从四七社的精神中诞生:普林斯顿,1966
第二十章  历史的警棍
  炮仗和普尔沃米勒:最后的日子
第二十一章  不合时宜的庞然大物
  春天过后是寒冬:四七社也许会永存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四七社聚会列表
人名索引
译后记

内容摘要
1947年,汉斯·维尔纳·里希特集结了一群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创办了四七社。很快,在四七社的旗帜下汇聚了当时德国乃至欧洲极具实力的一批作家和评论家,君特·格拉斯、海因里希·伯尔、马丁·瓦尔泽、英格博格·巴赫曼、保罗·策兰、汉斯·马格
努斯·恩岑斯贝格、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等举世瞩目的文学家在这里相继崛起,佳作如云,交相辉映。君特·格拉斯、海因里希·伯尔两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十多人获得毕希纳奖,四七社成为战后德国乃至欧洲的文学摇篮和思想重镇,一道绚丽的文学风景。德国著名评论家赫尔穆特·伯蒂格在《四七社(当德国文学书写历史时)》这部饱受好评的著作里,通过深入研究几乎全部的相关作品和大量全新发现的档案文献,并访问在世的亲历者,首次深度、全面地追寻了四七社的历史风貌及其对德国乃至欧洲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影响,重现了四七社创设的那些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准确地描绘了那些卓越人物的人生
和心路历程,探索了战后德国乃至欧洲社会重建与精神重建的艰难与努力。

精彩内容
与众不同的是,在安德施那里,不同寻常地一跃成为新闻界的名人与他自己作为作家引人注目的努力是有关系的。1950年8月,他取得了第一个较大的、
明显的成就——自认为替代了重要的旧《法兰克福日报》的《法兰克福汇报》以连载的方式刊登了他较长的作品《逃入伊特鲁里亚》。这个主题看起来颇具挑衅性——安德施在这里将自身的经历加以改编,也就是1944年他在意大利从德国国防军中逃跑的经历。由于在这一年中,刚刚建立的联邦德国在康拉德·阿登纳领导下迈出了重新武装军队的一步,所以这部作品
又获得了额外的现实意义。由以前的装甲部队军官特奥多尔·布兰克领导的“布兰克机关”作为即将成立的国防部的前身被建立了起来,而与此同时朝鲜战争爆发。德国实行兵役制促使安德施下决心将《逃入伊特鲁里亚》扩充为对人生的总结——从在慕尼黑一诺伊豪森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到1933年的达豪集中营,“从父亲民族主义的激情独自,从政党的决定论和纳粹政权的压制,到当逃兵、萨特式的自由时刻、
走向一个新的开始的自我选择的决定、他的‘直接行动’”。1950年11月,安德施开始构思《自由的樱桃》——他的自传,从德国国防军逃跑的经历是其中的高潮。
这部作品于1952年秋天出版,恰恰是阿登纳重建的高潮时期。《自由的樱桃》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安德施一下子就作为知识分子和事端制造者而闻名了。
在1952年11月28目的工会周刊《劳动的世界》上,海因里希·伯尔称赞这部作品是“沉寂中吹响的号角”。在开头的几句话中,他的评论就论及了这个被强调的情景:“鉴于即将发生的再次军事化,围绕着1945年以来从事写作的人们的作品,一种沉寂产生了,这些人坚决地反对战争,而与此同时,人们却热切地渴望着浪漫主义者温顺的战争文学和将军们的回忆录,风暴中的沙漠之狐正‘占据着人们的心灵’。”当然,也有可怕的严厉批评。比如,颇有影响的汉斯·埃贡·霍尔特胡森就在月刊《水星》上写道,对于安德施来说,军队错误地成为一种“与自由为敌的现象”。安德施以一种加缪式的反抗者的方式来反对“德国的军功奖赏,反对施派德尔”。而当时影响很大的《德国士兵报》则是这样评论的:“社会也好,每个曾经有过同志的人也罢,无论是在学校、在企
业还是在前线,都由于‘这只小田鼠’而变得无足轻重——都无法做出更好的事情来,而是只能在身后把门使劲关上,将这群对社会有害的无赖、告密者和流
亡者留在门外。”在这样的来龙去脉中看上去非常耐人寻味的是,此时,库尔特·马雷克正担任罗沃尔特出版社的总编辑。安德施把手稿第一个投给了他—一恰恰是这个马雷克,其出自40年代早期的“宣传头衔”时至今日“在通过互联网变得从未如此兴盛的新纳粹和军事书籍市场上仍然备受赞誉”。在他的编辑意见中,他虽然称赞了“逃离军队在人生观和道德上的合理性”,但是,更为严重的是,他补充说,只会有“少数书商会以欣赏的态度”支持这部作品的出版。假如能卖出70册,那就已经很多了!接着,罗沃尔特出版社让安德施等待了很长时间。然而,后者却确信,这部作品会引起“一次小小的轰动”,就像他在给母亲的信中所
写的那样。拍下一个收到安德施投稿的法兰克福出版公司的欧根·科贡立刻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在他的传记、政治观点和审美前提中,安德施看起来常常自相矛盾。对他的文学立场很难作出统一的概括,在他自相矛盾的心理中,他成为那些年德国放松努力的一个典型现象。在联邦德国开始重新武装军队的那个时期里,《自由的樱桃》显然是一部非常勇敢的作品。这份勇敢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证明——无论是左翼的朋友和同行,还是黑森广播电台的副台长戈特弗里德·米歇尔曼——那段时间,安德施正在那里供职。但是,至少是在领导办公室里,米歇尔曼准确无误地让安德施明白,他强烈地拒绝这种勇敢。尤其令他感到不满的是,安德施背弃了他作为士兵许下的誓言,而且用文学的手法描述了他逃离军队的经过:“我待在那里是出于内心的信念,我在那里的时间和其他人一样长,他们也许并没有我的那份聪慧,他们待在那里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待在那里。因此,对于我来说,当逃兵是我从来都不赞同的事情。在诺曼底,我遭到了敌人战车的碾压,曾经处于敌人的防线对面,我面对的问题是,我是否应该利用这个令人高兴的机会站起来,回头跑向就停在我身后不远处的敌方坦克,然后举手投降。我没有这样做,因为,我在夜间以一片洼地为掩护爬回到了我的战友们中间。我把当逃兵看作一条简单但却并非正确的、反对错误地发动战争的道路,出于这个原因,作为法官的我始终都会谴责逃兵,即使是在我作为法官也无法确认战争的合理性的情况下。”这至少是阿尔弗雷德·安德施的顶头上司——一
个重要的德国广播界人士的说法:即使是在广播电台里,尽管有很多小圈子,但由于他的观点,他仍然属于少数派。安德施与德国士兵荣誉的那种观念相去甚远。在《自由的樱桃》当中,他为他的逃离找到了一
种容易记住的表达方式:“我曾经只是拥有艺术的审美和私人生活,而他们用入伍服役通知把这些都毁掉了。为了他们拿起武器?为了朝着那些也许能够改变我生活的军队的士兵们开火?——在这样想的时候,一丝渺茫的希望令我感到振奋。单纯的考虑已经是一
种荒唐的行为。从我的政治处境中我得出了结论。我不曾预料到,六个星期之后一颗炸弹会在希特勒的身旁爆炸。而我个人的小小的7月20日已经在6月6日就发生了。”P101-10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