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88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泽厚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7-05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2-22

直上云霄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泽厚 著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7-05
  • 版次 1
  • ISBN 9787108058751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3页
  • 字数 259千字
【内容简介】
 (1)孔子所维护的周礼,本是周公所建立的氏族贵族的规范化制度,其中包含着原始人道和民主遗风。古典文献与现代民俗学可相互印证这一点。 
  (2)但历史向来是在悲剧性的二律背反中行进,文明进步要付出道德的代价。必将消失的氏族社会中的人道意识却构成了孔学的中心。 
  (3)孔子以“仁”释“礼”,将社会外在规范化为个体的内在自觉,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创举,为汉民族的文化一心理结构奠下了始基。孔子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代表。 
  (4)“仁”的四个层面:(A)血缘基础,(B)心理原则,(C)人道主义,(D)个体人格。四因素的相互制约,构成有机整体,其精神特征是“实践(用)理性”。 
  (5)zui为重要和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情感原则,它是孔学、儒家区别于其他学说或学派的关键点。 
  (6)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以取得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均衡稳定:不需要外在神灵的膜拜、非理性的狂热激情或追求超世的拯救,在此岸中达到济世救民和自我实现。 
  (7)孔子仁学对中国民族长久而巨大的影响和它的优缺点。 
  (8)孟子的“仁政一不忍人之心一四端一人格本体”的内收路线。赋予心理情感以先验的形上性质,zui终归结为道德主体性的建立。 
  (9)伦理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中国伦理学特点:一方面强调道德的先验普遍性、绝对性,另方面又强调此先验、普遍、绝对即在经验的感性、心理之中。体用不二。 
  (10)孟子奇特的“养气”说:理性凝聚(“集义”)为意志,人凭这种凝聚了理性的感性(“气”)能与天地相交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适合中国古代思想研究者阅读。
【作者简介】

李泽厚(1930-)美学家。长沙宁乡人。1948年毕业于湖南省立靠前师范。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职,1978年起任研究员。1982-1983年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访问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美学研究,是中国美学学会副理事长。近年主要在国外讲学,是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著有《美的历程》、《中国美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世纪新梦》等。

【目录】

内容提要
孔子再评价
一 “礼”的特征
二 “仁”的结构
三 弱点和长处
四 附论孟子

墨家初探本
一 小生产劳动者的思想典型
二 墨家思想并未消失

孙老韩合说
一 兵家辩证法特色
二 《老子》三层
三 所谓“益人神智”

荀易庸记要
一 人的族类特征
二 儒家世界观的建立
三 天、道、人

秦汉思想简议
一 道、法、阴阳、儒家的合流
二 天人宇宙论图式
三 阴阳五行的系统论
四 五行图式的历史影响

庄玄禅宗漫述
一 庄子的哲学是美学
二 人格本体论
三 瞬刻永恒的最高境界

宋明理学片论
一 由宇宙论到伦理学
二 理性本体的建立及其矛盾
三 “心”的超越与感性
四 遗产的两重性
五 《片论》补

经世观念随笔
一 “内圣”与“外王”
二 “治人”与“治法”
三 经学与史学

试谈中国的智慧
一 时代课题
二 血缘根基
三 实用理性
四 乐感文化
五 天人合一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