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 伤寒琐论--正邪相争话伤寒 江海涛 978750917240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 伤寒琐论--正邪相争话伤寒 江海涛 9787509172407

对书的封面和版本有严格要求的,下单后可与客服联系核实。

24.13 8.2折 29.5 九五品

库存100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江海涛

出版社人民军医

ISBN9787509172407

出版时间2014-02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9.5元

货号FX9787509172407

上书时间2024-06-27

阳光书斋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琐论--正邪相争话伤寒》为作者研读《伤寒论》的学习心得,也是作者江海涛吸取李克绍、大千先生等伤寒大家经验的总结。

作者简介
江海涛,安徽省黄山祁门县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黄山分会会员。喜欢油画和钢笔速写,其油画作品在国内获得多次大奖。自小生长在徽州的一个小县城,自幼酷爱美术,对家乡的风景风情具有浓厚的兴趣。近年来在徽州的“画里乡村”——宏村埋头画画,希望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表现方法,也想在画中寻找到自己想要的自由。

目录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内容摘要
 《伤寒琐论--正邪相争话伤寒》为作者研读《伤寒论》的学习心得,也是作者江海涛吸取李克绍、大千先生等伤寒大家经验的总结。《伤寒琐论--正邪相争话伤寒》中分10部分对《伤寒论》398条原文逐一讲解,从正邪相争的角度,力求为大家展现对于《伤寒论》认知的全新方法。
希望能对伤寒学者有所助益。本书适合伤寒学说研究者、中医药工作人员。
中西医结合人员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精彩内容
 凡是接触过《伤寒论》的人,恐怕都会背这一条,也都会解释,似乎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但要较起真来,还是可以发现问题的。比如头项强痛,注家都解释为太阳经脉行身后,从头项向下夹脊抵腰至足,所以外邪侵犯太阳的时候会头项强痛,但太阳经脉那么长,为什么仅突出头项部位的强痛呢?我们就要联系一下上下文,在第24条中提到:“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风池、风府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两个穴位和风有关,即风的池和府,都是储存风的。风邪侵袭人体以后,虽然善行数变,还是有一个根据地的,这个根据地就是头项部的风池、风府。太阳病本来可以用桂枝汤来驱除外邪,但由于邪气太盛,打了一仗以后并没有冲出重围,战而不胜肯定会让正气更加急躁,所以产生了烦。下一仗还怎么打?张仲景可以说是用兵高手,不再硬拼了,用了围魏救赵的计策,攻一下敌人的老巢,用针在风池、风府搅闹一下,邪气一看大本营被人端了,阵脚必乱,这时再用桂枝汤解一下表,就很容易突围了。正是因为头项部是风邪的大本营,所以把头项强痛放在提纲条目里。
再来说脉浮,脉浮是因为邪气侵犯了太阳所主的肌表,正气要调动到外面去抵抗,所以脉就表现出浮象,那么太阳为什么主表呢?
这又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阴阳是中医的说理工具,有时觉得阴阳说事还不太具体,于是又细分为三阴三阳,阳气按照它的成熟程度排列,依次是少阳、阳明、太阳。因此太阳又叫老阳,阳有散和开的特性,它会越长越向外,就像吹气球一样,逐渐膨胀到体表了,并且在体表起到一个保护作用,所以外邪侵袭一般都是先犯太阳。但不能说凡是表证都属于太阳,“六经皆有表证”,这个地方不好理解。太阳主表是它本身就在体表工作,。其他五经的总部不在体表,但都在体表设有办事处,也可以理解成其他五经在计算机桌面上都设有快捷方式,但它们本身的程序都隐藏在里面,体表就是计算机桌面。外邪点击阳明的快捷方式,也是首先在桌面上点击,所
以阳明病第一天也有表证,和太阳病、少阳病不好区分,真正到了发热不恶寒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外邪是点击了阳明的程序。
最后说一下恶寒,有注家解释为:太阳以寒为本,恶寒是恶它本气之寒。这样解释完以后我们还是摸不着头脑,它为什么要恶其本气呢?所以这种解释看似巧妙,其实也没有抓到根本。根本原因很简单,就是寒气欺负正气了,所以正气要怕它,和伤食的人不愿意吃饭一个道理。这是人之常情,没有必要拐着弯解释。为什
么是寒气欺负正气,而不是热气呢,我们的体温是36℃以上,大部分时间是高于气温的,所以感受寒邪的机会比热邪要大,虽然中医教材把感冒分为寒、温两类(还有湿),好像是平分秋色,实际上风寒占的比例远远大于风温,这个临证中一定要
有数,否则风寒证用上辛凉解表药就会明显地拖延病程。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先来说发热。三阳病都会发热,它说明了正气有能力抵抗,三阴病因为抗病能力不强,一般发不起热来,因此这个发热首先说明了病发于阳。恶风和恶寒在理论上有区别,即恶风是避风就可以缓解,恶寒是必须厚加衣被才能缓解,但在实际问诊中想确切知道到底是恶风还是恶寒是比较困难的,我以前也曾问病人是怕风还是怕冷,病人常觉得这样的问题莫名其妙,有些人琢磨半天也说不清楚,大夫也听不明白,所以用恶风和恶寒对中风与伤寒进行鉴别诊断很困难,理解为恶风寒就行了。
这样和伤寒有鉴别意义的就剩下了汗出和脉缓,外邪侵袭人体就要对正气进行包围,其程度会有所差别。如果有汗出,说明敌人封
锁得不严,我方还能出去与外界进行交流。脉缓是脉不紧张而松弛,它反映了双方的交战也有些松弛,这都和风的特点是一致的,风性流动、舒缓,不像寒邪那样有阴杀之气,所以把这种比较松缓的证叫作中风。P1-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