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 经典常谈 朱自清 9787548842552
  • 正版 经典常谈 朱自清 9787548842552
  • 正版 经典常谈 朱自清 9787548842552
  • 正版 经典常谈 朱自清 9787548842552
  • 正版 经典常谈 朱自清 9787548842552
  • 正版 经典常谈 朱自清 9787548842552
  • 正版 经典常谈 朱自清 9787548842552
  • 正版 经典常谈 朱自清 978754884255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 经典常谈 朱自清 9787548842552

对书的封面和版本有严格要求的,下单后可与客服联系核实。

16.14 4.4折 36.8 九五品

库存2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自清

出版社济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48842552

出版时间2023-0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28开

定价36.8元

货号KW9787548842552

上书时间2024-06-20

阳光书斋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是朱自清先生三十年教育研究集大成之作,一本书说透十三部国学核心典籍,也是先生专为国学普及而写的通俗读物。这本书写于1942年,八十多年来广为流传,共分十三个专题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古代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贯通从仓颉造字到《周易》《春秋》、四书五经、诗、文、赋的经典内容,帮助中学生读者无障碍通览传统文化精髓。这样一本看似简单的小书,倾注了朱自清先生许多的心血和对后学的殷殷关爱。朱自清先生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此次出版,还收录了朱自清先生《论雅俗共赏》《论百读不厌》和《论以文为诗》三篇杂文,更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生于江苏东海县,原籍浙江绍兴,因世代居住于扬州,自称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留学英国,专攻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其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他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等领域,也都有很高的成就。



目录

《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附录

论雅俗共赏

论百读不厌

论“以文为诗”



主编推荐

★ 收录全本朱自清《经典常谈》原文,增录3篇朱自清杂文《论雅俗共赏》《论百读不厌》《论以文为诗》。

★ 32开精致开本,进口特种纸张,彩色插图注释本,随书附赠精美书签。

★ 搭配赠送全文音频朗读,走到哪里听到哪里!

★ 每篇搭配古画和图示,意境丰富的同时,帮助读者理解。

★ 版本完善,编校精良,字体大小便于中学生阅读,版式舒朗,爱眼护眼。

1.权威底本,精编精校:以文光书店1946年初刊本为底本,精心编排,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以《现代汉语词典》为标准,对部分内容适当修订,使其符合现代语文规范。

2.为老师教学、青少年阅读量身打造:中学生《语文》八年级下推荐读物,随书还收录了朱自清先生《论雅俗共赏》《论百读不厌》和《论以文为诗》三篇杂文,疑难之处精心添加图例和注释,全书附送经典常谈全文音频朗读,辅助青少年读者阅读与理解。

3.创新版式,精致装帧:字体大,版式舒朗,彩色插图注释本,内文采用瑞典轻型米黄进口纸张,锁线装订,美观护眼,长久保存,方便翻阅。



精彩内容

《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诗、文等经典内容,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



媒体评论

朱先生的《经典常谈》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于该书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都可以有个简明的概念。……因这本书的导引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

——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叶圣陶 著名学者、文学家朱自清这本《经典常谈》,介绍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是学习传统文化典籍(也叫国学)的入门书,打基础书,又是极有学术分量的书。书中随处可见是那一时代学者共有的严谨的治学方法,并不时闪现真知灼见。他的文化观、历史观,不拘守一家之说,新旧兼容,通达平和,足以给后学者有益的启示。

——古典文学研究家、编审 钱伯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