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 番薯人的故事(张光直早年生活自述)(精)/张光直作品系列 (美)张光直 978710804280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 番薯人的故事(张光直早年生活自述)(精)/张光直作品系列 (美)张光直 9787108042804

对书的封面和版本有严格要求的,下单后可与客服联系核实。

25.72 6.4折 40 九五品

库存6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张光直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2804

出版时间2013-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0元

货号KW9787108042804

上书时间2024-06-20

阳光书斋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张光直编著的《番薯人的故事(张光直早年生活自述)(精)》是张光直作品系列之一,台湾岛的形状很像一个白薯,所以岛上两三千万的汉人常常自称“番薯人”。《番薯人的故事(张光直早年生活自述)(精)》里写下来的这些事在作者心里记忆了近五十年,现在事过境迁,访旧半为鬼,再不写,恐怕这一小段历史就没有人记得了。

作者简介
张光直(1931-2001)当代考古人类学家。生前任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历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及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所著《中国青铜时代》等多种作品由三联书店出版。

目录
前言
父亲、母亲和他们的朋友们
北京的生活
师大第二附小和男附中
回台
40年代的板桥
建国中学
二·二八事件
建国中学(又一章)
四六事件
监狱生活
回到情报处
内湖
回家
后记
附录一 老兵的佛像
附录二 伐檀
附录三 小人物的速写

内容摘要
 张光直编著的《番薯人的故事(张光直早年生活自述)(精)》是回忆早年生活的自述作品。因祖籍所
在的台湾岛形状像个番薯,故岛上两三千万汉人自称“番薯人”。《番薯人的故事(张光直早年生活自述)(精)》中记述其家世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北京度过的孩提时代,重点追忆了18岁作为“政治犯”入狱一年的特殊经历。这段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一生的志向,也由此引发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科学兴趣。

精彩内容
 母亲的三叔是个衙门的刀笔吏,有一个儿子作海军军官。
母亲的四叔,也就是外祖父的小弟,在官场作一个中级的官吏。他的大儿子文绍,一想到他就想到巴金的小说《家》里面的大哥觉新,为了家而牺牲自己的爱情。文绍的弟
弟文中也
是军人;但他既非黄埔,也不是海军。他就是寻常的小兵,从二等往上爬,我最后看见他的时候,他大概爬到了中尉。
在这个大家庭里面,人,是不好做的。外祖母守寡,舅母也守寡。外祖母是个做人的榜样,“长嫂如母”,俗语如此说。
但是在罗家(和其他类似的家,我猜),“欺负老实人,踹寡妇门”恐怕更是实情。外祖母住在北京湖北会馆,生
活上的困境,是可以想象的。张我军走入他们的生活,今天客观地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好消息。父亲第一次到北京,才22岁。
母亲17岁。两人一见钟情,但一路充满了绊脚石。母亲还未成年,而她的监护人——四叔对这个“异国”的青年感觉很杂乱。“台湾人!台湾人就是日本人!”与日本人打仗是分秒间的事,女儿怎能嫁给“日本人”!可是张我军这位青年,从哪边看也不像个日本人。不错,他会说日语,而且说得和日本人一样。
可是他的北京话,也听不出来一点外国口音。人长得英俊,外祖母愈看愈喜欢。那么天真,那么用功。
四叔挣扎的结果,是民族主义(但是一种伪民族主义)的胜利。母亲马上被安排出嫁,嫁给一位小有钱的商人。这时候我父亲在台湾编《台湾民报》,母亲与外祖母急得团团转。不妨,这时就有朋友相助了。父亲在北京认识的台湾人不少,其中有一个鹿港人,叫洪槽,字炎秋。是当代大(旧体)诗人洪弃生的儿子。他那时在北大念书,父亲上次来北京时便已熟
识。他听到了这个消息,便连忙写信给父亲,父亲接到信,把一切事情抛下,兼程赶到北京,与母亲、外祖母和几个亲密的男女同学商量,最后决定回台湾去结婚。为了表示尊礼,一行分两批人,到了台湾找到当时在台湾最受尊敬的绅士林献堂先生来证婚。但是没有用,四叔还是不同意,说他们是私奔,而且登报正式与罗心乡(文淑)解除叔侄关系。不过,“张大哥”和“大姐”就成了他们那一代兄弟姐妹间的英雄人物。
从这件事情可以想见洪槽是父亲最好的朋友,后来他父亲去世,洪老太太被接去北京,和我们住在一
条胡同。他们在2号,靠着宣武门内大街;我们在丙25号,离南河沿比较近。洪老太太的小脚是大有名的。鹿港显然比北京管女人管得好。她的两只三寸金莲及绣花小鞋是邻居每天争看的对象和聊天的主题。洪先生的太太是东北人,姓关,是母亲在女师大的同学。还有两个人与张、洪构成北京有名的台湾四剑客,就是连震东和苏芗雨。台湾人有给日本人做官的,如
谢华辉做河北的一个道尹,谢介石做驻“满洲国”大使;也有台湾人反日本的,比如张深切被日本宪兵抓过一次,还有吴某人被日本人关了很久险被枪毙。父亲和他们全都来往,来了就喝酒,他说从喝酒可看出一个人的全部性格。可惜我没有上过他这门课,但是他的意思我也能够了解。
给我们家影响最大的同乡,无疑要数徐木生了。
在我上小学搬家到手帕胡同前后,一个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留学生搬到我们家里来住,这人就是徐木生。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圆圆的脸,一身笔挺的日本大学生
黑制服。徐木生说话声音很大,充满自信,见了我和我哥哥便叫,少爷!少爷!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无事的时候便向我和我哥哥宣传马列主义。我哥哥确由一个“少年”转变成为一个马列主义的革命者,大致是受了徐木生的影响。1945年,哥哥出走,进入河北平山晋察冀边区,同时也走入了人生另一条大道。
在80年代,我们重会以后,有一次我问哥哥:“什么让你下决心加入共产党的?”他的回答是我绝对没有想到的:“我加入共产党的第一个目的是,好让徐木生不再叫我少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