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 作女 张抗抗 978755985425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 作女 张抗抗 9787559854254

对书的封面和版本有严格要求的,下单后可与客服联系核实。

46.41 6.8折 68 全新

库存15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抗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54254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YQ9787559854254

上书时间2024-03-06

阳光书斋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自序

 

很久以前,在炎热的夏夜,我常常看见小小的萤火虫,闪着幽绿的微光,从眼前一闪而过。它掠过潮湿的空气,穿透浓稠的夜色,燃起尾灯,在黑暗中起起伏伏,或是匍匐于低矮的草丛里忽明忽闪。

 

它似乎并不打算照亮周围的黑暗,它只点亮自己。

 

从我少年时阅读文学作品开始,心里总有晶莹的光斑在跳跃。

 

那星星般、火焰般的亮光,闪烁着移向远方,引领我一步步走上文学之路。五十年中,我写下了八百多万字的作品,精选成这部三百万字的十卷文集。

 

文集是一部生命的史诗,文集是一次对自己严格的拷问与检验。

 

偶然间,从百十部旧作里,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1972年幼稚的小小说《灯》、1981年的中篇小说《北极光》,一直到2016年的中篇小说《把灯光调亮》——我对“光”似乎特别敏感。回望我的文学路,大半生的写作,始终被微弱或是宏阔的光亮吸引着。

 

阳光炽烈、圆月皓洁、星空邈远。我是一个心里有光的人!

 

为了寻光,我用文字把雾霾拨散;为了迎光,我用语言把黑暗撕开。

 

人类的进化和变异,从骨骼开始。骨骼支撑着生命,使人能够站立起来。当生命的血肉之躯不复存在,最后留下了坚硬的骨骼。作品的内涵与思想,正如骨骼一样。骨骼是一支烛台、一只灯架、一座灯塔,让光束高高、灼灼地挥洒和传播,成为江河湖海的淼淼烟波中鲜明的标识。

 

当然,还有灵魂。灵魂飘飞出窍,升天入地,灵魂就是永恒的光。

 

编选这部文集的过程中,审视五十年来的旧作,我常常纠缠在截然相反的复杂心情中。有时我会惊叹:那时我写得多么好啊,那些流畅有趣的句子、独特的人物,新文体的尝试;那时的我,文思喷涌,认知超前……有时我也会沮丧懊恼:早期的文字太粗浅简陋了,细节不够讲究……更多的时候,我会深深感慨:我应该写得更好些,我完全可以写得更好。

 

可惜,年过七旬,一切都不可能从头来过了。

 

已落笔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篇每一部,都是生命留下的真实印记。是用书页压缩、凝聚而成的人生和历史。

 

写作的人在写作中享受寂寞。书籍和文学都是寂寞的产物。

 

寂寞中,我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扬。

 

在我大半生的写作中,“写什么”和“怎么写”同样重要——“写什么”体现自己的价值观,“怎么写”是价值观实现的方式,用文学表达对自身、人性及对世界的认识。其实,最为重要的是“为什么写作”。整理文集的过程中,我无数次叩问自己,杂糅的思绪渐渐清晰:少年时,文学是对美好理想的向往;青年时,写作是为了排遣苦闷;中年时,写作是为了精神的坚韧与丰厚;进入晚年,写作是为了抗拒人生巨大的虚无感。一生写作,其实都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种种疑惑、困惑,可惜始终未能达至不惑。

 

我已与文学相伴半个世纪。于我而言,身前的赞誉非我所欲,身后的文名亦非我所求,写作不是我的全部生命,而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我在写作中不断成长——成熟,在文学中日臻完美,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有尊严的写作者、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近年来,我留意到萤火虫已越来越少,它们被污染的环境和滥用的农药灭杀了。我心黯淡进而悲凉。我梦想着变成一只萤火虫,让我书中的每一个字,能在暗夜里发光,孤光自照。

 

是为序。

 

 

 

张抗抗

 

2022年3月2日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本书通过描写以女主人公卓尔为代表的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生活在北京的一群不安分守己、以自我为中心的“作女”的生存状态,表现了中国社会中都市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男权社会戒律、规则的颠覆与反抗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拯救。“作女”们具有独立意识,敢于追求与梦想,既是对这个时代的思考和挑战,也是中国女性解放的标志之一。



作者简介
张抗抗,1950年生于杭州,1969年赴北大荒农场,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国家一级作家;第七、八、九届中国作协副主席;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至2020年受聘国务院参事。已发表小说、散文八百余万字,出版各类作品百余种。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等。曾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以及“《上海文学》奖”“蒲松 龄短篇小说奖”“中国女性文学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金奖”等。

目录
第一章 你就“作”吧你001

第二章 你不也曾挺“作”的吗024

第三章 要是都像你这么个“作”法儿054

第四章 原来京城暗藏着那么多的“作女”069

第五章 你不“作”我“作”094

第六章 把爱给“作”没了115

第七章 这算不算是“作”呢?136

第八章 “作”使我的人生有声有色159

第九章 现在不“作”更待何时186

第十章 男人“作”怎么就不叫“作”呢212

第十一章 好好的,又“作”起来了231

第十二章 男人和女人一块儿“作”才好249

第十三章 “作”的欲望从哪里来?273

第十四章 “作”着才能感受蓬勃的生命299

第十五章 碰上个“作女”算你倒霉320

第十六章 你敢把“作女”娶回家吗?341

第十七章 “作”是一种创意361

第十八章 往死里“作”381

第十九章 难的是一辈子“作”403

第二十章 “作”就是不断的放弃和开始431

跋454

内容摘要
本书通过描写以女主人公卓尔为代表的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生活在北京的一群不安分守己、以自我为中心的“作女”的生存状态,表现了中国社会中都市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男权社会戒律、规则的颠覆与反抗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拯救。“作女”们具有独立意识,敢于追求与梦想,既是对这个时代的思考和挑战,也是中国女性解放的标志之一。

主编推荐
通过对女主人公卓尔的描写,表现了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生活在北京的一群不安分守已、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作女”的生存状态。那些被人们称为“作女”的女性,都是一些特立独行的人物,她们集中了这个时代共同的想象并敢于实践,是一群不同凡响、卓尔不群的女性形象。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