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佛教美学史(签名本)
  • 中国佛教美学史(签名本)
  • 中国佛教美学史(签名本)
  • 中国佛教美学史(签名本)
  • 中国佛教美学史(签名本)
  • 中国佛教美学史(签名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佛教美学史(签名本)

128 九品

仅1件

上海长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祁志祥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MQ-5

上书时间2024-01-15

余岩书屋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祁志祥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4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69575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1页
  • 字数 40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佛教美学史》是学界第一部系统梳理中国佛教茭学思想史的专著。作者以美是普遍快感及其对象、美学是感觉学为独特视角,聚焦汉译佛典关于愉快情感及其对象的形态、特征、本质、规律及其价值评判的思想理论及其演变历史。
佛教从“色即是空”的基本世界观出发,对纯粹的官能快感及其对应的现实世界的形式美、形象美持否定态度,竭力追求出世的清净无染的道德美、真实无妄的本体美,同时又从“色复异空”的中观世界观出发,对官菔快感对应的现实美加以变相的肯定。《中国佛教美学史》由此展开了中国佛教美学思想的历史巡礼。东汉佛教美学莲花初开。奠定了大小乘美学思想的基石;六朝佛教美学繁花似锦,佛典的翻译和著述催生了佛教美学的繁荣;隋唐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创构将美学世界装点得琳琅满目;宋元禅宗美学一枝独秀;明清佛教美学余音缭绕;近代太虚法师宣告了佛教茭学走向自觉。
【作者简介】
祁志祥(1958—)文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中文系教授。致力于中国人学及文艺美学研究,出版专著十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完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高教教材一项。曾获国家图书奖荣誉奖、晋版图书一等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似花非花:佛教美学观的独特建构
一、镜花水月:佛教对现实美的否定态度
1.“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2.“美色淫声,皆是苦本”
3.女色如“革囊盛粪”,“唯苦无乐”
4.视美为丑之“不净观”
二、涅粲极乐:佛教对本体美的独特肯定
1.“涅粲”之美
2.“法喜”、“禅悦”
3.空静之美
4.“佛性”之美
5.“佛土”之美
6.死亡之美
三、色复异空:佛教对世俗美的变相肯定
1.“色复异空”
2.以“味”为美
3.以“圆”为美
3.以“十”为美
4.光明为美
5.七宝为美
6.以香为美
7.法音为美
8.像教之美
9.言教之美
10.莲花为美
11.形神、境界

第二章莲花初开:东汉佛教美学基石的奠定
概述
一、安世高译经体现的小乘佛教美学思想
1.由“缘起”而“非身”,取消审美主体
2.由“十二人”破“色我”,取消客体美
3.“不净观”:视美为丑之审美训练
4.人生皆苦,寂灭为乐
二、支谶译经体现的大乘般若学美学思想
1.大乘空宗美学之核心——般若空智特征解析
2.“本无”、“毕竟空”之世界观
3.破世俗之美
4.“乐无所乐”
三、牟子《理惑论》涉及的美学问题
1.佛陀其人的神化
2.佛经“言以亿数,多多益具”
3.佛经“广取譬喻”的修辞美
4.“人死当复更生”

第三章繁花似锦:六朝佛教美学译作的繁荣
概述
一、大乘空宗译籍之美学倾向
1.大品般若经译籍:空寂为美
2.维摩诘经译籍:俗中求真
3.中观经译籍:“涅柴乐”即“无涅槊乐”
二、大乘有宗译籍之美学倾向
1.净土经译籍:西方极乐世界
2.涅粱经译籍:“涅架者名为甘露第一最乐”
3.《佛性论》:诸法佛性之美
4.《大乘起信论》:“乐念真如法”
5.唯识经译籍:识、境、圆
三、楞伽经译籍:如来藏识之美
1.美在“如来藏阿黎耶识”
2.假言离言
四、法华经译籍:莲花、菩萨、观世音
1.“诸华之中,莲华最胜”
2.慈悲为怀,崇尚大乘
3.人格理想:菩萨
五、华严经译籍:空有相即,一多圆融
1.大日如来崇拜
2.形象之美
3.佛性本有,一切皆空
4.一多相即
六、小乘阿含经译籍:“于色不乐”与“涅槊安乐”
1.“不欢喜、不深乐,渐近涅粲”
2.“从此四圣谛,安隐趣涅檠”
七、中国僧侣著述之美学思想
1.道安:“淡乎无味,乃直道味”
2.支遁:“即色游玄”
3.僧肇:“道俗一观”、“美丑齐旨”
4.慧远:“始自二道,开甘露门”
5.道生:“无灭之灭,则是常乐”

第四章琳琅满目:隋唐佛教宗派美学的创构
概述
一、天台宗美学:以“止观”为特点的认识论美学
.1.智颚:“修行止观,心如金刚”
2.灌顶:“极圆之教,醍醐妙味”
3.湛然:“无情有性”、“染净不二”
二、三论宗及其代表人物吉藏:论“中道”美
1.“中道”即是“佛性”、“涅柴”
2.“二而不二,不二而二”
3.“八不”即是中道佛性
三、华严宗美学:一多圆融,以十为美
1.杜顺:“理事无碍”、“一切入一”
2.智俨:“十”美与“境界”
3.法藏:“圆融无碍”、“十十无尽”
4.澄观:道本乎心,以“十”尽理
5.宗密:美在本心
四、唯识宗:以“识”为本体的美论与以“爱”、“现量”
为特色的美感论
1.玄奘及其译注:境、识、受
2.窥基:真、善、美合一的本体论和以“现量”为特色的感觉论
五、禅宗:美在净心
1.慧能及其《坛经》:论美本体和美感
2.神会:真如为本性,烦恼为客尘
3.玄觉:论“女色”之恶和语言之美
4.慧海:中道净心,“自然快乐”
5.希运:“虚通寂静,明妙安乐”

第五章一枝独秀:宋元禅宗美学的延续
概述
一、禅宗《灯录》传承的美学意蕴
1.以灯驱暗、光明为美
2.道不废言、借言悟道
二、延寿:“此识此心,唯尊唯胜”
1.人生之苦
2.“心起无心,尽善尽美”
3.净土之美
……
第六章晨钟暮鼓:明清佛教美学的余响
余论走向自觉:太虚法师论“佛法与美”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