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9新】 安妮日记 9787530216347 【消毒塑封】
【消毒塑封 】 【正版9新】
¥
13.3
4.2折
¥
32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德)安妮?弗兰克著,宁瑛译,新经典出品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16347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32元
货号9787530216347
上书时间2024-12-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安妮·弗兰克著宁瑛译的《安妮日记》是安妮十三岁到十五岁时写的日记,其中大部分是在秘密小屋里写成的。这部日记记载了一个少女的成长过程,展示了安妮在特殊环境中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小作者对爱的追求和对法西斯罪行的痛恨。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一九四七年此书问世后立即受到热烈欢迎,目前它已被译成六十七种文字,属于世界级畅销书,在世界各地销量超过三千万册。
作者简介
宁瑛,1941年出生于天津市,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退休)。主要成果有,托马斯·曼评传》、《二十世纪德语文学史》(合作)、《20世纪外国文学史》(第4、5卷东德文学部分);翻译作品有《安妮日记》、《钢琴教师》(合译)、《斯大林格勒》(合译)、《死于威尼斯——托马斯·曼中短篇小说选》(合译)、《麦哲伦——一个人和他的事业》、《诉讼》等。
安妮·费兰克,1929年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是德籍犹太人。1942年6月12日,当她13岁生日时,她父亲送给她一本当作生日礼物的日记本,于是她从那个时候开始写日记了。同年7月6日,由于纳粹开始迫害犹太人,他们全家躲进了安妮父亲公司的密室。之后,另外4名犹太人也陆续躲进了密室。
两年以后的1944年8月4日,由于有人告密,躲在密室的8个人被德国警察逮捕。1个月后,8个人被转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之后,安妮与姐姐又被转送到贝尔根一贝尔森集中营。1945年3月,姐妹俩都因伤寒死于集中营。
安妮的日记由公司女职员保存下来,之后又转交给安妮的父亲。1947年,安妮的父亲将女儿的日记整理出版,她的事迹后来被拍成电影《安妮日记》。
目录
1942年
1942年6月12日
1942年6月14日
1942年6月15日
1942年6月20日(一)
1942年6月20日(二)
1942年6月21日
1942年6月24日
1942年6月30日
1942年7月3日
1942年7月5日
1942年7月8日
1942年7月9日
1942年7月10日
1942年7月11日
1942年8月14日
1942年8月21日
1942年9月2日
1942年9月21日
1942年9月25日
1942年9月27日
1942年9月28日
1942年9月29日
1942年10月1日
1942年10月3日
1942年10月9日
1942年10月16日
1942年10月20日
1942年10月29日
1942年11月7日
1942年11月9日
1942年11月10日
1942年11月12日
1942年11月17日
1942年11月19日
1942年11月20日
1942年11月28日
1942年12月7日
1942年12月10日
1942年12月13日
1942年12月22日
1943年
1943年1月13日
1943年1月30日
1943年2月5日
1943年2月27日
1943年3月10日
1943年3月12日
1943年3月18日
1943年3月19日
1943年3月25日
1943年3月27日
1943年4月1日
1943年4月2日
1943年4月27日
1943年5月1日
1943年5月18日
1943年6月13日
1943年6月15日
1943年7月11日
1943年7月13日
1943年7月16日
1943年7月19日
1943年7月23日
1943年7月26日
1943年7月29日
1943年8月3日
1943年8月4日
1943年8月5日
1943年8月9日
1943年8月10日
1943年8月18日
1943年8月20日
1943年8月23日
1943年9月10日
1943年9月16日
1943年9月29日
1943年10月17日
1943年10月29日
1943年11月3日
1943年11月8日
1943年11月11日
1943年11月17日
1943年11月28日
1943年12月22日
1943年12月24日
1943年12月25日
1943年12月27日
1943年12月29日
1944年
1944年1月2日
1944年1月5日
1944年1月6日
1944年1月7日
1944年1月12日
1944年1月15日
1944年1月22日
1944年1月24日
1944年1月27日
1944年1月28日
1944年2月3日
1944年2月13日
1944年2月13日
1944年2月14日
1944年2月16日
1944年2月18日
1944年2月19日
1944年2月20日
1944年2月23日
1944年2月27日
1944年2月28日
1944年3月1日
1944年3月2日
1944年3月3日
1944年3月4日
1944年3月6日
1944年3月7日
1944年3月12日
1944年3月14日
1944年3月15日
1944年3月16日
1944年3月17日
1944年3月19日
1944年3月20日
1944年3月22日
1944年3月23日
1944年3月27日
1944年3月28日
1944年3月29日
1944年3月31日
1944年4月1日
1944年4月3日
1944年4月4日
1944年4月6日
1944年4月11日
1944年4月14日
1944年4月15日
1944年4月16日
1944年4月17日
1944年4月18日
1944年4月19日
1944年4月21日
1944年4月25日
1944年4月27日
1944年4月28日
1944年5月2日
1944年5月3日
1944年5月5日
1944年5月6日
1944年5月7日
1944年5月8日
1944年5月9日
1944年5月10日
1944年5月11日
1944年5月12日
1944年5月13日
1944年5月16日
1944年5月19日
1944年5月20日
1944年5月22日
1944年5月25日
1944年5月26日
1944年5月31日
1944年6月5日
1944年6月6日
1944年6月9日
1944年6月13日
1944年6月14日
1944年6月15日
1944年6月16日
1944年6月23日
1944年6月27日
1944年6月30日
1944年7月6日
1944年7月8日
1944年7月13日
1944年7月21日
1944年8月1日
后记
内容摘要
安妮·弗兰克著宁瑛译的《安妮日记》是德国籍作者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录。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青春期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对爱的渴望。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二十五个月的密室生活和身边另外七位藏匿伙伴之间人际交往的记载,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安妮日记的不凡之处,还在于她用自己早熟的头脑对战争与和平、人性善恶、男女两性社会角色等重大问题进行的思考,通过朴素细腻的文笔表现出来,具有不朽的文学价值。
精彩内容
大约三点钟(哈里刚刚离开,而且想以后还来)门铃响了。我根本没听见,因为我正懒洋洋地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看书。这时玛戈非常激动地来到门前。“安妮,父亲得到了德国党卫军的传讯通知,”她小声说,“妈妈已经跑去找范·丹先生帮忙了。”我大吃一
惊。一张传票……每个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集中营……我眼前已经出现了孤单寂寞的小笼子,我们能让父亲被拉到那里去吗?“他当然不去,”我们一
起坐在卧室里等着母亲时,玛戈肯定地说,“母亲到范·丹先生那儿去了,为了商量我们是不是明天就躲藏起来。范·丹先生也一起走,那我们就有七个人了。”周围没有一点声音。我们不能再说话,脑子里只想着父亲,他正在犹太养老院看望他的被保护人,丝毫没有预感到危险已经降临;想到等待母亲回来,炎热的天气……我们紧张得根本说不出话来了。
突然门铃响了。“是哈里。”我说。“别开。”玛戈把我拉回来,但是这多余了。我们听见母亲和范·丹先生同哈里说话的声音。等他走了之后,他们进来,并在身后把门锁上。每一次门铃响时,玛戈或者我都轻轻地走下楼,去看看是不是父亲,否则谁也不准进来。
我们两个人被叫出了房间。范·丹要和母亲单独谈话。当我们在我们的房间等候时,玛戈告诉我,传讯命令不是给爸爸的,而是给她的。我又吓坏了,开
始伤心地哭起来。玛戈才十六岁,难道他们要把像玛戈这样的女孩子单独遣送走吗?幸好她没离开我们。
母亲说过了,而且父亲和我说到过躲藏起来的打算,他的话可能也是有所指的。
躲藏!我们应该躲藏到哪儿?在城里、乡下,任何一栋大楼里,一间茅屋里,什么时候,怎么躲,躲在什么地方?大人们不让我提这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总在我脑子里转。
玛戈和我开始把最必要的东西装进书包里。我拿的第一件东西就是这个装订好的本子,然后就乱七八糟地装了卷发器、手帕、课本、一把梳子和一些旧信。我想着躲藏,同时把全然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塞满了书包。但是我并不遗憾,回忆总比衣服更宝贵。
大约五点时,父亲终于回到家中。他给科弗斯先生打电话,请他晚上八点到我们家来。范·丹先生走了,为了去接米普。她来了,把鞋、衣裳、大衣、几件内衣和袜子都装到一只手提箱中,并且答应晚上再来。然后我们家就安静了。我们之中没有人想吃饭。
天气还是很热,而且一切又都那么非同寻常。
楼上的大房间租给了戈茨米特先生,一个三十多岁、离婚的男子。他好像这个星期天没有什么事做,在我们家一直坐到十点,没挪地方。十一点左右米普和亨克·范·桑腾来了。自1933年起米普就在我父亲的公司里干活,成了我们的一个忠实朋友,她新结婚的丈夫亨克也是一样。鞋袜、书本和内衣又被装到米普的箱子和亨克的大袋子里。十二点半他们提着大包小包走了。我累得要死,尽管我知道,这可能是我在自己的床上睡的最后一夜,还是立刻就睡着了,而且到清晨六点半才被母亲叫醒。幸好不像星期天那么热了,整天都下着温暖的蒙蒙细雨。我们四个人的衣服都穿得厚厚的,像是要在冰箱里过夜似的。但是我们确实还想尽可能多带些衣服。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犹太人敢于提着重重的箱子走在街上。我穿了两件衬衫、两双袜子、三条短衬裤和一件小上衣,外面又套上裙子和夹克,还有一件夏天穿的风衣,穿上我最好的鞋、高筒袜,戴上围巾、帽子,还有各种各样的小东西。在家里时我已经几乎喘不出气来了,但是没有人在乎这个。
玛戈把她的书包塞满了课本,取来她的自行车,跟在米普身后,骑到一个我不熟悉的、很远的地方去。这就是说,我还不能知道哪里将是接纳我们的秘密地方……大约八点半我们又在身后把门锁上。我唯一
与之告别的,是我亲爱的小猫莫希,它将在我们的邻居那里找新的家。这个写在一张纸条上的通知是留给戈茨米特先生的。厨房的桌子上有一磅留给小猫的肉,桌上还摆着早餐用的餐具,床上的被子也还摊开着
。这一切留给人一种印象,好像我们是匆匆忙忙溜走的。人们说什么,我们也无所谓了。我们要离开,只要离开,安全到达!明天再写!安妮P17-1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