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9新】 中国税史品读 9787567803558 【消毒塑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9新】 中国税史品读 9787567803558 【消毒塑封】

【消毒塑封 】 【正版9新】

14.5 3.2折 45 九五品

库存2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敬群

出版社中国税务

ISBN9787567803558

出版时间2015-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9787567803558

上书时间2024-11-18

浅秋书社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张敬群所著的《中国税史品读》是一本能够调动起专业人士和广大非专业人士翻阅兴致的读物;也是一本能够为增强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能量的读物。它的出版,对于普及中国税史知识,激发人们关心税收、理解税收、建言税收,提高全社会税收遵从度,营造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一定会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张敬群,江苏丰县人,1949年3月生。现为江苏省税务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税务学会税收学术研究委员会税史研究部总召集人。长期从事税史研究,于《税务研究》《中国税务报》《新华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多篇;编著出版专著《敬群乐文》《敬群乐业》;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税收史话》主笔。

目录
上篇
中国税始三思
一思中国国家的产生经过了漫长的孕育期
原始群居社会——无家无国
母系氏族社会——有家无国
父系氏族社会中的部落联盟——国家雏形
夏朝建立——国家成形
二思“贡献”和“摊派”是中国税收的雏形
贡献——从自愿到强制
摊派——从临时到固定
两种现象并出标志税收的成形
三思用动态税收观念看待税收起源时间问题
关于中国税收产生时间的不同观点
不同观点之间的裂痕并非不能弥合
动态税收观念是弥合分歧的良方
中国税收的“生日”只能是一个时段
中篇
中国税制演进之路——三条脉络、四个节点、五个阶段
前言
四千多年税制路内中规律三四五
个阶段——齐国“相地而衰征”前的夏商周时期
年代久远史料短古税真容未尽显
个节点——齐国相地而衰征到泰国商鞅变法
变革潮流掀巨澜税收制度开新篇
第二个阶段——商鞅变法后至曹操推行屯田制
一统天下功业倬暴敛黎民政声恶(秦朝)
敛财调节有套路税收进退经几度(汉朝)
第二个节点——曹操的屯田制和租调制
屯田举措收效显租调税制影响远
第三个阶段——东汉末至唐前期
农业赋税同一则工商税制稍有别(三国)
占田制度出台面九品相通得拓展(西晋)
工商杂税显繁重田租户调失公平(东晋南朝)
均田之制开先河租调之制立新则(北魏)
父子治税两相迥善良暴虐各留名(隋朝)
轻徭薄赋民安生工商无税业兴隆(唐朝前期)
第三个节点——唐朝两税法改革
泰极否来动乱生两税法出窘境中
第四个阶段——唐后期至鸦片战争
新课迭出盐茶榷藩镇争敛势更恶(唐朝后期)
侵农掠商征敛凶巧取豪夺恶税生(五代十国)
农业税重商税繁三次改革皆功半(宋朝)
地分三类各有制人因族群别赋役(辽国)
农业税收租赋役工商税收仿宋制(西夏)
户分正杂别待遇赋出女真按牛具(金国)
税粮科差南北异包税制度盛其时(元朝)
两册颁行治世期一条鞭出没落时(明朝)
摊丁入亩得圆满康乾盛世落日间(清朝前期)
第四个节点—1840年至1949年
半殖民地噩梦侵关税主权落洋人(清朝后期)
军阀割据税制乱关盐税权皆丧完(北洋政府)
制度建设有创新苛捐杂税失民心(国民政府)
第五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
税制演进新天地改革脚步未停滞
跋语
以史为鉴求税是继往开来创新制
下篇
中国税史三考
一非税本末之考
二税收负担之考
三税收遵从之考
附篇
中国税史三字经
中国税史三字经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税史品读》作者通过回顾中国四千多年的税收历史,解析中国税收这一事物的内在关系及其外部联系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调整变化,对“税收起源”“税制演进”“非税本末”“税收负担”“税收遵从”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的某些见解是以往的税史专著中很少见到甚或不曾有过的。这些新的观点是否能够站得住脚,当由大家评判;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能够为大众读者打开一扇新的视窗,从中领略别样风采的中国税史文化。

精彩内容
 众所周知,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的。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人类社会的出现到国家的建立,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考古发掘资料证实,中国人类始祖在100多万年前即已活动在中华大地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当属生活在180万年以前的山西芮城西侯度人和生活在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从那时起到国家的建立,其间至少经历了170多万年的岁月。
人类社会出现之后,始终存在着两种生产,即物质资料、精神资料的生产(生活资料及生产工具的生
产,政治、法律、宗教、艺术、科学、哲学等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人种的繁衍及婚姻家庭形式的发展),社会制度受这两种生产的制约。
从社会发展顺序看,是先有家而后有国,家是由血缘关系构成的,而国则是由无数的家(人)和群体构成的。其过程是先由原始群居社会发展到母系氏族社会,再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最终衍化到有国家出现的文明社会。
让我们打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喻:国家的形成过程就像自然界中蝴蝶的一生那样,要经过“卵期”“幼虫期”“蛹期”,最后才能羽化成蝶,翩翩飞舞在这个世界之上。
原始群居社会——无家无国中国人类社会的原始群居时代,在距今约两百万年到二三十万年以前。目前已经发现的群居时代的中国古人类遗址有:云南元谋人遗址、山西芮城西侯度文化遗址、河北阳原小长梁文化遗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陕西蓝田人遗址、河南南阳古人类文化遗址、
湖北郧县人遗址、大冶石龙头遗址、安徽和县猿人遗址、辽宁营口古人类遗址等。
群居时代生产力低下,人类开始用火,并能制造较为粗糙的石器,靠渔猎和采摘植物果实为生。在严酷的大自然环境中,经常会面临野兽的侵袭和自然灾害的威胁,时时面对饥饿与死亡。为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人们结成了“群”即所谓原始人群。其时,人们没有形成婚姻和家庭,群体之间维持着杂乱性交关系,正如《列子-汤问》中所述:“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原始群居状态下的人们“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吕氏春秋·恃君览】。这种血亲婚配的杂乱性交关系,对于原始群的稳固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阶段的生产资料是公有的,人群中也没有首领,通常是身强力壮、勇猛彪悍的人在围猎、采集、保卫领地等活动中起着带头人作用,而这种带头人既非选举产生,也非按辈排定,而是经过体力角逐后自然形成的。
显然,在原始群居社会中,连家庭都没有出现,更谈不上政治制度、官僚体系、军队、监狱和刑法这些国家要素事物的出现。假若以蝴蝶的一生来比喻国家的形成过程,原始群居社会只能是国家这只“蝴蝶”的“卵期”。由于“蝶”与“卵”的差别实在太大——一个是色彩艳丽而飞舞翩跹;一个是色彩单调而静若沙粒——故而此间根本看不出国家这个事物的一
点影子。
母系氏族社会——有家无国距今约十至二三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中国人类社会由原始群居阶段进入母系氏族社会。
P3-P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