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二手】行云纪:《刺客聂隐娘》拍摄侧录9787549568833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
17.46
3.1折
¥
56
八五品
库存2件
作者谢海盟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ISBN9787549568833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56元
货号9787549568833
上书时间2024-12-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谢海盟编著的《行云纪(刺客聂隐娘拍摄侧录)》完整记录《刺客聂隐娘》从编剧到拍摄杀青的全过程,侯孝贤、朱天文、钟阿城等豪华编剧团队之创作历程,舒淇、张震、妻夫木聪等著名演员的幕前幕后,见证一部电影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为侯孝贤四十载电影历程加入新注点。首度贴身记录侯孝贤如何拍电影,揭秘侯孝贤之所以是侯孝贤。世界一直在变,侯孝贤依然是侯孝贤。作为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侯孝贤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送给世人的一份礼物。其经典的长镜头风格、塑造人物的冰山理论、以演员的能量与现场反应为核心的工作方式,令其每部作品都带有浓浓的侯氏标签。本书首次贴身记录侯孝贤如何拍电影,如何不断给自己扔香蕉皮,为求真不顾一切的创作方式,不仅为电影《刺客聂隐娘》提供另一种观看之道,也揭示出侯孝贤之所以是侯孝贤的原因所在。
作者简介
谢海盟,一九八六年生于台北,二〇〇九年毕业于台湾地区政治大学民族学系,女同志,喜欢无用的知识,现职电影编剧与自由写作。
大学毕业后不久即加入电影《刺客聂隐娘》的编剧工作,此后跟随摄制组辗转各地拍摄,完整记录下电影从编剧构思到拍摄杀青的全过程。
曾写作数百万字作品,鲜少示人,谓以“自娱”。二〇一五年,以《舒兰河上》入围台北文学奖年金计划。
目录
序/朱天文
缘起
星巴克
造一座冰山
织寿衣的珀涅罗珀
龙纹身的聂伯恩
道姑与公主
长澍
刺客的“成本”
汉与胡
奈良
妻夫木聪
《等云到》
不然小姐太可怜了
湖北
船小好掉头
武当山:宗教圣地的暴民们
与大九湖相处
大九湖,我们的摄影棚
威牙,wire
停不下来的导演
蚕豆,缠斗
玉米不行,萝卜可以
大明星的“格”
镜子似的局外人
要不要两人世界
就是不愿戏剧化
可爱也可恨的山中精灵
雷镇语粉丝团
侯孝贤挑战侯孝贤
京都
善言不如善听
走阁道
青苔
弓,篝火,与铁伞
芳宜老师说故事
姬路
所谓素人
看看这猴子三人组
我们回不去了
求“真”
九寮溪
隐剑
咋咋呼呼的半平
老娘受够了
洪金宝二世
栖兰山
神木们
丧神
内蒙古
天气、动物和音乐,还有群众演员
再战白桦树林
怎么还是黑马
涿州影视城
平遥
苏醒的时间幽灵
承载量——文字与影像
中影文化城
太日本了
胡人们
为田季安翻案
就当作京剧来编
顺着拍
就是不让演员“演”
拍得到与拍不到
杀一独夫可救千百人
还剩几棵树
歪了
梦,隐喻,象征
隐娘的前身
附录
《聂隐娘》原文
《刺客聂隐娘》故事大纲
《刺客聂隐娘》剧本
内容摘要
筹备期超过十年,剧本写作和拍摄历时五年,电影大师侯孝贤的首部武侠片《刺客聂隐娘》终于现出真面目,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作为初出茅庐的新人,作者参与了电影从剧本讨论到拍摄杀青的全过程:编剧之间互相角力,剧本“织了拆、拆了织”,摄制组辗转京都、湖北、内蒙古、台湾各地,状况不断,侯导还要不停给自己出难题……作者试图以人类学的视角和生动笔触,还原现场,记录一部电影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
本书另收录小说《隐娘的前身》、电影故事大纲与剧本(第三十八版定稿)。谢海盟编著的《行云纪(刺客聂隐娘拍摄侧录)》从文字到影像的转译过程,犹如在海中筑篱养鱼,框内影像只是少许,框外真实世界才是影片魅力所在。作者以编剧身份,独家讲述侯孝贤如何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界限出一方景框,也
试图诠释侯孝贤构建人物的冰山理论、独此一家的创作方式及电影观。不仅让你看懂电影,参悟不为人注目之细节,也提供另一种观看之道,揭示侯孝贤之所
以是侯孝贤的原因所在。
精彩内容
造一座冰山编剧的工作,说穿了,是假定好剧情,接着便不断提问“谁谁谁(皆剧中人)在这样的状况下,会怎么反应?”“谁谁谁在这时候会做什么?”,也不时穿插侯导口头禅式的发言:“我感觉,这时候谁谁谁应该做某某某事。”毕竟拍电影,最核心的还是“人”,人的性格对了、对事件的反应对了,剧情自然就开
展。
观众可以不理解角色,不晓得角色举措背后的意义,但导演不能。导演一定要完全清楚角色编码,情节可以一波三折,然而角色编码不能翻转。当角色性格够合理、编码够完整,角色便“活”起来,这时候还要编造出违反其性格的剧情,压根不可能,一看就是突兀的假东西,甚至蓦然会有此人精神分裂的错愕感。
《聂隐娘》本出裴铡所著《传奇》,然几经改造,已是全新的故事了,可怜的原著男一号,陈许节度使刘昌裔,在电影里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剧中人物当然得从头塑造起,塑造一个人物,我们称“造一座冰山”(典出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每一个人物都是一
座冰山,人物展现在电影中的部分,是冰山露在海面的一小角,然而这一小角要足够精确,免不了得打造完完整整的冰山,包括海面下隐而不见的大部分,这一大部分,具洞察力的观众是能够体悟出来的。
或是我们自己用绘画作的比喻,一只树丛中的花豹,豹子露出树丛的部分是人物在剧中的展现。我们在描绘这头豹,力求豹的形体正确,甚至每一片豹斑的位置都要精准,得先画出完整的豹(塑造完整人物、设定好严谨背景),再覆盖上树丛,决定这头豹的哪些部分露出树丛外(人物的哪些部分表现在电影中),如此即便移开树丛,豹的形体乃至豹斑也能精准地再连结成一头完整的豹。若是先画好树丛,再画花豹,那么当树丛移开,连结出来的很可能是头残破扭曲的豹,即便绘画技巧(编剧技巧)高超,能大致掌握形体,也很难让每一片豹斑都在正确位置。
故而,哪怕是只有一场戏一句对白的人物,我们也非得将之建构得清清楚楚。为了海面上的一点冰渣,为了树丛后的一撮豹尾尖,我们着实下功夫打造一
堆冰山画了好多豹子,有时难免自问是否必要,然而想到将来的自己也许会感激,便也不觉得是在做白工了。
打造冰山,准备远远超出会呈现在电影景框的东西,这是侯导拍电影不变的习惯。侯导自述这种创作习惯来自不得已,是台湾电影拍摄环境使然,遇上差劣的拍摄环境,很多东西拍不到就是拍不到,拍摄时时刻刻都要调整,只有建构了完整合理的人物角色,才会在不断的调整过程中有个几近于直觉的判准,避免发生与其性格全然违背的精神分裂状况。
如此创作方式,有时也会发生喧宾夺主之事,如
《悲情城市》。《悲情城市》最初的构想与现在我们熟知的电影剧情几无相同,或许已有人不解,《悲情城市》何来的“城市”?这“城市”是九份山下的基隆港,原始版本是发生于现在版本之后,彼时,少女阿雪已然成年并接掌男丁凋零殆尽的家族事业,成为基隆港在地的大姊头,老《悲情城市》故事便是铺展在大姊头与来自香港的黑帮人物之间,这样的设计,是为配合当时片商提出、由当红的歌仔戏生角杨丽花与周润发分饰两人的构想。然而侯导照例建构大姊头的背景,她的过去、她的成长经历、她何以走到眼前这一步,却对大姊头的小叔产生兴趣,这位只存在于她童年记忆中的小叔,沉默老实,与家族事业全无干系,是电力公司的小职员,每每台风过后,会将修理工具与便当系上腰间,从山脚一路修电线杆修到山顶,幼年的阿雪也总爱跟着一起去。侯导追着这位小叔的设定,造就了今日我们看到的《悲情城市》。小叔和阿雪都还存在片中,惟叔侄俩主客易位,小叔便是梁朝伟饰演的林文清,职业由修电工转为开设照相馆;阿雪的角色也未消灭,转为并不起眼却目睹一切的沉默见证者。《悲情城市》叙述的故事是原始《悲情城市》中大姊头的童年回忆,两部《悲情城市》互为前后传。(有关这一段叙述,唐诺在《尽头》中有几大段详尽描述,这里大约简述之)。P12-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