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二手】培养全人格的孩子9787518020768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
11.87
4.0折
¥
29.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李澍晔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20768
出版时间2016-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9787518020768
上书时间2024-1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商品描述
-
前言
近几年,有媒体先后报道,有些大学生因为一点小事,一时想不开,选择跳楼自杀;有些大学生因为同学之间的一点误会,竟然采取在食物中投毒的方式进行报复;还有一位从国外大学毕业回国的大学生,找到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好工作,可是却因为失恋,一时冲动,竟然把女朋友残忍杀害。他在监狱里还无耻地说 :“我得不到,别人也休想得到……”心灵扭曲到如此地步,可见,上一所好大学,拥有一份好工作,领着丰厚的薪水,并不意味着孩子就已经具备了全人格与高素质。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拥有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了。勇敢、真诚、敢于担当、有责任、有毅力、有爱心、智慧、坚强、自信、勤奋好学、礼貌和乐观等,都是具备全人格孩子所拥有的人生态度。
为人父母后,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是父母们迫切的愿望。“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们只有具备了健康的人格,综合素质高,中国的未来才会有希望。所以,父母们不仅要站在家庭的利益考虑如何培养孩子,更要站在时代的大前沿上,把培养孩子全人格、高素质的事纳入一生的家庭教育之中。
然而,现在很多父母都希望把孩子送进好大学,只是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认为只要考高分,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孩子就具备了全人格,就有了高素质,殊不知,这是一种普遍而又片面的认识。
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在不同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士,他们之所以成功,基本上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具有全人格品质与高素质,如坚韧不拔的意志,经受挫折的耐力,自信乐观的心态,健康的体魄,远大的理想与报复,开阔的视野等。
作为一位有责任心的父母,究竟应该怎么教育和引导孩子,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具备健全的人格与高素质呢?其实,只要父母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能领悟到其中的奥妙。
为了使孩子们具备高素质、全人格,笔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健全人格与高素质孩子的成长过程,全面梳理与分析了父母教育孩子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以事说理,逐渐向深层次展开,详细地阐述了引导孩子形成健全人格与高素质的关键因素,使父母和孩子们在轻松的阅读中,受到启发,认清孩子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健全人格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后,特别感谢为本书出版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所有人士,也希望本书能给广大父母们以开放性的启发和帮助,让孩子和家庭都能受益。
导语摘要
拥有全人格的孩子,才能顶天立地;拥有全人格的孩子,才能适应未来。只要孩子有进取心,具备了全人格,终将受益一生;只要父母用心培养,细心栽培,孩子终将成为优秀的人才!
为什么大学生的犯罪率越来越高?为什么很多高学历的人行为偏激?为什么知识渊博的人也会心灵扭曲,手段残忍?因为他们缺乏的不是知识,不是学业,而是道德修养和全人格的教育。
作者李澍晔和刘燕华在《培养全人格的孩子(青少年教育经典读本)》这本书中从诸多方面加以说明培养高素质孩子的方法,如关注孩子的心理与身体健康;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等,希望能给家长以开放性的启发和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培养出真正的全人格的孩子。
商品简介
为什么大学生的犯罪率越来越高?为什么很多高学历的人行为偏激?为什么知识渊博的人也会心灵扭曲,手段残忍?因为他们缺乏的不是知识,不是学业,而是道德修养和全人格的教育。
作者在《培养全人格的孩子》这本书中从诸多方面加以说明培养高素质孩子的方法,如关注孩子的心理与身体健康;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等,希望能给家长以开放性的启发和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培养出真正的全人格的孩子。
作者简介
李澍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青少年通讯社成长教育原首席专家,“彩虹心灵驿站”主讲,中国儿基会阳光计划“爱心专家”,为六百万名学生、家长作过法制教育、成长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安全避险教育、感恩教育等讲座。发表各类文章2800多篇,已经出版87部专著。其中《急救与保健,你该怎么办?——李澍晔叔叔支招101!》《人际关系,你该怎么办?——李澍晔叔叔支招101!》《安全避险,你该怎么办?——李澍晔叔叔支招101!》三本书,在2008年被新闻出版署选为“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很好图书”。《野外生存》、《智谋取胜》、《心理导航》、《日常应急》四本书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成长在线》、中国教育电视台《家长俱乐部》、《师说》、北京电视8台《父母学堂》等栏目邀请为专家,参与节目。
刘燕华,“全国十大当代孟母”,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华护理学会会员,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首届“知心妈妈”比赛季军,先后获得北京军区、集团军、师计划生育优选工作者。生于革命军人家庭,北京军区某后勤部原正团职干部,上校军衔。对家庭教育、老年心理、儿童心理、妇女心理等研究较深,发表文章2600多篇。
目录
一、 全人格的孩子,心理素质要过硬
1.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
2.克服恐惧,勇敢起来
3.克服多疑,理性起来
4.克服焦虑,稳重起来
5.克服自卑,自信起来
6.克服嫉妒,包容起来
7.克服逆反,成熟起来
8.克服撒谎,诚实起来
9.面对挫折,抬起头来
10.克服薄弱意志,坚韧起来
二、 全人格的孩子,身体健康是保证
1.真正明白孩子身体健康的本质
2.按时锻炼,增强体质
3.合理饮食,发育正常
4.科学饮水,代谢顺畅
5.充足睡眠,健康保证
6.姿势正确,朝气蓬勃
7.睡姿如猫,自然平安
8.卫生习惯,一生受益
9.二便规律,轻松健康
10.适时着装,邪气不入
11.保护眼睛,阳光明媚
三、 全人格的孩子,要学会为人处世
1.尊重他人,赢得尊重
2.遵纪守法,平安一生
3.爱心常在,快乐相伴
4.勤俭节约,朴素高雅
5.加强团结,朋友遍地
6.诚信重要,立事之本
7.孝顺为先,心甘情愿
四、 全人格的孩子,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1.善于观察,视野开阔
2.尊敬师长,受益终生
3.摆放有序,规规矩矩
4.热爱读书,一生财富
5.自我保护,安全重要
6.积极健身,增强体质
7.讲究卫生,健康轻松
8.贵在坚持,无所不成
9.积极沟通,增进了解
五、全人格的孩子,懂得从成才走向成功
1.问孩子自己想不想成才
2.让孩子分析自己的性格
3.让孩子自己决定成才与成功之路
4.培养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兴趣点
5.发现影响孩子成才与成功的缺点
6.树立正确而远大的志向
7.让孩子找出自身的优势
8.让孩子自己去探索
六、 全人格的孩子,知道什么最重要
1.参与最重要,主动一点
2.过程不可少,积极一点
3.观察明事理,细致一点
4.准备很漫长,耐心一点
5.机会要抓住,机智一点
6.知识积累是必然,坚持一点
7.综合素质要提高,清晰一点
七、 培养全人格的孩子,父母的给予不可少
1.要给予孩子支持,唱好《隐形的翅膀》
2.要给予孩子宽容,心态自然放松
3.要给予孩子自信,及早“站”起来
4.要给予孩子自由,飞翔在无垠的天空
5.要给予孩子感情,温暖无处不在
6.要给予孩子肯定,力量无穷尽
7.让孩子知道,坚持总能看到丰硕的果实
八、 培养全人格的孩子,父母也要“大智若愚”
1.学会“看不见”,给予充分的信任
2.学会“听不见”,磨炼性子
3.学会“下狠心”,谁的事谁干
4.学会“不配合”,只有靠自己
5.学会“辩论”,提高应对能力
6.学会“激将法”,激发其内在的动力
7.学会“当学生”,凸显被尊重感
九、 培养全人格的孩子,父母需要言传身教
1.语言的影响
2.行为的影响
3.品德的影响
4.生活习惯的影响
5.性格的影响
6.饮食的影响
7.家庭的影响
8.事业心的影响
9.责任和爱心的影响
十、 培养全人格的孩子,少不了家庭的“学习氛围”
1.讨论,激发潜质
2.平等,被尊重的感觉
3.持久,磨炼意志
4.学习,开卷有益
5.引导,智慧的闸门
6.习惯,受用一生
7.快乐,真正享受过程
8.赏识,无形的动力
9.艺术,品质的保证
内容摘要
为什么大学生的犯罪率越来越高?为什么很多高学历的人行为偏激?为什么知识渊博的人也会心灵扭曲,手段残忍?因为他们缺乏的不是知识,不是学业,而是道德修养和全人格的培育。
作者李澍晔和刘燕华在这本《培养全人格的孩子(青少年教育经典读本)》中从诸多方面加以说明培养全人格孩子的方法,如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等,希望能给家长以开放性的启发和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培养出真证的全人格的孩子。
主编推荐
第五届中国北京书香家庭——李澍晔老师携手“全国十大当代孟母”刘燕华共同打造如何培养全人格的孩子!
他们的作品简洁务实,不浮夸,接地气,不仅获得了冰心儿童图书奖获,更是被新闻出版总署选为“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
在《培养全人格的孩子》这本书中,他们主张培养高素质的全人格的孩子。因为拥有全人格的孩子,才能顶天立地;拥有全人格的孩子,才能适应未来。只要孩子有进取心,具备了全人格,终将受益一生;只要父母用心培养,细心栽培,孩子终将成为优秀的人才!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1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孩子的心理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如果这些没有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普遍重视,孩子从小存在一
些不健康的心理得不到及时纠正,这些问题就会伴随孩子进入初中、高中、大学,直至带进社会和新家庭,心理问题逐渐被放大,将来可能会造成孩子的人格
障碍和心灵扭曲。
孩子的心理如果不健康,将来能在紧张的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吗?能在工作中跟同事和谐共处吗?能在新家庭中得到幸福吗?不能。因此,家长一定要从源头上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平时,少看点电视,多读一读关于孩子心理健康的书籍,认真仔细地研究孩子的心理特点,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技能,真正让孩子的心灵轻松起来。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心理问题很复杂,根本原
因就是社会的情况比较复杂,大环境复杂了,导致家庭小环境也变得比较复杂。
现在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懂事,这都是平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得少,孩子对为人处世方面了解得少,心理不成熟造成的。当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教育后,孩子缺失的不仅仅是人格上的东西,还会缺失很多心理的东西,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家长想让孩子具备高素质,首先就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优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本谈不上成功。所以,充分了解孩子在成长的各个阶段容易出现什么样的心理问题,找准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机与特殊“节点”,才能有效地去解决与预防。因此,家长、老师、社会都应该关心孩子的心理素质问题,只有掌握了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注意引导,孩子心理才能健康,孩子才能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适应未来,勇于面对一切的人。
概括起来,孩子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疑。多疑就是无端乱怀疑,疑神疑鬼,对自己、对他人缺乏正确的认识,产生了信任危机,对事情判断有偏差,主观想法与客观实际不一致,容易干扰人们的各种行为活动,引发不良后果。多疑心理和行为无孔不入,会发生在各种场合、各类人员和各种事件中,它是破坏团结的大敌。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年龄不大,多疑心理却很严重。
例如: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看到别的同学在一块说话,就武断地认为同学们说他的坏话了,冲上去就给了同学一拳,把同学的鼻子打流血了。老师批评他不该打人,他却说同学不该说他的坏话。实际上,这几个同学当时正在讨论作业的事。
如何避免多疑呢?一要多学习,开阔眼界,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二要心胸宽广,遇事大度一些,不要钻牛角尖。三要调查研究,及时消除误解。遇到事情不能急着下结论,应认真调查,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清楚再行动也不迟。四要多交流,增加信任度。
人与人之间要多交流,互相多了解,这样就能增加信任感,不容易产生疑惑。
二是简单。简单就是想问题比较片面,通常只考虑事情的一方面,没有考虑事情的其他面,更没有逻辑上的推理。现在很多孩子,因为年龄小,知识结构有限,思考问题比较单纯,光想着前边,没有想到后边,有时候由于考虑事情过于天真,再加上家长或老
师没有及时进一步引导,很容易产生严重后果。
例如:前些年,有一个孩子因为看动画片着了魔,将影片中的科幻场景和现实生活混为一体,天真地认为自己坐扫把也能飞。家长在平时也没有给孩子传授一些科学常识、科幻知识和安全保护知识。孩子看完电视节目后,乐哈哈地拿着扫把,把家里的阳台窗户打开
,站在上面,骑着扫把,高喊:“大家看,我能飞了!”喊完,纵身飞出去了……发生这样的悲剧能怨谁呢?父母如果了解孩子想问题天真与单纯的心理特点的话,就会在平时主动地多给孩子灌输科学常识、心理健康和安全保护等一系列知识,孩子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如何避免简单呢?一要学会思考,遇到事情在脑子里多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看清楚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二要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是报复。报复心理就是发泄心中不满,故意对他人采取恶意攻击的心理。报复心重的人多数是心胸狭隘,私心较重,对阻碍自己利益的人采取对立的行为方式导致恶性事件发生。报复心理在孩子身上比较常见,由于现在的孩子接触社会早,特别是媒体上的各种信息比较多,而且多数孩子爱看那些武打影视作品,特别是爱看那些激烈、血腥的武打场面,长此下去,一些暴力倾向像魔鬼一样嵌入孩子的脑子里,孩子就会出现一些打斗的行为倾向。所以,家长一定要
密切关注孩子的报复心理问题,及早疏导与防范。
例如:前几年,一个孩子因为一件小事被同学扎伤了。
原因是班里的一块玻璃不知道被哪个同学打碎了。老
师问玻璃是谁打碎的。班长站起来说是某某同学打碎的。老师严肃批评了这个同学。这个同学立刻产生了报复心理,放学以后,找了一根木棒,悄悄地等班长走出校门,突然跑上去给了班长一棍,把班长打成了轻微脑震荡。
如何避免报复呢?一要引导孩子提高修养,使心灵纯洁起来,处理事情平和、友善、理智。二要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遇到事情要冷静,不能“火上房”。三要嘱咐孩子正确对待得失,不要斤斤计较,讲风格、讲礼让。四要嘱咐孩子少看有暴力倾向的电影和电视,多接触积极向上的作品。
四是脆弱。脆弱心理在孩子身上比较常见,由于孩子的年龄小,知识结构单一,不能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就容易导致异常行为发生。有些孩子很任性,需求一旦没有满足,心理承受能力几乎是零,可能因为一句话或一件事想不开,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以死来解脱自己。
例如: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一次考试得了62分,她觉着没面子,心里不住地嘀咕,62分怎么能见家长?怎么能见人?压力非常大。学生回到家门口,没敢进去,漫无边际地向市郊走去。这是个冬天,天气寒冷,小姑娘又困又饿又冷,躺在一个大桥下面睡着了。幸亏被夜间巡逻的安全员发现了,及时打电话通知她父母。都快急疯了的父母一见到孩子,三口人抱头痛哭,妈妈哽咽着说:“孩子,只要你心理健康,你考多少分我们都不埋怨你。”现在的一些家长,特别关注孩子的分数和身体健康,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孩子心理脆弱的问题不解决,将来遇到的挫折会更多,遭受的打击会更大,孩子能承受得住吗?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随着孩子年龄逐渐增大,会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如果孩子没有坚忍的意志,没有面对挫折的勇气,自己都面对不了自己,还谈什么成功。因此,家长一定要多拿出一
些时间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让孩子拥有阳光的心理状态。
如何避免脆弱呢?一要加强挫折教育,让孩子知道生活的道路上充满着荆棘,在挫折中明白做人的道理,逐渐使自己坚韧起来。二要加强关怀,家庭要创造和谐、融洽的环境,给孩子以安全感。三要注重培养兴趣,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使孩子对生活充满乐趣。
五是逃避。由于孩子思考问题单一,心理不成熟
,一旦犯了错误,容易产生害怕心理,担心家长、老
师批评,选择逃避的可能性增大,于是出现了撒谎、
推卸责任,甚至离家出走。
逃避问题不是小事,在人生成长中逃避成瘾的人往往会吃大苦头。一个真正心理健康的人,不怕做错事,而是敢于去面对,敢于去解决一切困难。
例如:有一年春节,某地发生了火灾,消防人员救完火后查原因。原来是一个14岁孩子引发的大火,孩子看到电视里面的人抽烟感觉很潇洒,也去试着抽烟。烟
刚点着,妈妈下班回来了。孩子吓了一跳,心想:“坏了,妈妈回来不得打死我。”情急之下,选择了逃避。他把燃烧的烟随手扔在沙发底下,然后给他妈妈开门,自己出去玩了。他妈进屋以后,直接到厨房做饭,20分钟以后,烟头把卧室里的沙发点着了,火逐渐着了起来,差点把他妈妈烧成重伤。
很明显,这起火灾是孩子逃避心理导致的恶果,如果平时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告诉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敢于面对问题的人,逃避心理就会在孩子心里逐渐消失。可是,我们有些家长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这就很危险了。
如何避免逃避呢?一要教育孩子有责任感,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二要引导孩子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通过积累,总结处理事情的经验,使孩子变得坚强起来。三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工夫,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是固执。即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接受他人的意见,或是自我评价过高,总认为自己大了,想法完全正确,在强烈自尊心的驱使下,不能接受批评,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想要达到目的,会想尽办法去实现。固执心理会影响人的进步和团结,会使人们对他敬而远之。严重的固执心理,还可能造成意外事故发生。
例如:一个12岁的孩子喜欢玩轮滑,妈妈告诉他不能在马路上玩,他却认为自己的技术好,没有危险,偷偷地在马路上滑,然而他不幸地被汽车撞伤,再也无法站立了。
这个惨痛的事例告诉我们,固执问题如果不及早解决,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
如何避免固执呢?一要加强学习,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二要让孩子学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明白“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明白严重的固执心理会把人毁掉,一定要自觉改正。三要让孩子放下“面子”,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不要让“面子”影响了自己的成长。
七是逆反。随着孩子独力能力的不断提高,眼界范围不断地开阔,认知领域的拓宽,自我意识会迅速
地萌生起来,要求自立自主,不愿意屈从于人的逆反心理会比较强烈地表现出来。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容易激化与他人的矛盾,造成关系紧张,严重影响团结,最终使自己走向孤立。
例如:一个15岁的孩子特别喜欢躺着看电视,家长告诉孩子不能躺着看电视,孩子就是不听家长的话,每天在家长下班前偷着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半年以后,这个孩子得了近视和斜视,他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逆反是孩子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因势利导
,不能与孩子吵架,更不能打孩子,要以理说服孩子,引导孩子顺利度过逆反期。
如何避免逆反呢?一要让孩子学会认真听取他人的建议,不要盲目排斥。二要让孩子学会分析问题,对自己有益的话就接受;一时无法接受,也不要拒绝。三要让孩子明白不能过分地张扬个性,学会融合。
四要让孩子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知错不改,或明知是错还去干。
八是胆怯。少数孩子胆子小,不敢单独睡觉;怕黑夜、小动物、火、雷电、考试、见陌生人;夜间不敢单独上厕所;不敢去医院打针等。
例如:一个10岁的学生夜间不敢上厕所,让妈妈陪着睡,妈妈讽刺他胆小鬼,不陪他睡觉。他只好忍受着,经常憋尿,导致患上膀胱炎。医生问他为什么不敢上厕所,他说怕厕所里有“鬼”。
这件事告诉人们,孩子胆小问题看着是小事,其实是大事,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如何避免胆怯呢?一要家长查找恐怖源,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也就不胆怯了。二要让孩子保持镇定,遇到事情不慌张,暗示自己是最勇敢的人。三要让孩子多听英雄人物的故事,有意识地培养坚强的意志,养成果敢、坚韧、无畏的意志品质。四要让孩子远离恐怖的电视节目、影片等。
专家提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很重要,如果只注重了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那结果将是十分可怕的。所以,家长要用心思研究孩子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渡过心理危险期。(P003-00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